
儿童攻击性行为记录表.docx
4页儿童攻击性行为记录表(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1、 观察目的与内容:通过观察,了解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不 同活动背景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总体特征和一般趋势,以及 不同年龄、性别的幼儿存在的攻击性行为差异主要从攻击性 行为的发起者、攻击原因、攻击类型以及终止者四方面进行观 察2、 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在重庆市主城区抽取一所幼儿 园,这所幼儿园的大、中、小各班幼儿作为观察对象3、 观察类型及其实施方式: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以班为单 位,对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发生的“攻击性行为”进 行观察记录每个班观察一天(从入园到离园)观察完毕, 每个班就会产生一份观察记录表4、 观察工具:设计“儿童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作为观察者 进行观察的主要工具根据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目的和内容,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基 础上,我尝试设计如下观察记录表首先,规定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操作定义心理学把攻击行为定 义为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如骂 人、打人、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等.其次,我把一次完整的攻击性行为分为四个维度。
包括攻击发 起者、攻击原因、攻击类型和攻击终止者四个方面同时给各维度 规定操作定义:攻击发起者是指是什么性别的幼儿发起的,包括男和女;攻击原因是指攻击者是因为什么而产生攻击的,包括还击报 复、抢夺他人的物品、保护自已的物品、无故挑衅他人、游戏活动 纷争、违反纪律、空间争夺和其他;攻击类型是指攻击者对他人攻 击的表现,包括直接的身体攻击(表现在打人、踢人、咬人等)、 语言攻击(表现在大声叫嚷、骂人、嘲笑人等)、 间接心理上的攻 击(表现在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挑唆等)、对权利的攻击(表 现在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故意损坏别人的物品等);攻击终止者 是指有谁来主导这场攻击性行为的结束,包括发起者(体现为由发 起者的自动停止而结束)、其他幼儿(体现为由其他幼儿制止而结 束)、被攻击者(体现为被攻击者的反抗而结束)、老师(体现为 老师出面制止而结束)第三,确定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背景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特 点,将儿童攻击性行为背景划分为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 动其中,学习活动主要指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是指专 门安排或自由进行的、无特定教学任务的室内外各种游戏活动;生 活活动指就餐、喝水、如厕、午睡、洗手等各种生活环节。
第四,确定观察记录是方式采用划“正”的方式,记录不同 攻击背景儿童攻击行为的发起者、攻击原因、攻击类型和攻击终止 者的频次儿童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幼儿园 班级 被观察儿童数:男_女观察日期 起止时间 观察者攻击背景齐者 注B- 攵走 工发合计男女还击报复抢夺他人物品保护自己物品无辜挑衅他人游戏活动纷争违反纪律空间争夺其他身体攻击^=口语攻击间接心理攻击对权力的攻击发起者其他幼儿被攻击者老 师学 习□□□□□□□□□□□□□□□□□□□nn□n□nnnnnnnnnnnOOn生 活□□□□□□□□□□□□□□□□□合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