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汇区民防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
23页徐汇区民防建设“十四五”规划徐汇区民防建设“十四五”规划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徐汇建设全球卓越城市一流中心城区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加快推进徐汇民防建设发展,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根据《上海市人民防空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十三五”规划总结回顾(一)人防军事斗争准备能力不断提升1.人防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根据市防办“一中心、三部门”新的指挥所编成,细化人防指挥部编成方案,明确由区17个相关委办局组成,29个席位落实人员48名,做到实名制编订完善13个街道镇人民防空袭方案推进街镇指挥所建设,新建完成凌云街道人防指挥所,继续推进虹梅、徐家汇街道人防指挥所建设贯彻落实《徐汇区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各街道镇新成立的民防办公室进行授牌,我区13个街道镇民防办公室已全部正式挂牌成立积极组织开展人防组织指挥训练演练,每年组织徐汇-金山跨区人口疏散演练,结合防空警报试鸣开展人员掩(隐)蔽演练,2015-2021年13个街道镇轮训全覆盖2.通信警报建设推进民防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加强800兆数字集群通信网、民防卫星通信网、125w短波电台、军网、公安实时监控、防台防汛指挥系统等民防信息系统和指挥所各类通信要素的日常维护管理。
加强防空警报设施建设,完成防空警报音响信号发放有线控制系统建设2016-2021年连续组织参加全市防空警报试鸣,警报器完好率和警报音响有效覆盖率均达到100%警报器建设覆盖率达到80%,培训警报器专管员720人次3.人防专业队伍建设每年组织开展人防专业队伍整组工作,除公安和消防两支整建制队伍外,另有抢险抢修、医疗救护、心理防护、交通运输、通信保障、防化防疫、防空观察和民防特救等8支队伍,共计855人其中,心理防护专业队作为新型人防专业队,依托区卫健委于2018年组建,由区精神卫生中心和各街道镇社区卫生中心在岗心理医护人员共15人组成,平均年龄为42岁,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4.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2016-2021年建设完成2个ⅲ类、1个ii类应急避难场所,协调推进建设2个iii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成的应急避难场所已落实属地化管理,由街道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区民防办负责监督指导工作5.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探索联合区人武部推进重要经济目标协同防护工作,参与长桥水厂、上海南站、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调度所和徐浦大桥等四个重要经济目桥防卫力量编成工作,指导目标单位修订完善单位防空袭方案,落实目标单位人民防空指挥部编成,建立通联关系。
二)防护工程体系不断完善1.民防工程建设持续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区民防工程共762处,建筑面积1440045平方米,使用面积1222684平方米,常住人口人均使用面积1.08平方米其中公用民防工程196处,建筑面积116557平方米,使用面积95645平方米;非公用民防工程566处,建筑面积1323488平方米,使用面积1127039平方米2.防护工程体系得到优化调整“十三五”期间,全区已建成区级指挥所、急救医院各1处,街道指挥所4处、专业队工程14处,救护站工程10处,防护工程体系进一步优化3.民防工程管理得到加强“十三五”期间,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公用民防工程的日常维修养护和退出序列工程的隐患治理对22处工程开展修缮改造,恢复战时防护功能,提升平时使用品质;对23处退出序列民防工程开展隐患治理,消除隐患风险对全区公用民防工程及退出序列民防工程进行全覆盖的安全风险评估,并建立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体系,对在用公用民防工程根据大小和业态进行分类标准化监管使用三)民众防护宣传教育不断深化1.开展社区民防工作组织各类社区民防宣传培训工作,召开社区民防工作会议开展“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
指导全区街道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和民防集中宣传月活动,并结合防空警报试鸣活动,组织社区民防干部开展人防知识技能培训,“十三五”期间,完成各类培训70次,覆盖人群约5000人次做好全区民防应急箱使用、管理、维护检查和器材更新的监督工作2.夯实学校民防教育会同区教育局开展“宛平杯”中小学生民防和生命教育活动,截至“十三五”期末,已开展16届,参与学生25000人次稳步推进园南中学民防宣传示范点相关工作,发挥其长华学区学校民防宣传领头羊作用结合防空警报试鸣活动,重点指导中国中学、南洋中学、市四中学、长桥中学、园南中学开展防空疏散演练结合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中学生参加民防知识竞赛、校园安全达人赛等活动,2016-2021年覆盖学生20万人次,连续多年在市防办评比中获得较好名次每年组织全区中小学民防教师开展民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十三五”期间,完成培训约500人次3.探索企业民防宣教依托虹梅街道服务园区的工作平台,构建“n+2+2”工作模式推进民防工作进企业园区,即组织多场集中宣传培训活动、建设两个宣教阵地、探索两个工作机制,把防空防灾知识培训和演练融入企业安全生产中,改变白领员工对民防工作就是“挖挖地道,拉拉警报”的原有认识,增强员工的人防观念和企业的防灾能力。
四)依法行政体系建立行政执法办案工作制度,将行政执法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作为提升日常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执法促进民防工程结构破坏、民防工程防汛措施不落实等情况的整改,“十三五”期间,对36件违反民防工程管理规定的行为开展行政执法,共处罚款34.5万元统一执法人员着装,为每名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做好执法全过程记录,提升民防执法形象五)人防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强化公用民防工程使用的市场化和公益化性质,委托第三方企业对公用民防工程进行市场化经营管理,监督指导使用业态规划、准入退出及日常管养工作根据街镇和居民区申请,将19处符合使用要求的公用民防工程作为公益性使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社会效益依托徐汇区“一网统管”先行区建设优势,大力推进“智慧民防”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对33处重点民防工程的防汛防台预警系统建设从2017年开始推进地下空间安全卫士系统建设,“十三五”期间将实现对744处地下空间实时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温度感应和视频监控功能六)存在问题1.人防专业规划的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配套衔接不紧密民防工程结构布局有待优化,街镇指挥所、医疗救护、防空专业队等重点民防工程建设力度需要加强。
2.经过5年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面积达到0.3平方米,与人口疏散掩蔽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五年需继续增加总避难面积3.民防工程使用管养多以传统模式为主,未充分利用科技赋能管理手段,仍需结合“一网统管”持续推进民防数字化转型,强化数据开放、共享,做实应用场景地下空间管理还需进一步落实职责分工,压实安全主体责任二、“十四五”发展趋势“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民防工作面临更大挑战和更高要求一是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人防军事斗争准备形势任务来看,当前我国正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周边形势趋于紧张,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防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二是从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来看,民防工作要体现中国特色主义社会制度及其执行力,“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责使命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三是从保障上海超大城市安全的角度来看,基于上海超大密集城市特点,加强人防组织指挥和通信警报建设,探索重要经济目标有效防护手段、人口疏散掩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新的方法路径。
同时,人防训练演练需要结合上海超大型城市特点,探索由点到面、由外围到中心循序渐进组织的方法路子三、“十四五”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科学对标《上海市徐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城区发展格局要求,提高经济密度,激发城区活力,提升环境品质,促进区域资源要素科学高效配置,形成“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坚持以战引建,聚力改革攻坚,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基础建设、融入城市应急管理,推动人民防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区人民防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基本原则1.坚持战备为先、防空为要坚持战备为先,贯彻以战领建要求,强化军事斗争准备坚持防空为要,贯彻以练促建要求,以实战化标准加强训练演练,以训练演练实际效果检验评估军事斗争准备落实情况,促进平时建设和管理2.坚持平战结合、军民融合坚持平战结合,推进防空防灾两防一体化建设,将民防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基础建设,融入城市应急管理。
坚持军民融合,将民防建设纳入政府军民融合式发展总体规划3.坚持保障发展、服务民生坚持保障发展,牢牢把握“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名”发展理念,利用好民防指挥系统、救援力量、物资储备、信息系统、防护工程、应急避难场所等资源,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服务民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抓好民防系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4.坚持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坚持部门协同,加强部门之间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坚持公众参与,加强社区民防建设和基层民防治理,深化民众防护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和多元参与机制,实现人民防空工作共商共建共享三)发展目标和指标到2025年,建成与上海超大城市和徐汇全球卓越城市一流中心城区安全需求相匹配、与特级人防城市地位相适应、与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大巩固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把握“平战结合、军民融合”原则,瞄准人防军事斗争准备,提升人防指挥和训练实战化水平,优化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综合防护布局体系,充分发挥平时服务和应急支援作用按照“战备为先、防空为要、质量为天”要求,打造精品民防工程,实现民防工程与地下空间融合式发展推进“两张网”建设,将民防工程建设融入人民城市建设大格局,实现民防工程共建共治共享。
徐汇民防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类别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属性目标值指挥通信户外固定防空警报器数量台约束性83城区防空警报音响有效覆盖率%约束性100防空警报器完好率%约束性100参与各类演练人次万人次预期性109人防专业力量占常住人口的比例‰约束性3信息防护、心理防护、引偏诱爆等新型专业力量比例%约束性不低于5iii类以上应急避难场所总数个约束性14工程建设新增民防工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约束性25民防工程建筑面积总量万平方米约束性169(扣除现状非等级工程)人均防护面积平方米约束性1.55新建人防工程中6级以上人员掩蔽工程占比%约束性不低于70医疗救护等专业工程占比%约束性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