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七消化管ppt课件.ppt
28页目的要求目的要求舌 23号切片〔低倍、舌乳头 、味蕾〕食管 21号切片〔低倍 1 . 2、高倍〕胃底 22号切片〔低倍、胃粘膜 1 . 2、胃底腺〕十二指肠 24号切片〔低倍1 . 2〕空肠 25号切片〔低倍 、小肠绒毛〕实验七 消化管示教切片:1、胃贲门2、胃幽门3、潘氏细胞4、内分泌细胞电镜图片:1、壁细胞2、主细胞复习思索题:1、消化管壁的普通构造2、胃底腺主细胞、壁细胞构造和功能回肠 26号切片〔低倍 〕结肠 28号切片〔低倍 1 . 2 . 3〕阑尾 27号切片〔低倍 1 . 2〕绘图作业: 胃底腺高倍镜图实验七 消化管目的要求:1、掌握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普通构造,胃底腺的构造特点2、熟习舌、胃、结肠和阑尾的普通构造3、了解轮廓乳头的形状及味蕾的形状构造,胃贲门、胃幽门,潘氏细胞和嗜银细胞的构造特点菜单舌 23号切片菜单低倍: (1)粘膜:复层扁平上皮和固有层舌背部粘膜向外隆起构成舌乳头,其中丝状乳头最多,呈圆锥形,顶部上皮角化菌状乳头较少,呈蘑茹状,上皮不角化,内见少量味蕾2)肌层:由纵行、横行及垂直走行的骨骼肌陈列而成舌乳头菜单菜单味蕾食管 21号切片低倍:〔1〕粘膜: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粘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内可见粘液性的食管腺〔3〕肌层:分内环行、外纵行两层〔4〕外膜:纤维膜菜单食管21号切片菜单食管切片 21号切片菜单胃 22号切片低倍:正好切到两个皱褶部位,暗红色的部分代表了粘膜,其中有很多腺体。
粘膜下层向上突入皱褶中在粘膜腺体与粘膜下层之间的一条粉红色细线为粘膜肌层肌层普通有两层,相对薄且外侧边境清楚的为浆膜菜单胃粘膜 22号切片菜单低倍:分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上皮:胃粘膜和胃小凹处为单层柱状上皮,主要是外表粘液细胞,该细胞顶部充溢粘原颗粒,着色浅固有层内充溢胃底腺,腺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粘膜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胃粘膜 22号切片菜单胃底腺 22号切片菜单高倍〔1〕壁细胞:多分布于腺体的上半部胞体较大,多呈圆锥体形,核圆居中,有的可见双核胞质强嗜酸性,染成红色〔2〕主细胞:数量多,多分布在腺体底部,细胞呈柱状,核圆位细胞基底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充溢酶原颗粒,因不易保管,标本中呈空泡状十二指肠 24号切片低倍〔1〕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上皮与固有层向肠腔突出构成肠绒毛,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主要为吸收细胞,并夹杂少量杯状细胞,固有层中有单管状小肠腺,开口于绒毛根部之间,肠腺下见薄层粘膜肌层〔2〕粘膜下层:有大量浆液性十二指肠腺〔3〕肌层:有内环与外纵两层平滑肌〔4〕外膜:大部分为浆膜,后壁为纤维膜菜单菜单十二指肠24号切片空肠 25号切片菜单低倍〔1〕粘膜: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多血管和淋巴管〔3〕肌层:内环与外纵两层平滑肌〔4〕外膜:浆膜小肠绒毛25号切片菜单高倍:上皮及固有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构成肠绒毛,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夹杂有杯状细胞回肠 26号切片菜单低倍:构造与空肠类似,不同处主要表现为绒毛短而少,上皮中杯状细胞较多,固有层内含集合淋巴小结,其可穿过粘膜肌层到达粘膜下层。
结肠 28号切片菜单低倍:无绒毛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很多固有层有许多长而直的大肠腺,也可见孤立淋巴小结,有时可伸入粘膜下层使粘膜肌层不完好粘膜肌层为薄层内环、外纵平滑肌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肌层由内环与外纵平滑肌组成,环行肌较厚外膜为浆膜结肠28号切片菜单结肠28号切片菜单阑尾 27号切片低倍:管壁分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无绒毛,大肠腺短而少固有层内有大量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多侵入粘膜下层,以致粘膜肌层不完好,以致难以察看肌层薄,内环与外行平滑肌外膜为浆膜菜单阑尾27号切片菜单胃贲门菜单低倍:食管下段与贲门的分界以上皮最为明显,该处有复层扁平上皮骤然变成单层柱状上皮,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胃贲门的固有层中有粘液性贲门腺胃幽门菜单低倍:胃小凹较深,固有层中有粘液性的幽门腺,管状,分支多而弯曲,故在切片中腺体横切面较多潘氏细胞菜单低倍: 位于小肠腺底部,三五成群,细胞呈锥体形,胞质顶部充溢粗大嗜酸性颗粒内分泌细胞菜单低倍: 嗜银细胞分散存在于肠腺其他细胞之间,该细胞呈锥状或柱状颗粒呈细小的红色颗粒,另外可见粗大的红色颗粒那么为潘氏细胞的壁细胞菜单电镜:壁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内陷构成细胞内分泌小管,小管腔面有许多细长的微绒毛,细胞质中无分泌颗粒,分泌小管有许多微管泡系统及线粒体,还可见高尔基复合体。
主细胞菜单电镜: 主细胞的核周围胞质内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核上方有兴隆的高尔基复合体及许多圆形的酶原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