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docx
45页2024-2025年度陕西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一单选题(共80题)1、下列对“关键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答案】 B2、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这体现了教育对()具有促进作用A.政治经济B.人口C.文化D.生产力【答案】 D3、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B.浏览阅读材料C.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答案】 C4、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 B5、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教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答案】 C6、孙老师讲课时,迟到的王娜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她。
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 C7、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意义记忆D.机械记忆【答案】 C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答案】 A9、教师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A.课堂凝聚力B.课堂气氛C.课堂控制D.课堂管理【答案】 D10、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成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答案】 C11、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答案】 A12、“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负迁移D.逆向、正迁移【答案】 D13、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C14、 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答案】 B15、导致青春烦躁的主要原因是()A.体重B.身高C.第二性征和性能发展D.脑重量【答案】 C16、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 )A.继承性B.等级性C.历史性D.民族性【答案】 B17、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因材施教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答案】 C18、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朱熹对“悱”字的解释是( )A.心求通而未得之意B.迭其辞C.口欲言而未能之貌D.开其意【答案】 C19、人的性成熟最快的关键阶段是()A.小学时期B.中学时期C.大学时期D.婴儿时期【答案】 B20、晓丽在课堂上学习完10个英语单词后,自习课上她通过朗读、书写、编口诀等方式记住这些单词以防止遗忘的发生。
此时,晓丽的记忆过程处于()阶段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答案】 B21、下列属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成长作用的论述是()A.性相近,习相远也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C.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 A22、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A.参与观察法B.行动研究法C.调查研究法D.非参与观察法【答案】 B23、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 )A.中心B.基础C.任务D.途径【答案】 B24、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A.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强化物与反应同时出现【答案】 C25、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主观责任向客观责任发展B.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答案】 B26、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这项工作属于( )。
A.班主任工作总结B.班主任工作计划C.操行评定D.建立学生档案【答案】 C27、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D28、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B29、( )即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又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整合D.课程实施【答案】 B30、《学记》云:“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犹豫原则时间原则谦逊原则团结互助原则B.犹豫原则时间原则循序原则学习观摩原则C.预防原则及时原则谦逊原则团结互助原则D.预防原则及时原则循序原则学习观摩原则【答案】 D31、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因材施教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答案】 C32、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冬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
老师又问:“还有其它答案吗?”张冬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表明张冬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D.垂直迁移【答案】 C33、“狼孩”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答案】 D3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答案】 B35、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答案】 A36、乡村建设的实质是一个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持这种观点的是( )A.黄炎培B.梁漱溟C.蔡元培D.陶行知【答案】 B37、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原则A.正面教育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C.导向性D.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答案】 B38、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答案】 A39、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年出版。
A.1903B.1913C.1924D.1930【答案】 C40、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A.前习俗B.中习俗C.习俗D.后习俗【答案】 C41、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D.课外活动【答案】 B42、“钢笔”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属性,即“以金属做笔身”和“书写工具”这个概念属于( )A.析取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具体概念【答案】 C43、(2020年真题)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玩游戏来强化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理的安排应该是让孩子( )A.玩完游戏后做作业B.自己规定游戏时间C.边玩游戏边做作业D.完成作业后玩游戏【答案】 D44、力求本学期考得好,争取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远素的间接性动机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C.高尚的动机D.成就动机【答案】 B45、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