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docx
47页2024-2025年度黑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都称固体培养基,不可用于( )A.菌种分离B.细菌鉴定C.细菌计数D.菌种的保藏【答案】 C2、下列关于神经元中突触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B.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器C.突触小体能与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D.一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触小体【答案】 B3、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 D4、由于捕猎的原因,在19世纪末北方象海豹的种群已经下降到了20只其后,由于人工圈养该种群又回升到超过了30000只整个过程( )A.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C.有助于种群进化D.扩大了种群的基因库【答案】 B5、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辅助珍稀动植物繁殖【答案】 D6、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 )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B.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C.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答案】 B7、在目镜15×,物镜10×的显微镜下,视野中被相连的30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将目镜转换为5×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个。
A.10B.90C.180D.270【答案】 D8、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多少个氧原子?( )A.M—N+ZB.M—N—ZC.M+N—ZD.M+N+Z【答案】 C9、某些植物和真菌的新个体的产生并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它们采用的无性生殖方式称为( )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裂殖D.再生【答案】 A10、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A.淀粉酶——肽键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答案】 B11、下列有关DNA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与DNA中的碱基“A”含义不同【答案】 A12、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乙烯【答案】 A13、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环境条件,K值一定不变B.指特定环境所能容纳群落数量的最大值C.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答案】 C1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答案】 D1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 D16、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B.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答案】 C17、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C.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在功能上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答案】 B18、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 )。
A.淀粉酶——肽键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答案】 B19、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与能量转换有关B.基质中都含有DNAC.都有增大其膜面积的结构D.所含酶的种类相同【答案】 D20、在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扩散作用”,用国外某版本生物教材上的有关扩散作用的“迷你实验”替换了该校所用教科书上的实验,在本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教师的做法( )A.不合理,只能使用该校指定教材B.不合理,我国教材更适用于我国的教育C.合理,教师可使用多个版本教材进行备课D.合理,国外教材内容优于该校指定教材【答案】 C21、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答案】 C2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 C23、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苹果泥用量B.加大果胶酶用量C.进一步提高温度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答案】 D24、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辅助珍稀动植物繁殖【答案】 D25、关于少年逆反期的表现,正确的说法包括()多选A.为独立自主受阻而抗争B.为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而抗争C.反抗的对象具有迁移性D.逆反期表明少年心理发展受阻【答案】 A26、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问,提高产蛋率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答案】 A27、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答案】 D28、同一草原上的羊与牛,狼与羊,人体中的蛔虫与人,双歧杆菌与人,这四种种间关系分别是(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答案】 A2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答案】 D30、下列因素中,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是( )A.随机交配B.基因突变C.自然选择D.染色体变异【答案】 A31、在生物教学中,只要实验室条件允许,教师总是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体验实践带来的快乐该教师的这一做法,遵守的教学原则是( )A.科学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 B32、在进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了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了课程理念中的(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答案】 C33、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包括( )多选A.内省日趋明显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为人处世日趋圆通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答案】 A34、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地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 ( )A.有无酒精生成B.有无水生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O2D.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答案】 D35、下列关于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卵子是从动物的初情期开始,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B.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C.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D.获能的精子刺激卵细胞膜发生变化,能够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内【答案】 A36、在进行“细胞膜的结构”教学时,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更合适( )A.讲授B.谈话C.直观教学D.演绎【答案】 C37、将正常成年猫放在-8℃环境中40 min,可能出现( )A.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升高,耗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