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爱》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21页7.《兼爱》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节选自《墨子·兼爱》)材料二: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抛①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牛马。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②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节选自《墨子·非攻》)【注】①抛:同“拖”②至大:指最大的不义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A至B大C为D攻E国F则G弗H知I非J从K而L誉M之N谓O之P义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察乱何自起 当:同“尝”,尝试B.故贼人以利其身 贼:偷盗C.以亏人自利也 亏:使……亏损D.罪益厚 厚:深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其中,“兼爱”是其思想核心B.文本一从君臣、父子、兄弟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列举了不相爱的恶果,指出兼爱的重要性,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富有说服力C.文本二从一系列日常的小是小非切入,最后引出攻国的大议题由浅入深,以小见大,引起读者的深刻思考。
D.从两则文本的具体行文可看出,墨子一方面追求语言的浅白,一方面又采取反复论说的方法,务求在传道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便于理解,深入人心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2)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5.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说明墨子兼爱非攻思想在当时的现实意义阅读墨子《兼爱》(上)的片断,完成下面小题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人若爱其身/其未兆易谋B.视人之室若其室/魏王贻我大瓠之种C.若使天下兼相爱/彼与彼年相若D.若此则天下治/于其身也,则耻师焉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使用设问句,明确指出,天下的纷乱之事,都是起于不相爱。
B.作者正面立意,号召各方都要互相爱护,以此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C.作者运用反复手法,追求百姓自由的相爱主张,不断重复,深入人心D.作者在这里描绘的天下兼相爱一旦得以实施的理想社会,颇具感染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兼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当察乱何自起 B.故不孝不慈亡C.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虽父之不慈子 B.故亏父而自利C.盗爱其室,不爱异室 D.君臣父子皆能孝慈10.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定语后置句) B.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判断句)C.皆起不相爱状语后置句) D.当察乱何自起?(宾语前置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兼爱《墨子》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11.下列句子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B.故亏父而自利 亏:使受损失C.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家:家庭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鼓励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焉能治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B.臣子之不孝君父 人之有是四端也C.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D.若使天下兼相爱 若属皆且所虏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就要知道动乱的根源,否则就达不到目的。
B.墨子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相爱”,才造成伦理崩坏、抢劫偷盗、诸侯攻伐的现实C.墨子认为只要人们“兼相爱”,就能消除乱象,使“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天下大治D.文章运用正反对比和例证法,由浅入深地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1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1)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2)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15.通过学习课文,谈谈你对墨家的“兼爱”思想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兼爱①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②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③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1】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2】,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3】,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4】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 越 王 勾 践 好 士 之 勇 教 驯 其 臣 私令 人 焚 舟 失 火 试 其 士 曰 越 国 之 宝 尽 在 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5】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④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取材于《墨子·兼爱》,有删节)[注]【1】“虽然”句谓:这样虽然好,但却是天下难以办到的事2】牂(zāng)羊之裘:羊皮做的朴素衣服3】要:通“腰”4】胁息:屏气5】碎:通“萃”,军队行列16.对加点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贵必敖贱 敖:通“傲”,傲视B.若君说之 说:通“悦”,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