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一分钟》听课评课稿(2020).docx
4页教研《一分钟》听课评课稿(2020)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有幸聆听了于海波老师执教的《一分钟》感受颇深,获益不少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1、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首先是注重读的方法指导,提示学生怎样才能很快地读通课文?然后和学生一起小结学习方法: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苹果’上的生字宝宝,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同学,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把课文读通读顺了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老师在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的环节上做得也很到位老师一次次地引导学生读书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读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2.寓识于读,寓教于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读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生字词的教学中,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创设了快乐识字有在谈话中识字、在朗读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还有自编字谜识字,例如,学习生字“哈”“欠”,作为词语“哈欠”,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演。
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把它放到汉字身上,使学生感到汉字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是经常接触到的,是活的、有意义的,是充满感觉的老师让汉字和词语“活”起来了在识字过程中还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等词语的轻声正音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体验到学习生字的无穷乐趣.3.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授课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谈,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这就是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善于唤醒,善于鼓舞使她的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总之,这节课亮点较多,课堂流畅,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以上的琐碎之言权当抛砖引玉,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