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典--初中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及例题解析.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391064969
  • 上传时间:2022-09-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5.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分)三角形(按角分)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不小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不不小于第三边.4、三角形的重要线段①三角形的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三条中线交点叫重心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③三角形的高: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三条高的交点叫垂心(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交点的位置不同)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6、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 推论2:三角形的一种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种外角不小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种内角7、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8、多边形及多边形的对角线①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②凸凹多边形: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若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若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称这样的多边形为凹多边形。

      ③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A.从n边形的一种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提成(n-2)个三角形B.n 边形共有条对角线9、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①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3)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10、平面镶嵌及平面镶嵌的条件①平面镶嵌:用形状相似或不同的图形封闭平面,把平面的一部分既无缝隙,又不重叠地所有覆盖②平面镶嵌的条件:有公共顶点、公共边;在一种顶点处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考点二、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可以完全重叠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三角形全等的鉴定三角形全等的鉴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相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相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直角三角形全等的鉴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鉴定它们全等时,尚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3、全等变换只变化图形的位置,不变化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涉及一下三种:(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种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考点三、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叠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2、三角形中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种新的三角形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常用结论:任一种三角形均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结论1:三条中位线构成一种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考点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5、照相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照相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照相和斜边的比例中项∠ACB=90° CD⊥AB 6、常用关系式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CD=ACBC典型例题解析:例1.如图,BP平分∠FBC,CP平分∠ECB,∠A=40°求∠BPC的度数 分析:可以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求解解:∵∠1= ∵ ∴例2.如图,求∠A+∠C+∠3+∠F的度数分析:由已知∠B=30°,∠G=80°,∠BDF=130°,运用四边形内角和,求出∠3的度数,再计算规定的值解:∵四边形内角和为(4-2)×180°=360°∴∠3=360°-30°-80°-130°=120°又∵∠A ∠C ∠F是三角形的内角 ∴∠A+∠C+∠F+∠3=180°+120°=300°例3.已知一种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其相邻内角度数的,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分析:每一种外角的度数都是其相邻内角度数的,而每个外角与其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之和为180°解:设此多边形的外角为x,则内角的度数为x 例4.用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能否进行镶嵌? 分析:可以进行镶嵌的条件是:一种顶点处各个内角和为360° 解:正三角形的内角为 正方形的内角为正六边形的内角为 ∴可以镶嵌一种顶点处有1个正三角形、2个正方形和1个正六边形例5.如图,在△ABC中,∠ACB=60°,∠BAC=75°,AD⊥BC于D,BE⊥AC于E,AD与BE交于H,则∠CHD=  解:在△ABC中,三边的高交于一点,因此CF⊥AB,∵∠BAC=75°,且CF⊥AB,∴∠ACF=15°,∵∠ACB=60°,∴∠BCF=45°在△CDH中,三内角之和为180°,∴∠CHD=45°,故答案为∠CHD=45°.点评:考察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高交于一点,且内角和为180°.例6.如图,AD、AM、AH分别△ABC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由于AD是△ABC的角平分线,因此∠ =∠  = 1/2∠  ;(2)由于AM是△ABC的中线,因此  =  = ;(3)由于AH是△ABC的高,因此∠  =∠  =90°.分析:(1)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知:角平分线平分该角;(2)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知:中线平分该中线所在的线段;(3)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知,高与高所在的直线垂直.解答:解:(1)∵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CAD=1/2∠BAC;(2)∵AM是△ABC的中线,∴BM=CM=1/2BC;(3)∵AH是△ABC的高,∴AH⊥BC,∴∠AHB=∠AHC=90°;故答案是:(1)BAD、CAD、BAC;(2)BM、CM、BC;(3)AHB、AHC.例8.如图,AP平分∠BAC交BC于点P,∠ABC=90°,且PB=3cm,AC=8cm,则△APC的面积是 cm2.解:∵AP平分∠BAC交BC于点P,∠ABC=90°,PB=3cm,∴点P到AC的距离等于3,∵AC=8cm,∴△APC的面积=8×3÷2=12cm2.例9. 已知:点P是等边⊿ABC内的一点,∠BPC=150°,PB=2,PC=3,求PA的长。

      分析:将⊿BA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至⊿BCD,即可证得⊿BPD为等边三角形,⊿PCD为直角三角形解:∵BC=BA,∴将⊿BA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使BA与BC重叠,得⊿BCD,连结PD∴BD=BP=2,PA=DC∴⊿BPD是等边三角形∴∠BPD=60°∴∠DPC=∠BPC-∠BPD=150°-60°=90°∴DC=.∴PA=DC=例10. 两个全等的含30º,60º角的三角板ADE和ABC如图所示放置,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D,取BD的中点M,连结ME,MC试判断△EMC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并阐明理由分析:判断一种三角形的形状,可以结合所给出的图形作出假设,或许是等腰三角形这样就可以转化为另一种问题:尝试去证明EM=MC,要证线段相等可以寻找全等三角形来解决,然而图中没有形状大小同样的两个三角形这时思考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这样一种新问题:如何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根据已知点M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产生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是斜边的一半,得:MD=MB=MA连结M A后,可以证明△MDE≌△MAC答:△EM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连接AM,由题意得,DE=AC,AD=AB,∠DAE+∠BAC=90º。

      ∴∠DAB=90º∴△D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MD=MB,∴MA=MD=MB,AM⊥DB,∠MAD=∠M AB=45º∴∠MDE=∠MAC=105º,∠DMA=90º∴△MDE≌△MAC∴∠DME=∠AMC,ME=MC又∠DME+∠EMA=90º,∴∠AMC+∠EMA=90º∴MC⊥EM∴△EM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阐明: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那么构造全等又如何进行的呢?对条件的充足结识和对知识点的联想可以找到添加辅助线的途径构造过程中要不断地转化问题或转化思维的角度会转化,善于转化,更能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在问题中创设以三角板为情境也是考题的一种热点例11.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D为腰CB上的中线,CE⊥AD交AB于E.求证∠CDA=∠EDB.提示:作CF⊥AB于F,则∠ACF=45°,在△ABC中,∠ACB=90°,CE⊥AD,于是,由∠ACG=∠B=45°,AB=AC ,且易证∠1=∠2,由此得△AGC≌△CEB(ASA).再由CD=DB,CG=BE,∠GCD=∠B,又可得△CGD≌△BED(SAS),则可证∠CDA=∠EDB.例12.如图,△ABC中,∠1=∠2,∠3=∠4,∠5=∠6.∠A=60°.求∠ECF、∠FEC的度数.ABCDFGE123456略解:由于 ∠A=60°,因此 ∠2+∠3=(180°-60°)=60°;又由于 B、C、D是直线,因此 ∠4+∠5=90°;于是 ∠FEC=∠2+∠3=60°,∠FCE=∠4+∠5=90°,∠FEC=60°.ABCDEFGH例13. 在Rt△ABC中,∠A=90°,CE是角平分线,和高AD相交于F,作FG∥BC交AB于G,求证:AE=BG.略解:作EH⊥BC于H,由于E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可证 AE=EH ;且又由 ∠AEC=∠B+∠ECB=∠CA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