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干预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修改.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306812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8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干预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生活 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I刘治梅 杨絮 程恒金 叶环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干预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来 我院就诊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 的护理模式,干预组除接受传统的护理同时接受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9个月 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进行疗效 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F-36分数没 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 05) o护理干预后试验组SDS、SAS及SF-36得分较干预前、对照组分 别有显著差异(P <0.01),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焦虑 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生活质量心理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qual 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leep apnea. Met hods: 80 cases in our hosp ital for treatment of sleep apnea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also receiv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9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using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hort form hea 1th survey (SF-36) assa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Its: before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the SF-36 sco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The intervention group SDS, SAS and SF~36 score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fter intervention (P < 0.01),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anxiety of patients, improve sleep qual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words: sleep apnea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呼吸暂停和(或)通气 不足,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使体內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发生病理生理的改变,主要表 现为睡眠时明显的鼾声、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睡眠 结构紊乱,继而出现明显的嗜睡、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的躯体|基金项目:温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项目(Y20140203)作者单位:325000温州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刘治梅杨絮程恒金叶环 通讯作者:刘治梅 E-mail: 276794897@ 并发症和心理、生理功能紊乱[1]。

      4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我国香港患 病率为4. 1%,上海为3.62%,长春市为4.81%,男性比女性多,老年人患病率更高[2],已成 为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生活质量是指处于一定的文化和价值体系背景中的 个体对与其生存的目的、期望、标准及与其关注的事情相关的生存状况的一种自我体验[3] 近年来生活质量的研究成为倍受关注的课题,且国内对此研究甚少本次研究对对我科2013 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 行研究,进而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汇报如 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病例总数80例,均为就诊于在我院呼吸科的患者,年龄19—69岁,男66例,女14例,受教育 程度:小学及以下3例,初中14例,高中或中专20例,大专30例,大学本科及以上13例SAS 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吸烟史、饮酒史、高 血压史及PSG参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LSaO2)、平均氧饱和度 (MSa02) o 80例患者均有SAS的典型症状,如打鼾、夜间憋气及白天困倦嗜睡,均经过多导 睡眠监测系统(PSG,德国万曼公司)进行全夜(7-9小时)连续多指标、同步监测记录心电、 脑电、眼动、肌电、口鼻呼吸气流、血氧饱和度、胸腹呼吸运动、体位等指标,原始数据自 动记录分析,监测结束后,先观察自动分析仪记录整个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最低动 脉血氧饱和度(SaO2)反应病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做出诊断。

      临床表现:白天 嗜睡、头晕乏力、反应迟钝、性格改变;夜间打鼾和呼吸暂停的间歇,兴奋、多动、焦虑、 出汗、异常睡眠行为,大多数人身影肥胖,烟酒成瘾,主诉有高血压疾病、心脏疾病、神经 衰弱、记忆力减退等入院患者全部由多导睡眠图(PSG)诊断为SAS, SAS的金标准诊断是PSG[4]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28—52次/小时(AHI),氧饱和度(SaO2)最低为70%两组患者 就诊前未行任何相关治疗,均无对睡眠、心理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疾病排除标准: ①不同意接受调查;②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严重的心、肝、肾疾患;③既往有精神疾病史1. 2研究方法:1.2.1研究方法参加统一培训的研究人员进行一致性评估;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分别接 受第一次SF-36[5]、SDS和SAS目标的早期评估常规日常护理对照组,干预组在给予心理干 预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日常护理,两组都在9个月后进行第2次SF-36、SDS和SAS目标的评估 试验组患者应独立完成问卷,由于病情原因不能独立完成的调查的由一位研究人员协助完 成问卷时间15~20min1.2.2调查内容问卷调查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婚姻状况、 工作状态、医疗保险等。

      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采用一般资料、SDS、SAS和SF-3636条目简 明量表(SF-36)是由美国研究人员在兰德公司健康保险项目的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的[6],共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分别是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 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采用国内统一标准计分方式并换算得分,分 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PSG监测当日首先完成该量表填写1.2.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患者干预前 SF-36, SDS和SAS评分显示无显著差异(P〉0. 05),干预后干预组SF-36, SDS, SAS得分高于 心理干预前,对照组分别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1.3护理两组患者均给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规护理,如睡眠时侧卧位、戒烟酒、减少危险因 素等护理[7],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3. 1 了解与患者的基本心理和生理状况有关的疾病在认识患者基本疾病的基础上, 对他们的精神状态,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创建一个配置文件,最后制定个体化的心理干预计划并由研究者执行。

      1. 3. 2 SAS患者夜间缺氧更严重,睡眠结构显著改变,有不同程度的白天嗜睡,疲劳,短暂 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从而病人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 烦躁等不良心理,针对患者种种复杂的心理,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①、建立良好 护患关系:主动联系患者,听其诉说,掌握其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遇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 干预,帮助患者建立有利于康复的最佳精神状态,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②、认知干预: 把患有相同病情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采取讲座,小组讨论, 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理解,采用“克服消极看法”等心 理学原理,渐进式放松训练,静坐、想象一个喜悦或者能够获得幸福的画面等方法来积极调 整患者的心态,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从而提高生活质量③、 行为干预:逐渐纠正患者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饮食,不吸烟不喝酒,定时运动, 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条件对于出院患者由研究者组成的心理干预小组定期进行 访问和家访,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及自我心理,每月指导两次,每次30-60min,评估 他们最近的心理、行为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指导自我心理平衡调节方法,使患者保持良 好的心态[8]。

      ④社会支持:与家属、亲友做好沟通,争取得到他们支持,给患者创造良好 的家庭环境,通过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一起克服疾病⑤增加自信心:让 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学习康复的知识和技能,重新认识与SAS疾病相关的知识,以纠正打鼾 病人的误解,增强对SAS疾病的观察和自我管理的全面理解,提高应对自身问题的能力⑥、 每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及多导睡眠仪监测,进行压力滴定,睡眠时多采用侧卧位等2、结果2. 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高血 压史、吸烟史、饮酒史无显著性差异(P>0.05) o2. 2两组心理干预前患者的SF-36、SDS及SAS得分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 后干预组SF-36、SDS及SAS得分比干预前、对照组都有显著不同(PV0.01),具有显著统 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及SAS得分比较(分,x-土s)组别例数SDSSAS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4056. 12 + 8. 745. 12 + 6. 2*A56. 1±8. 845. 1±6. 2*A对照组4055. 19±8, 650. 89±7. 255. 1±8. 650. 9±7. 2注:与干预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AP <0.012.3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