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莫桑比克农业概况(1).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25109451
  • 上传时间:2023-10-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1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莫桑比克农业概况一、莫桑比克概况莫桑比克##国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部,北邻坦桑尼亚,西接马拉 维、赞比亚和津巴布韦,西南面是南非和斯威士兰,东濒印度洋,隔 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海岸线长2630公里,有许多天然 良港,特别是马普托湾是东非沿海最好的天然港湾,是非洲中南部的 重要出##面积799380平方公里〔大于我国##、##两省区面积之和〕, 人口 1888万〔1999年估计数)199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2.7%,人 均期望寿命仅45岁70%的人口为30岁以下农村人口占85%全国从南至北划分成10个省,即:马普托省、加扎省、伊尼扬 巴内省、马尼卡省、索法拉省、赞比西亚省、太特省、楠普拉省、德 尔加杜角省和尼亚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马普托市〔估计约110万 人),其次是赞比西亚省和楠普拉省主要城市除首都马普托〔人口 约100万〕外,还有索法拉省的贝拉〔30万人〕、楠普拉省的楠普 拉〔25万人〕和赞比西亚省的克利马内等省下还设县〔共128个)、 区、村莫桑比克地广人稀,有60多个部族,绝大多数属班图语系主 要部族有马库阿-洛姆埃〔约占总人口的40%)、绍纳-卡兰加族、尚 加纳族、佐加族、马拉维、尼扬加族、马孔德族等。

      此外,还有数万 名白人、混血人和印巴人,以与200余名华侨、华裔官方语言为葡 萄牙语,各大部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居民信奉原始##,约300万 人信伊斯兰教,168万人信天主教,50万人信基督教新教,4000多 人信奉印度教穆斯林多分布在北部沿海与尼亚萨省,新教徒分布在 南部,白人那么多信基督教莫桑比克境内高原、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5,其余为平原地势从西北至东南逐渐升高,大致分为三级:西北部是高原山地,平 均海拔500-1000米,其中宾加山高达2436米,为全国最高点;中部 为台地,高度为200-500米;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平均海拔100米, 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主要河流有赞比西河、林波波河和萨韦河等 赞比西河是最大的水系;林波波河谷以北枯燥内地为砂质含铁土壤 河流冲积低地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是莫桑比克最富庶的地区马 拉维湖是莫桑比克同马拉维之间的界湖莫桑比克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10-3月为暖 湿季,4-9月为凉干季年降水量从北部的1000毫米递减到南部的 750毫米境内资源丰富,有煤、铁、金、铜、钽、钛、铝、石棉、 石墨、云母、##石和天然气等,其中煤蕴藏量近100亿吨,钛600多 万吨,钽矿储量居世界首位。

      大局部矿藏尚未开采森林面积约占全 国面积的1/4水力资源丰富,赞比西河上的卡布拉巴萨水电站装 机容量207.5万千瓦,为非洲第一,世界第六大发电站莫桑比克在13世纪是莫诺莫塔帕王国的一局部1505年葡萄牙 殖民者曾侵入此地1700年莫桑比克沦为葡的"保护国"1951年又 被改称葡萄牙的"海外省"1964年9月,莫桑比克人民在解放阵线 的领导下,开始进展反对葡殖##义统治的武装斗争1975年6月正 式宣告独立此后,莫桑比克进展了近15年的"科学社会主义"建设 试验1977年,国家把分散而居的农民集中起来,搞农业合作社形 式的"公社村"和组建国营农场,但是效果不好自独立以来,莫桑比 克全国抵抗运动〔简称抵运〕一直进展反对执政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 〔简称解阵〕政府的武装活动1992年,双方签署了完毕内战的罗 马和平总协议1994年10月举行了独立以来的首次多党制大选,希 萨诺与其领导的解阵获胜,抵运成为反对党迄今,莫桑比克和平已 经持续了 8个年头,政治局势总体稳定由于连年的战乱、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的影响,莫桑比克经济十 分困难,人均年收入仅50美元,是联合国宣布的最不兴旺国家之一 1992年10月莫桑比克实现和平后,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和开展。

      1993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19.3%,创莫桑比克独立以来的最高纪录近 5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95年 的145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40美元莫桑比克的货币叫"梅迪卡尔 "(metical),1999年7月12 670梅迪卡尔兑换1美元二、农业开展的特点1 •典型的最不兴旺国家之一 1980年代,全国粮食自给率仅达 8%,年均缺粮上百万吨1975-1994年间,世界粮食计划署对莫桑比 克粮援价值达5.3亿美元莫桑比克是典型的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 人口的85%,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980年代曾一度高 达44%1990年代以来,农业产值的比重有所下降,1997年其产值 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3%2•开展农业的潜力十分巨大 莫桑比克生产力水平很低,农业 落后主要受内战、自然灾害与管理不当等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国 开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良好,可耕地面积达3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 总面积的62%,但目前已耕地的利用率仅占可耕地面积的5%,有大量 的闲置土地土地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气候条件也很好, 年平均温度在20-25摄氏度左右,雨量充沛,农作物生产季节长,具 有良好的农业开展前景,开展潜力极大。

      3•农业开展地区间不平衡性相当明显 在莫桑比克,地域之间 的不平衡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平衡非常明显北方雨量充沛、土地肥 沃,楠普拉、尼亚萨和德尔加杜角省粮食达到自给甚至可以出口;中、 南部地区比拟干旱,严重缺粮,不得不从南非和津巴布韦进口粮食 由于长年内战,交通运输干线被破坏,北粮南运的工作在短期内还难 以实现农业生产结构也不平衡:出口经济作物的开展水平远远高于 粮食作物的生产,农作物的生产又远远超过畜牧业的开展莫桑比克 2/3的国土有萃萃蝇为害,养牛等畜牧业只能局限在萨韦河以南的 局部地区,肉类不得不依靠进口4 •世界最大的腰果仁生产国1970年代初,莫桑比克曾经是世 界最大的腰果仁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1995年出口创汇 900万美元该国是非洲最大的椰子和椰干的生产国;也是非洲的第 三大产茶国1950 年代初期,莫桑比克还是非洲第三大棉花生产国, 产量曾达到 4 万吨.三、农业生产结构与对外贸易1.种植业 莫桑比克与其他矿产丰富的国家不同,政府已经把 农业开展作为经济开展、克制食物短缺的重点在农业方面,早在 1986 年就逐步放松了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控制,于 1988 年 4 月和 1990 年 2 月两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鼓励出口作物的 生产和小农经济的开展,发挥个体农民和私人农场的作用,同时还增 加对农业的投资。

      从 1995 年以来,播种面积扩大了 20%,被毁坏的 灌溉设施也得到了整修独立前,莫桑比克主要生产茶、棉花、蔗糖等出口经济作物,大 商业农场、大种植园等〔约有3000 家〕,大都控制在葡萄牙人手中, 本地农民那么普遍以刀耕火种的传统方式生产玉米、高粱、木薯等粮 食作物,粮食不能自给独立后,随着萄葡牙人的大量外流,许多农 场和种植园被荒弃,生产停顿,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经过近 10 年的调整改革,莫桑比克农业形势有明显改善桑比 克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稻米、高粱和木薯等,玉米为非洲人主食, 全国各地都生产稻米主要产于奎利马尼附近、赞比西河三角洲以与 伊尼扬巴内与马普托之间的沼泽地由于受干旱、内战以与农业耕作 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莫桑比克长期处于缺粮状态自 1993 年以 来粮食实现了多年丰收1996 年,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大丰收,达 138 万吨,比上年增长 23%,国家多年来不仅首次实现了粮食自给, 而且在莫桑比克历史上也首次实现了粮食的出口〔当年出口2.6万吨 玉米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安哥拉)莫桑比克经济作物1996年增长35.7%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为腰 果、蔗糖、茶、椰干和剑麻等。

      莫桑比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腰果仁生 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1995年出口创汇900万美元,但是 现在腰果的产量不稳,经常处于非洲第二的位置腰果是莫桑比克的 拳头产品,1996年产量为6.65万吨,比上年几乎翻了一番,为近8 年来最好收成 1996年,主要商品作物的产量为:大豆14 万吨,木薯473万吨,花生12万吨,蔗糖2.9万吨,棉花5万吨, 柑桔0.8万吨,椰干2.2万吨椰干主要产于赞比西亚省和楠普拉省 的沿海地区,大局部出口到国外作油料,非洲人那么以椰干为粮食 棉花的产区主要在莫桑比克北部,有非洲人小棉农50万户以上,1995 年棉花出口创汇1900万美元莫桑比克还是非洲仅次于肯尼亚和马拉维的第三大产茶国,赞比 西亚地区是莫桑比克的唯一茶叶产地,茶叶主要出口英、美表1 莫桑比克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千吨〕1990 1996 19971998谷物629 1 379 1 5311 688玉米370 947 1 042 1124稻米83 139 180 191木薯3 994 4 734 5 337 5 639腰果35 65 43 52椰 子 422 440 440 450椰干70747476皮棉10172430肉类84808182牛肉42373838牛奶63585982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2.渔业 莫桑比克以捕虾闻名。

      对虾的出口几乎可占整个出口 额的30%,出口占国民收入的45%3.农业对外贸易 农业在莫桑比克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国家外汇收入的90%而农渔产品的出口 就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在外贸中占有重要地位莫桑比克的主要 出口产品是对虾、棉花、腰果、糖、椰干、茶叶、剑麻和柑桔等,其 中对虾和腰果为国家出口的拳头产品,主要进口产品为粮食、原材料、 石油、轻纺产品、机械设备与零配件等1996年,莫桑比克主要出 口市场为西班牙(占总额17.1%)、南非(15.8%)、美国(10.4%)、葡萄 牙(11.7%)等;进口主要来自:南非(占总额54.6%)、津巴布韦(6.6%)、 沙特阿拉伯(5.4%)、葡萄牙(3.8%)等莫桑比克鼓励外资进入棉花、 甘蔗等农业生产领域,毛里求斯已投资1亿美元以便恢复制糖厂和大 型甘蔗种植园莫桑比克外贸年年都有逆差,1993-95 年间外贸差额都在 9 亿美 元左右,1996 年因粮食丰收且有出口,外贸逆差额下降到6.14 亿美 元由此可见,大力开展农业,增加农渔产品的出口,不仅能增中国 家的外汇收入,而且能减少甚至不进口粮食等食品,逐步扭转外贸逆 差现象。

      四、农业开展的经验教训1.脱离实际的开展战略会造成重大的失误 独立后,莫桑比克 政府在恢复农业生产的同时,着重开展国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公社 村,即把分散而居的农户集中起来,组成既是经济单位又是行政单位 的所谓"公社村",目的是对农业生产实行"社会主义化"从 1976 年 到 1981 年,短短的几年间迅速建成了近 1500 个公社村,参加的人数 达 100 万然而,由于农民多年来已习惯于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加 上公社村经营管理过于死板,因而产量很低虽然参加公社村的人数 已达总人口的 1/12,但产量仅占农业总产量的0.3%实践说明,脱 离本国实际,急于以大规模"现代农业经济"取代传统小农经济,以过 多的政府参与和干预来抑制私人经济和市场机制作用,只能给人民带 来巨大的损失2.实行支持农业的政策,扶持小农 从 1983 年始,政府逐步意 识到无视小农生产所造成的危害,调整了政策,优先开展家庭式小农 经济,并把一些国营农场划分给假设干个体农户经营1987 年 10 月, 政府还建立了农业和乡村开展基金,目的是从资金上支持小农和私营 小农场提高农业产出由于采取了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