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14页试卷第 1 页,共 7 页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 20222022-20232023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C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D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 2关于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响度相同的有图甲、图丙与图丁 B音调相同的有图甲、图乙与图丙 C图甲与图乙响度和音调都相同,音色不相同 D图丙与图丁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教室周围植树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4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探测周围 5m 内障碍物的情况,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它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 20Hz B该超声导盲手杖的定位原理与声呐测距的原理相同 C该导盲杖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会产生超声波 5据气象记载,2016 年春节前夕,漠河的最低气温达到-48。
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试卷第 2 页,共 7 页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 6 在进行核酸检测时,护目镜镜片会起“雾”,这给医疗工作者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雾”形成在护目镜的内侧 B护目镜上的“雾”是水蒸气 C“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雾”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7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的冻柿子,拿到室内,浸没在水盆中,可能出现()A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不变 B盆中一部分水结冰,柿子的温度升高 C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可能 8对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的形成解释正确的是()A冰挂是凝华现象 B 云是汽化现象 C霜是凝固现象 D雾是液化现象 9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人们看到的鲜艳的红桃花是因为()A红桃花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桃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桃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D红桃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10太阳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辐射到地球,许多实验表明,人眼是看不见某些光的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鉴别纸币的真伪 B紫外线的热效应明显 C只有太阳能辐射红外线 D餐馆里常用紫外线来消毒杀菌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1阅读下面数据回答问题。
几种物质的声速/(m/s)空气(15)340 空气(25)346 海水(25)1531 铜(棒)3750 试卷第 3 页,共 7 页 空气(35)352 煤油(25)1324 蒸馏水(25)1497 大理石 3810 铅(棒)5000 铁(棒)5200(1)空气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由表格可得出: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气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敲击铁管,甲同学会听到 次声音12 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水量不同,用相同的力对着瓶口向内吹气,可以发出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填序号)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如果改用轻杆敲击瓶口,(填序号)发出音调最高13如下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乐音波形图是 ,噪声波形图是 操场施工时,老师关闭窗户上课属于在 减弱噪声14如图的电动牙刷,它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我们听不到这种声音,但它也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
15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试卷第 4 页,共 7 页 16生活中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湿度大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湿布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这是由干湿布中的水 在一定的温度下,小明把水槽里的水不小心换成了酒精,会导致测得的空气湿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17如图所示为某液体的凝固图像,从图像上可以看出:该物质的 是 48;该物质在 BC 段对外放热,但温度 ;该物质在 CD段处于 态18小明把干冰用汤匙盛起,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生如图所示现象块状的干冰逐渐变小是 现象;汤匙上的白霜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向下飘动的白雾与露珠的形成是否原理相同?19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个现象叫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我们看到白屏是 色;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纸板,我们将看到纸 试卷第 5 页,共 7 页 板是 色20分解太阳光后,光谱上的各种色光是可见光。
在可见光两侧,是否还有不可见光呢?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外侧,结果温度上升得较快,于是发现了红外线;把照相机的底片放在光谱的紫光区域外侧,结果底片感光了,于是紫外线被发现了,像这样: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被研究出来用到的方法称为 法;验钞机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三、实验题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 ;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3)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4)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22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分别厚度相同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
试卷第 6 页,共 7 页(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填“好”或“差”)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4)隔声是属于在 减弱噪声23如图是小远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 A、B、C 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图乙中,能正确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的是 (填“A”或“B”)图;(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小远做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 个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物态变化过程要 热24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 100g 的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1)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甲中对试管中的冰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3)由图乙图像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同时还得出了冰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冰块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当实验进行到第 10min 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5)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25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所示 试卷第 7 页,共 7 页 (1)选择 A、B 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 是否有关(2)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3)通过 A、D 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应该/不应该)使用热风(4)以上实验体现了 法(填物理实验方法)(5)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发完,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量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他的依据和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四、计算题四、计算题 26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问: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在发出声波信号 8s 后接收到经潜艇 B 反射回来的信号,求 A 和 B 两潜艇间的距离是多少?(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00m/s)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27 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鸣笛后 2s 听到回声,汽车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前进了 3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笛声 2s 通过的路程;(3)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答案第 1 页,共 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题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答案 B C C B B A B D C D 1B【详解】A人在小溪边,“哗哗”的流水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处,故 A 不符合题意;B岸边说话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水中,再通过水传播到鱼的位置,把鱼吓跑,说明气体和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故 B 符合题意;C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 C 不符合题意;D雨滴打在雨伞上,雨伞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C【详解】A由图可知,甲、乙、丙的振幅相同,所以响度相同,丁的振幅最小,响度最小,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即它们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乙、丁,丙的振动次数最少,频率最小,音调最低,故 B 错误;C相同时间内图甲与图乙振动的次数相同,振幅相同,响度和音调都相同,波形不同,则音色不相同,故 C 正确;D由图可知,丙和丁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C3C【详解】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A 不符合题意;B机场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 B 不符合题意;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 符合题意;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4B【详解】A振动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 20Hz 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故 A 错误;B该导盲手杖是利用回声定位来探测前方障碍物的,与声呐测距原理相同,故 B 正确;C使用该导盲杖,使盲人可以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形状等信息,因而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