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粉尘防爆基础知识、安全法规标准介绍.pptx

41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4420544
  • 上传时间:2017-12-0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50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容提要,一、粉尘爆炸基本原理,二、粉尘爆炸的主要防范措施三、粉尘防爆安全标准体系解读,,一、 粉尘爆炸基本原理,(一)什么是粉尘爆炸(二)粉尘爆炸主要特点(三)粉尘爆炸五要素,(四)影响粉尘爆炸的主要特性因素,,(一)什么是粉尘爆炸 ---几个基本概念粉尘:细微的固体颗粒可燃性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纤维或飞絮,金属:镁粉、铝粉、钛粉 煤炭 :煤粉、活性炭粉 粮食:面粉、糖粉、玉米粉、土豆粉、干奶粉、淀粉 饲料:血粉、鱼粉 农副产品:棉花、烟草、茶叶粉尘 林产品:纸粉、木粉、纤维粉尘 合成材料:塑料、染料 水泥、泥沙、飞灰等是不可燃粉尘一)什么是粉尘爆炸,---几个基本概念,粉尘云:悬浮在空气中的高浓度粉尘云团,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根据爆炸性环境出现的频率或存在的时间可划分为不同区域一)什么是粉尘爆炸 ---几个基本概念粉尘爆炸下限:粉尘云在给定能量点火源作用下,能发生自持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单位:g/m31mm厚的粉尘职业健康涉及的粉尘浓度 1mg/m3~10mg/m3,达到爆炸下限 粉尘爆炸浓度范围 30g/m3~3Kg/m3,最危险浓度 粉尘层 500kg/m3,,(一)什么是粉尘爆炸,---几个基本概念,粉尘爆炸:火焰在粉尘云中传播,引起压力、温度明显跃升的现象。

       粉尘的初始爆炸与二次爆炸:初始爆炸也叫一次爆炸,是由初始点,火源引起的爆炸;二次爆炸是由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未发生爆炸区域内的沉积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传播来的火焰引燃发生的爆炸二) 粉尘爆炸特点,1、 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粉尘的生产、干燥、运输、储存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使用,达700KPa,的除尘系统等均可发生粉尘爆炸粉尘爆炸产生的能量大,爆炸威力大,爆炸温度可达到2000—3000度,最大爆炸压力可达700KP ;,2、易造成二次爆炸和连续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第一次爆炸余火引燃下引起的第二次爆炸,甚至是多次连续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其破坏性也更大;,3、发生粉尘爆炸时,爆炸燃烧物飞出,易引发大范围火灾、造成局部严重炭化和人体严重烧伤;,4、粉尘爆炸中伴随着不完全燃烧,燃烧气体中含有大量的CO和其它有毒气体,容易引起人员中毒三)粉尘爆炸五要素 氧气,可燃性 粉尘 粉尘云,火源密闭空间,,(三)粉尘爆炸五要素,(1)助燃性气体—氧气:一定的氧含量是粉尘燃烧的基础2)可燃性粉尘:可与助燃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

      3)点火源:能使局部粉尘云的温度发生突变形成火焰的高温热源4)粉尘云:悬浮在空中且达到爆炸下限的可燃性粉尘云5)密闭空间:粉尘云被限制在了相对密闭的空间三)粉尘爆炸五要素 引发粉尘爆炸的点火源(1)明火焰: 吸烟;工业动火-如气焊割;其它明火-如加热炉(2)高温物体: 加热设备、供暖设备和管线(电烙铁、暖气片、未加保温的热力 管道);非防爆电机、灯具的热表面(过热马达、白炽灯); 其他(汽车排气管、烟囱火星、焊割作业金属熔渣)(3)电气火花:  电气线路短路  电缆老化  电缆因环境原因被破坏(机械破坏、老鼠啃咬等)  非防爆电气设备启停或运行过程产生的火花  非防爆的接插件、非防爆开关、非防爆电机,,电气设备过载,(4)静电放电: 火花放电、刷型放电、电晕放电、静电积累、人体静电等,,(三)粉尘爆炸五要素,引发粉尘爆炸的点火源,(5)撞击与摩擦,各种打磨抛光工具和金属件的摩擦转动轴摩擦发热,粉碎研磨设备中混入杂物(铁屑等)斗式提升机跑偏、打滑、断带皮带辊与支架摩擦,刮板机刮板与箱体摩擦螺旋输送机堵料摩擦旋转下料阀堵料摩擦,风机叶轮与壳体或外物摩擦或碰撞采用不防爆的作业工具,(6)光线照射与聚焦:雷闪电、光线聚焦(7) 化学反应放热:氧化燃烧、自燃,,(四)影响粉尘爆炸的主要特性因素,粉尘分散情况:分散度越高(粒径越小),爆炸强度越高点火源强度:点火能量越高,越容易爆炸氧含量:必须达到最低氧含量粉尘云的温度:越高越易爆炸,湍流情况:流场扰动越严重,爆炸范围越大空气湿度:越低,爆炸强度越高,,(四)影响粉尘爆炸的主要特性因素,氧化速度快的粉尘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染料粉末等燃烧热越大的粉尘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粉、硫磺粉末等容易带电的粉尘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

      二、 粉尘爆炸主要防范措施,(一)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工艺与设备(二)粉尘爆炸主要预防措施(三)粉尘爆炸主要防护措施,,(一)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粉碎、研磨过程,由于机械力的作用会扬起大量粉尘,设备内悬浮的粉尘往往处于爆炸浓度范围之内,且各种力的作用更容易产生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等点火源,导致粉尘爆炸的发生一)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工艺与设备,打磨抛光,各类金属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等存在打磨抛光生产工艺,其粉尘颗粒细微,极易在空间扩散形成粉尘云,一旦空间受限,则易发生粉尘爆炸一)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工艺与设备,干式除尘系统 除尘器工作状态下,因自重降落和滤袋清灰,灰斗内始终存在高浓度悬浮状粉尘,若遇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极易引发粉尘爆炸事故气力输送过程 粉料管道气力输送过程中,高浓度细粉料与空气处于完全混合悬浮的流动状态,是粉尘爆炸的高危环境,只要有合适的点火源则极易引起粉尘爆炸,且输送管线与分离过滤器和除尘设备相连,易引起二次爆炸一)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工艺与设备,其它生产设备 粮食、饲料企业的斗式提升机、筒仓、料仓、料斗等都是极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设备干燥过程 使用喷雾、气流或沸腾干燥器干燥颗粒状物料或粉料时,设备内形成的可燃粉尘——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事故在生产实践中时有发生。

      二)粉尘爆炸主要预防措施 氧气切断、隔离、消,除粉尘爆炸五要素中任一要素都可有效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可燃性 粉尘 粉尘云,火源密闭空间,,(二)粉尘爆炸主要预防措施,(1)规范清理作业岗位粉尘,作业场所沉积的粉尘是引发连锁爆炸、大爆炸的主要因素,企业应按规定要求建立粉尘清扫制度,对粉尘生产作业现场(包括粉料贮存间)所有部位进行及时全面规范清理,不留死角,包括清除墙面、地面、横梁、天花板吊顶,以及设备、管道、皮带运输机的水平表面、支腿、管箍,和其他不易清扫的隐蔽面上的粉尘清扫粉尘时应采用措施防止粉尘二次扬起,最好采取负压方式清扫,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吹扫二)粉尘爆炸主要预防措施 (2)杜绝火源严禁各类明火所有设备外壳(管道)可靠接地 按规范使用防爆电器,,防止设备局部过热、电气短路严禁使用铁质工具,防止撞击火花遇湿自燃金属的粉尘防水防潮,,(二)粉尘爆炸主要预防措施(3)减少氧含量——惰化 对于在密闭容器内的粉碎、研磨、粉料的干燥及管道气力输送等工艺,可以在容器(管道)内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如氮气N2、C02等替代氧气,减少密闭容器(管道)内的氧含量,可有效预防粉尘爆炸。

      煤粉制备磨煤机,流化床干燥机,,(二)粉尘爆炸主要预防措施(4)通风除尘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采取有效的通风除尘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减少作业现场粉尘沉积,是预防粉尘爆炸的有效措施,按标准规范设计、使用除尘系统 除尘系统必须按工艺分片(分区)相对独立设置, 各除尘系统间禁止互通互连; 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置符合要求的吸尘罩; 除尘器应设置在车间厂房外部; 干式除尘器本体应设置符合泄爆要求的泄爆装置; 遇湿自燃的金属粉尘采用湿式除尘系统必须设置气体放散孔,,(三)粉尘爆炸主要防护措施,(1)抗爆,定义:有可燃性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存在的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围包体能够承受其最大爆炸压力,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目的:通过加强容器壁厚与改进材质,即使发生粉,尘爆炸,也不会造成外部损失三)粉尘爆炸主要防护措施,(2)泄爆,前,,定义:围包体内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围包体的极限强度之前 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围包体上预先设置的薄弱部分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围包体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目的:通过设置泄爆装置,,降低爆炸损失方式:有焰泄爆和无焰泄爆,二种泄爆方式。

      三)粉尘爆炸主要防护措施,有焰泄爆和无焰泄爆,安全泄爆,泄放至厂 房外部,严禁泄放到厂房内,,(三)粉尘爆炸主要防护措施,(3)抑爆,定义:爆炸初始阶段,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抑制(阻止)粉尘爆炸的发展目的:通过设置抑爆装置,提前探,测,灭火、抑制爆炸三)粉尘爆炸主要防护措施,(4)隔爆,定义:爆炸发生后,通过物理化学作用阻止爆炸传播,的技术目的:防止火焰通过管道或其它通道传播,(三)粉尘爆炸主要防护措施 (4)隔爆,隔爆阀,快速隔离阀化学粉末隔离,单向隔离阀,,三、粉尘防爆安全标准体系解读,(一)粉尘防爆标准发展历程,(二)粉尘防爆标准体系发展现状(三)重点粉尘防爆标准解读,(四)粉尘防爆标准体系发展展望,,(一)粉尘防爆标准发展历程,1、欧美粉尘防爆标准发展历程,20世纪初欧美等发达国家首先开始对粉尘爆炸开展研究20世纪40年代中期德、美等国建立了粉尘防爆相关标准规范;20世纪70至80年代,粉尘防爆研究快速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大中型爆炸试验,防爆方法与标准趋于一致; IEC与ISO防爆标准陆续出台,20世纪90年代后,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了CEN/TC305“爆炸性气氛危险区爆炸预防与防护标准技术委员会”(简称非电气防爆标委会),形成了统一的欧洲标准。

      目前,国际上采用较多的是欧盟EN系列防爆标准以及美国防火协会(NFPA)系列粉尘防爆标准NFPA的相关粉尘防爆标准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且更新及时.,,(一)粉尘防爆标准发展历程,2、我国粉尘防爆标准发展回顾,我国于五十年代开始对煤矿粉尘爆炸进行研究,但企业作业场所粉尘防爆研究却始于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我国各行各业得到快速发展,粉体生产与粉体加工技术也得到空前发展,粉尘爆炸事故随之开始频发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特大亚麻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8人死亡、65人重伤这起事故引起了全社会对粉尘爆炸危害的重视,国内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开展各类粉尘爆 炸机理与防爆技术研究1990年成立了“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着手制定粉尘防爆安全标准 2006年6月,为加强全国安全标准化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全国粉尘防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改编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我国粉尘防爆安全标准开始进入稳步发展轨道目前,已正式颁布的国家和行业粉尘防爆安全标准共有23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