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分析.ppt
26页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词中帝亡国君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宋建隆二年(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于洛阳作者简介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林花谢了春红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 乌夜啼,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属于小令. 本词从内容上看,可以认为是南唐覆灭、李煜被俘后的作品.此词借暮春残景抒发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之情,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自读要求:1、自读两遍;对照文本注释理解词意2、熟读成诵知人论世:从内容上看,本词是南唐覆灭、李煜被俘后的作品.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该如何解读呢?“林花”、“春红”暗指被俘以前的宫廷享乐生活,“太匆匆”指这种享乐生活十分短暂,“谢了”比喻南唐覆灭,自己被俘小结:成功地运用比喻双关手法,体会作者一番苦意朝来寒雨晚来风同样该如何解读?花本无泪,但词中“胭脂泪”句,使用何种修辞手法?如何理解?在结构上有何作用?1、使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2、实际上是作者“以我观物”,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作者身历世变,泣血如泪,不亦色若胭脂?3、在结构上呼应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结合全词具体分析“恨”的内涵一、恨林花凋谢;恨时光匆匆;二、恨朝雨晚风,无情吹打;三、恨落红惨淡,相逢无期;四、恨人生短暂,江水永恒情景交融 总结: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双关手法,布局别致;夹叙夹议,情景交融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朗 读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解 题词上片采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倒叙:先梦后,后梦中暮春 内容分析首句从哪两个感官角度描写的?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描写梦醒之后的所见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清苦的环境是,凄楚的情调,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春意阑珊”,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寓情于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客”如何理解?“贪欢”为什么只能在梦中?“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身份,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这种以梦后之苦与梦中之乐相映衬,从而更见梦后之苦的可憎与梦中之乐的可爱虚实结合)“别时容易见时难”“别时”、 “见时”各指何时,各有什么作用?结合语境分析别时”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见时”,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欲再重见旧地之时。
前者“容易”后者“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结句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怎样情感?生动的比喻,把无限的江山和奢华的帝王生活喻为流水落花,抒发春光已逝去,好景一去不复返悲痛之情还有对比,从前在“天上”过着自在自由的帝王生活,而今在“人间”却是暗无天日的俘虏生活,一天一地,差别是何等巨大!这种生活巨变,给李煜带来痛苦与悲愤 结合上下两阕内容,具体分析表达了什么情感?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囚徒之悲和亡国之痛,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个性阅读与探究 “独自莫凭栏”这句词中“莫”有两解:一解为“不”另一解为“莫”同“暮”,黄昏的意思 那么你赞成哪一种理解,请再次阅读,想象词境,揣摩词情,谈谈你的看法 两种理解都通,但似乎理解为“暮凭阑”更好理由如下: 这首词从时间顺序来看是由黎明写到黄昏,作“暮”字比较自然,而且在暮色苍茫一片凄清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易引起无限的感叹显然比“不要凭阑”更有意境 “莫”好:A、词人正在凭阑,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逝去的美好生活不能再回来了,自己的生命之春也不能再回来了,所以告诫自己还是“独自莫凭阑”,表达了词人对亡国的深深悔恨和对故国难回的深沉悲哀以及现实的无限凄凉之情。
B、“莫”字更有力度,表达了深深的悔恨之情 词作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词作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的?乌夜啼:林花(谢)留恋寒雨、晚风无奈胭脂泪伤别水长东人生长恨浪淘沙令:春雨惆怅、凄冷江山怀旧国流水落花感伤美好事物逝去借借景景抒抒情情情情景景交交融融比喻双关比喻双关: :林花春红宫廷的荣华生活,林花谢了南唐灭亡,打湿的花胭脂泪水长东人生长恨流水落花美好的东西的逝去对比映衬对比映衬: :“梦里不知身是客”“梦”与“客”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梦境与现实多种表达技巧的运用友情提示 技巧点拨如何把握诗词感情内涵?1.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经历来理解诗词的感情2.抓住诗词的意象,领会意象所营造的意境特征,从而把握其流露出的思想感情3.通过诗歌意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4. 体会诗歌感情还要注意抓住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望江南 李 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1.词人用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2.结合李煜的身世,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山寒、芦深、孤舟、月明、笛声 表达了作者囚居生活孤寂难堪之感,以及对江南生活的留恋和对故国思念之情。
故国清秋的凄寒的意境诗词中意象笛声明月流水落花1.李煜虞美人:“间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5.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2.李煜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多表示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无尽哀伤与愁怨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2晏殊浣溪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3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落花(落红、残红)多隐含好景不长、青春易逝、人生苦短、好事难再的深沉喟叹和哀愁笛、箫、笙1.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关多暗含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及思乡愁绪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4.赵嘏长安晚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3.李璟浣溪沙“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生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