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8课第1课时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含解析).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346265751
  • 上传时间:2023-03-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16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八课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政策课标课标要求要求政治认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法治意识:劳动者要通过合法途径获取个人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公共参与: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第一课时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核心核心素养素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个人收入分配地位:的分配原则基本内容和要求意义:积极性、创造性、_的社会地位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收入途径:、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劳动:是财富的_社会主义平等分配劳动性收入源泉个人收入分配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两个同步、两个提高初次分配:着重保护_再分配: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第三次分配:发展等社会公益事业劳动所得社会保障慈善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课时精练核心考点二核心考点一核 心 考 点 一1.我国的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决定因素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图示2.按劳分配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内容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客观必然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按要素分配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均存在要素分类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醒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区别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广泛存在于包括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体现关系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之间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包括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与使用者的交换关系)地位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醒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联系两者共同构成我国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

      坚持两者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4.我国居民收入的类型分类主要内容备注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按劳分配或按劳动要素分配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一般属于按要素分配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的范畴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属于再分配的范畴提醒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的关系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两者都属于劳动收入,但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按劳分配属于劳动收入,但并非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只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才是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5.劳动致富(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2)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典例1(2018海南高考)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B.C.D.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考向一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中的“企业”不明确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故排除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不属于按劳分配,故排除变式1某国有企业技术员李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到4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在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6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4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同时,他还利用节假日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一年获得劳动报酬26000元,在他一年的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分别是A.75760元和16000元B.59760元和16000元C.59760元和26000元D.59760元和46000元国有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共计59760元;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一年获得劳动报酬26000元,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方法技巧四种方法判定分配方式依据范围(所有制)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另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方法技巧依据分配尺度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公有制中属于按劳分配,非公有制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凭借资本、土地等获得的收入是非劳动收入所得依据形式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土地、房屋租金收入是非劳动收入方法技巧依据所处阶段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初次分配中,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均不属于按劳分配考向二按生产要素分配典例2(2020全国)信息时代,数据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A.B.C.D.符合题意,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它与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独特创造力,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一起融入生产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不是将其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热词点击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不仅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决策成本,促进企业自我发现,还能加速资源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异质性、高流动性和参与收益分配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变式2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家私营农业公司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国企工作,年工资、薪金30000元,当年乙专利转让所得为3000元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A.0.53万元B.1.08万元C.1.85万元D.2.4万元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即甲所在私营农业公司的工资,1200元12个月,为14400元;土地租金收入,1100元6亩,为6600元;乙的专利转让所得3000元,共计2.4万元易错矫正规避认知误区提醒易错点一对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收入区分不准确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属于其他分配方式训练1小李在某国企工作,年工资收入60000元,奖金2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30000元;其妻在一家外企工作,年收入65000元,此外还有炒股收入6000元。

      小李家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129000元60000元B.60000元129000元C.80000元101000元D.88000元101000元作为国企员工,小李的工资收入60000元和奖金28000元,共计88000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个人专利转让收入30000元,其妻在外企工作,年收入65000元,炒股收入6000元,共计101000元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提醒易错点二混淆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劳动通过劳动获得,财产各类财产,经营生产经营活动,转移一般是再分配训练22021年5月,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2021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2021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社会救助标准其中,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2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300元居民获得的保障性收入属于A.劳动性收入B.财产性收入C.经营性收入 D.转移性收入返回核 心 考 点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1)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特别提醒实现“两个同步”的迫切性及重要意义迫切性: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是居民收入在其中所占比重偏低,劳动报酬与其他生产要素报酬的差距偏大。

      重要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2)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3)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4)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提醒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比较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范围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主要为工业企业全社会全社会主体主要是企业国家、政府全社会手段市场机制决定政府调控机制(税收、政策、法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提醒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比较目的提高效率,体现公平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更加体现公平举例按劳分配收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制度等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5)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6)必须坚持消除贫困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考向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典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一次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并亮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列有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举措有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推动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A.B.C.D.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的做法可能会拉大收入差距,排除应该是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原卷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四川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5届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物理Word版.docx 山西省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监测政治(解析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原卷版).docx 广东省西浦教育集团外国语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开学考)化学(原卷版).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数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原卷版).docx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 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数学Word版无答案.docx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答案 Word版.docx 辽宁省大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Word版.docx 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