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伤性颅内血肿诊疗常规.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9694314
  • 上传时间:2023-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完美WORD格式 外伤性颅内血肿诊疗常规一、硬膜外血肿 【定义】 头部外伤后,常因颅骨骨折致硬脑膜动静脉撕裂,以及板障出血使血液积聚于硬膜外腔和颅骨之间,形成硬膜外血肿血肿形成使硬脑膜与颅骨内板剥离,又可撕裂另外一些小的血管,导致血肿不断增大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1)头部外伤史; (2)意识障碍:有三种情况:①无原发昏迷,血肿增大,出现进展性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②昏迷-清醒-昏迷,中间清醒期;③伤后持续昏迷;以中间清醒期最为常见和典型; (3)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Cushin9反响等; (4)可有小脑幕裂孔疝: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 (2)头颅X线片常有颅骨骨折; (3)头颅CT可见颅骨内板下凸透镜状高密度区,多在骨折线附近; (4)头颅MRl可见颅骨内板下凸透镜状异常信号区,其T1、T2信号强度与血肿形成的时间有关。

      (5)病情重或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做CT检查者,应根据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及早通过钻孔探查明确诊断,并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鉴别诊断】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假设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 (2)保持气道通畅; (3)吸氧,防止低氧血症;(4)防止低血压; (5)降低颅内压:头高l50~30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02维持在25~35mmHg);(6)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7)止血;(8)激素;(9)维持水、电解质平衡;(10)对症降温、镇静;(11)营养支持;(12)病情稳定后,可开场康治疗2.外科治疗手术指征:(1)病情危急,已有脑疝者;(2)CT显示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0ml,中线构造有移位;(3)病情进展性加重,并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变化或局灶性神经系统病症体征者除入院时已出现脑疝者外,应争取在脑疝出现前明确诊断并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多采用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去除术,少数情况下,也可采用钻孔引流术二、硬膜下血肿【定义】 头部外伤后,脑皮质动静脉或桥静脉撕裂,血肿积聚于硬膜下腔,多在脑挫裂伤根基上发生。

      3天以内为急性硬膜下血肿,3周以内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3周以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为最常见的外伤性颅内血肿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1)头部外伤史;(2)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多有进展性意识障碍,少数可有中间清醒期;(3)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Cushin9反响等4)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慢性颅压增高,精神病症,智能下降等,头部外伤常轻微,易被病人无视;(5)可有小脑幕裂孔疝:患侧嘛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6)可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2.辅助检查(1)血常规可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2)头颅CT可见颅骨内板下新月状高密度区,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表现混杂密度区:(3)头颅MRl可见新月状异常信号区,其T1、T2信号强度与血肿形成的时间有关鉴别诊断】 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硬膜下积液治疗原则】1.内科治疗 (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假设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2)保持气道通畅,吸氧,防止低氧血症;防止低血压;(3)降低颅内压:头高l50~30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02维持在25~35mmHg);(4)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5)止血;(6)激素;(7)维持水、电解质平衡;(8)对症降温、镇静;(9)营养支持;(10)病情稳定后,可开场康复治疗。

      2.外科治疗手术指征:(1)病情危急,已有脑疝者;(2)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lOml,或CT显示中线构造有移位;(3)病情进展性加重,并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变化或局灶性神经系统病症体征,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增大者;(4)慢性硬膜下血肿出现颅压增高者 手术方法:多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假设血肿呈血凝块,也可采用骨瓣开颅硬膜下血肿去除术;三、脑内血肿【定义】 头部外伤后,脑组织受力变形或剪力作用使深部动静脉撕裂出血,常伴有脑挫裂伤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1)头部外伤史;(2)多有意识障碍进展性加重,且较持久;(3)项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乳头水肿、Cushin9反响等;(4)易出现小脑幕裂孔疝: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常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2.辅助检查(1)血常规常有应激表现,如白细胞增高等;(2)血气可表现为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3)头颅CT可见脑内高密度区,周围可有水肿,脑室和脑池受压变窄,可有中线移位;(4)头颅MRl可见脑内异常信号区,T1、T2信号强度与血肿形成的时间有关鉴别诊断】 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脑内血肿等。

      治疗原则】1.内科治疗(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假设有神经功能恶化,及时复查头颅CT;(2)保持气道通畅,吸氧,防止低氧血症;(3)防止低血压;(4)降低颅内压:头高l50一300、甘露醇、速尿、轻度过度通气(PC02维持在25~35mmHg);(5)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 (6)止血; (7)激素; (8)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9)对症降温、镇静; (10)营养支持; (11)病情稳定后,可开场康复治疗 2.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1)病情危急,已有脑疝者;(2)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lOml,或CT显示中线移位超过1.5cm;(3)经内科治疗后,颅压仍超过30mmHg,病情进展性加重,并出现意识障碍、瞳孔变化或局灶性神经系统病症体征,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增大者手术方法:多采用骨瓣开颅脑内血肿去除术,少数患者也可采用钻孔引流术 专业整理 知识分享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