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墨色重 铁线描 立意高洁.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卢****6
  • 文档编号:227596555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墨色重 铁线描 立意高洁摘要:墨色、线条、气韵等是国画中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它们撑起了国画的“骨架〞,表达着国画的“精气神〞本文从郭克葡萄画作中墨色、线条、气韵这三个根本元素入手,分析其画作独特的用墨手法、用线方式及气韵生动的成因,并剖析画家隐藏在高超绘画技巧下的情感表达关键词:郭克葡萄画墨色线条气韵郭克绘画修为比较全面,擅长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国画各门画种,山水画、花鸟画等无一不精,尤擅长花鸟画,葡萄是其精研对象为画好葡萄,郭克可谓费尽心血他在自家很小的院子里亲自种植葡萄,研究葡萄生长规律,观察叶、枝条、花蕾、果实的生长特点以及叶面经络分布规律等细节掌握了葡萄的根本知识后,郭克从绘画的角度,钻研葡萄具体的画法在墨色上,他力求改变画葡萄追求清秀淡雅葡萄的一贯画法,而是以浓墨重染,沉甸甸的果实旁边映衬的是朴素得近乎老辣的叶面条上,他一改纤细隽秀的枝条画法,转而用浓墨重勾,恰是铁钩银画在意境的设置上,他追求质朴,喜欢厚重,酷爱沉甸甸的果实,寓意丰收郭克的葡萄画作中呈现的生动气息,是他匠心经营墨色与随性行笔营造而结出的果实一.墨色重而不漆黑,透亮而不焦国画中有墨分五色的说法,五色为“浓、淡、焦、重、清〞,其中又含有干、湿、深、浅的变化,五色之分是指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属技法范畴。

      正确利用五色可以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等细节变化,可以给予画作真实的鲜活感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内涵渊博,非‘笔与‘墨二字所指意义叠加所能涵盖,盖因笔墨内涵为几千年文化积淀所赋予〞【1】郭克深谙中国画精髓所在,清楚笔墨所承载的艺术修为他对葡萄画作墨色的运用以重色为主,重墨施敷于画面,假设把握不当,极易造成画面漆黑一片,闷、堵甚至是焦等诸多弊病都是对重色运用不当造成的,因而多数画家对重色使用慎之又慎重色的优点在于,在白色的宣纸上显得格外醒目、提神,视觉冲击力强在对墨色的运用上,有经验的画家总是通过仔细地观察,对物体色调分布做到胸有成竹,然后迅速抓住画面中的重色重色又有浓淡之分,切忌重色浓墨漆黑一片,让重色浓重而不漆黑,透亮而不焦,画作暗部就会散发出迷人的虚幻空间重色之所以重,完全是相对于淡色而言,它们往往互相依托,相互映衬,各显其长,展现丰富的墨色水墨的形态语言构成不同于现在的平面设计构成,这是由水墨画特有的笔墨形制特征决定的笔墨形态的结构既具有平面构成的性质,更具有笔墨形态自身的独立完整性〞【2】从郭克葡萄画作来看,他重视印色成形,用笔墨浓淡、虚实等去造型、去构成,从而完成画面设计他多用重色,有着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郭克接受过科班训练,根本功扎实,造就他的绘画技艺日臻完美他拒绝轻浮,追求质朴,喜欢厚重、深沉的感觉质朴〞是其习性使然,“厚重〞是他深知任何果实收获不易画如其人是指画作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气质秉性,郭克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他深知生活的不易,少年时代他品学兼优,被甘肃省政府推荐入学深造,在本科学习期间他狠下苦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时机,这一切都造就了他脚踏实地、淳朴敦厚的品格郭克的葡萄画作,如同他一样,质朴厚重是明显特征郭克的葡萄画作利用丰富的墨色表现葡萄的真实存在感他喜欢画成熟的葡萄,追求沉甸甸的、有分量、可触摸的葡萄接近成熟的葡萄、已经熟透的葡萄是他经常表现的对象他喜欢用浓重的墨色大面积地渲染叶子,叶子旁边自然而然地结出果实;他常常会给果实涂色,用半成熟的绿色、熟透的颜色,竭力表现葡萄之间色彩的丰富变化墨色中对黑白灰的有效把握,可以制造出视觉的悦目感真实的物体呈现给观者的形象往往是普通的,画家的任务就是在普通的物体中发现并提取绘画元素,在掌握物体规律的根底上,挖掘提炼物体形象的典型性,对其进行强化或弱化,利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将之上升为艺术品加重或者减弱葡萄叶子的色层,利用重色叶面去衬托相邻浅色叶面,画面虚实、轻重、节奏乃至韵律自然而来。

      郭克对葡萄画作墨色中的黑白灰有着极强的把握能力,他往往强化葡萄画作的黑白灰关系,着力表现葡萄画的张力,给观众视觉带来冲击力二.“铁钩银画〞式的铁线描线条在国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艺术表现力的魅力通过线条才能得到最大展现最早出土的原始绘画作品说明,用线造型是繪画的根本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开展和历代画师们的不断创新推进,用线造型进而逐步取得完善早期以线造型最好的例证,就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楚墓帛画,它证实以线造型的传统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得到了确立郭克葡萄画作用线的显著特点就是采用“铁钩银画〞式的铁线描,葡萄枝条勾勒力度感十足,线条绕着葡萄曲折勾划,曲曲折折、抑扬顿挫感强线条的质量优劣展现的是画家的功力与技巧线条也是画家传递情绪、表达情感的纽带画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可以掌握各种使用线条的技巧比方画家用笔速度的快慢,对线条粗细、干涩、流动等的勾勒工具材质的不同,也可以带来线条的不同变化画家掌握了用线技巧后,线条效劳于画家在画面中构设的情趣意境,是画作跃居上乘的根本郭克葡萄画作中线条的方向性应用主要有水平线、垂直线和倾斜线三种水平线多用于分割组合画面,搭建画面主体框架,构成画作主要气势,或平静,或缓慢流动。

      垂直线多起稳定画面作用,造成观者视觉感受上的刚毅感,也带来上升或者下降的感觉多条垂直线重复使用,又能带来极具运动的动感倾斜线有极强的运动感,容易造成画面气氛的活泼,同时倾斜线又具有极强的视线导向性,对倾斜线匠心经营,能有效地引导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中游走线条承载着画家的情感,画家通过千变万化的线条来表达情感,赋予画作鲜活的生命感在具体的线条运用上,画家一般多用简洁线条突出主体而郭克葡萄画作用线不多,几条主线撑起画面,硕果挂在主枝条上,沉甸甸的果实,饱满厚重,使得画面洋溢着大丰收的气象另外,郭克葡萄画作用线分割画面,制造视角审美意趣点,主线位置非常讲究,有时用主线穿插为画面造势,有时用粗线勾勒葡萄架进行情趣性勾勒,有时那么用虚线主线并置,给人主次清楚的爽快明朗感虚线、短线在他的画作中多数情况下起辅助作用,对主线和叶子、果实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虚线、短线在营造画面气氛,制造画面绘画性,进行情趣性设置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三.气韵是联系画家与观众的精神纽带“气韵生动〞的美学观最早见于南朝齐梁时期绘画理论家谢赫的?古画品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3】谢赫提出了指引中国绘画理论方向性的“六法论〞,在六法论中,气韵生动为首位。

      线条、笔墨、用色、构图、气韵等共同构成了绘画的主要要素,其中,气韵生动是关乎画作活着的灵魂一幅画作技法完备,只能称为佳作,而气韵生动的画作那么可称为神品郭克葡萄画作墨色纯粹丰富,果实用色高雅,变化细微,枝条刚毅有力,充满着张力他不满足技法上的完美,更多关注的是对画作的意境、意趣及气韵生动等精神层面的注入他的葡萄画作注重再现客观对象,相对而言,重写实的画作多以技法取胜,会相对减弱画作气韵生动上的贯穿,但是郭克葡萄画作两者兼得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控写实韵味,除了多年的刻苦磨练,还需要更多绘画以外的文化,包括学识、阅历、经历等郭克葡萄画作立意上追求高洁,丰硕的果实隐喻收获的喜悦,沉甸甸的分量感那么表达收获的不易他是农民的儿子,知道生活的不易;他是园丁,清楚知识的收获需要从选种、播种、施肥、浇水等开始,营务的过程充满着艰辛在对葡萄画作的立意上,他会下意识地朝着丰收的方向去立意教书育人的品质让其葡萄画作分外高洁,纯真三国时代魏国玄学家王弼说:“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4】所谓画作的气韵生动,是建立在画家仔细观察对象之后,对物体有了透彻的理解与把握,并在大量实践的根底上,画作给人以一气贯穿的画面视觉感受。

      画作的气韵生动也与追求神似有关系郭克在自家小院子种葡萄,在他看来完全等同于培养学生他对葡萄习性的掌握,如同对自己学生的了如指掌一样在胸有成竹的根底上,他造型立意,要形似,更要神似如果说形似是其长期观察的结果,那么神似就是他辛劳付出后结出的硕果有位先哲说,世界上距离上帝最近的行业属艺术毫无疑问,绘画艺术属于灵性活动,只是一味地努力苦练,不思考,画作会充满技术的匠气用心营造,灵活变通,画作方能显现鲜活的灵气郭克很早就展现出艺术方面的才气,加上他在大学期间如饥似渴地对绘画知识进行摄取,以及受当时大师林立的美术专业学校浓厚学术气氛的熏陶,让他的画作有一种晶莹剔透之美没有气韵的画作,即便是技法纯熟,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绘画作品画作的气韵是联系画家与观众的精神纽带,一旦失去气韵这个桥梁,画作必然苦涩无味因此,气韵生动在中国画中从古至今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四.结语综上所述,“中国画具有独具特色的墨色理念,充分彰显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积累的创作智慧〞【5】郭克葡萄画作墨色极尽丰富,善用浓墨重色浓墨重色的运用,既可以渲染画面气氛,营造生动气息,给观者带来视角上的醒目感,又可以衬托葡萄丰富的色泽感、光感与清新可口的鲜嫩感,这是其长期艺术积累沉淀的必然结果。

      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确保各个色彩之间的协调性与统一性〞【6】,墨色起着中和与协调其他色彩关系的作用墨色运用技巧的高超,表现了郭克对画面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以及他深厚的国画修养郭克葡萄画作构图追求饱满,画面繁盛,布满三个角的构成形式,给观者造成视角上的丰富感虚实、粗细多种线條的综合运用,在技术层面属于勤学苦练的结果,透过画作那么呈现给观者的是其敦厚的本性和质朴的品质郭克视气韵生动为画作生命,在他看来,衡量一幅画作优劣的标准就是观其是否生动,如果画作中没有生动的气息,那么画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参考文献:【1】韩建文.艺术的民族性所指意义艺术主体思想层面个性化特点[J].书画世界,2021〔6〕.【2】董晓畔.中国画水墨构成教学初探[J].艺术研究,2021〔2〕.【3】谢赫.王伯敏,译注.古画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1.【4】王弼.周易注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437.【5】朱文颖.墨色之上的斑斓——关于徐惠泉墨彩人物画的重新定义[J].作家,2021〔7〕.【6】张敏.探析中国画之墨色观及语言形态[J].现代装饰〔理论〕,2021〔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