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年级(下)艺术教案.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41625480
  • 上传时间:2018-05-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内容七彩蝴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通过表演、学唱和听赏歌曲以及音乐作品,使学生在这些形式中 感受美的存在,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并在审 美活动中充分拓展他们的思维和相像力教学重点听赏作品、学唱新歌,感受美,提高表现力教具准备有关蝴蝶的图片、音乐带和打击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 1 教师提问:春天花丛中经常飞舞着什么? 2 出示各种蝴蝶标本,观赏找出蝴蝶共同特点——对称 3 蝴蝶给我们带来了美的色彩,美的生活导课揭题 二活动 1: 1 提问:美丽的蝴蝶是怎样变来的呢?你知道吗? 2 以戏剧表演,组织学生表现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毛毛虫的蠕动——结茧— —蜕变化蝶——飞舞在花丛中 3 师生共同评价 三活动 2: 1 学生朗读表演童谣《蝴蝶飞》 ,这是乡村学生在田野中看到蝴蝶哼唱的童谣2 将童谣表现的内容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以小组的形式组合表演 四欣赏《扑蝶》 1 倾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 2 学生发表看法,请他们为乐曲命名,并说明为什么 3 引申到蝴蝶主题上,让学生根据感受说说乐曲是如何表现蝴蝶飞舞及儿童是 怎样嬉戏的? 五学唱歌曲《蝴蝶花》 1 听赏 2 读歌词,感受 3 听唱。

      比较熟练地演唱歌曲 4 打击乐伴奏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花风筝教学时间教学目标通过对风筝文化的了解和感受,结合学生亲手放风的体验,引发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在欣赏中,感受与风筝有关的活动 所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了解风筝文化,听赏歌曲《放风筝》教具准备有关风筝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与科学相联系的资料,音乐带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 1 从蝴蝶飞舞的联想,思考回答还有那些会飞的花?组织讨论 2 出示风筝图片,欣赏 3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放飞风筝的经历,对风筝中的造型、形式、节奏、旋律、 和谐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探讨 1 师: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梦想着飞翔,去太空看看那个神秘的地方我们的 祖先创造的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雏形 2 师生共同探讨风筝与人类早期科学探索的关系 3 有关风筝文化的故事 (1) 关于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利用风筝测试雷电的故事 (2) 应用风筝传播的第一人——韩信 (3) 画家达芬奇曾进行过飞行器的探索 4 把风筝的仿生与蝴蝶联系起来思考,拓展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三听赏河北民歌《放风筝》 1 听赏,说说歌曲里是如何生动地描绘风筝的 2 模唱 3 在演唱中加入放风筝的表演活动,由学生分组饰演放风筝的孩子和放飞风筝。

      4 师生共同评价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蒲公英教学时间教学目标通过对蒲公英这种植物的了解,知道它是一种花又是一种会飞的 种子通过演唱和表演在学习中将其生态现象延伸到对自己生活 的联想,思考更深刻的内涵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学生的心灵教学重点在表演和演唱中延伸对自己生活的联想、思考教具准备图片资料及音乐带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 展示关于蒲公英生态的图片 2 简单介绍作品及表现形式,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配乐诗朗诵《蒲公英》 1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领诵与齐诵 2 教师启发讨论: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想怎样飞? 3 请几个同学说说感想 4 将感想写下 三引申启发 1 师:通过对蒲公英生态的联想,体会和妈妈在一起的亲情 2 音乐语言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畅想 3 将主题升华 四学唱歌曲《蒲公英》 1 听唱 2 在师引导下学唱曲谱 3 填词演唱 4 歌表演教学反思教学内容队鼓咚咚响教学时间教学目标通过歌唱、演奏、欣赏等艺术活动,结合队列行进中的步伐和大 鼓、小鼓及钹的节奏,在律动中认识并体验二声部节奏的变化, 训练听觉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提高艺术感受力教学重点节奏的感知、听觉训练教具准备打鼓、小鼓、小号、钹等乐器,音乐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 听《共产儿童团歌》 ,做律动。

      2 引入歌曲节奏 3 用手划节拍及拍击节奏,体验歌曲节奏的变化 二敲敲、画画 1 提问:大家对鼓号队中印象最深的乐器是什么?你们最希望成为哪种器乐的 演奏者? 2 引发学生识记和了解鼓号队中的不同乐器 3 模仿鼓的敲击,进行不同节奏的练习 4 出示片段,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5 学生上台表演,生评价 6 强调鼓号队是集体项目,要共同合作才能整齐划一 三听听、演演 1 模拟表演“我们班的鼓号队” 2 听唱《少先队员在前进》歌曲 3 在歌曲的伴奏下,学生讨论创编不同的行进动作和鼓点 4 小组合作,进行表演体验合作的重要 5 评选“最佳鼓号手” 四学音阶、比手势 1 复习三册的唱名手势 2 学习 fa、xi 之间的音高关系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 3 用较慢的速度配合手势唱音阶和《音阶歌》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让我们荡起双浆教学时间教学目标通过表演等活动,对固定节奏有所了解在多种艺术形式中,尤 其是一领众唱演唱形式,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增强集体荣 誉感和团队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一领众唱的形式教具准备录音带教学过程一复习音阶 1 用较慢的速度唱音阶、比手势 2 唱《音阶歌》 二快乐小队节奏 1 出示节奏,分组练习。

      2 结合队列训练,需要和节奏相配合,体验节奏之间的多声变化 三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浆》 1 听录音 2 想像歌曲中表现的小队生活 3 提问:小队曾开展什么活动、我们希望开展哪些活动、心中的小队是怎样的4 讲讲小队生活,分角色扮演 5 听唱、学唱,老师指导 6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有感情演唱 7 用一领唱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四活动 1 在歌曲的伴奏下,进行扳手腕比赛 2 小队接力赛,记录下小队的活动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可爱的小兔教学时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兔的民间传说及与兔相关的成语故事,尝试用表演 等艺术形式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想像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以及体验美、表现美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与兔有关的民间传说和成语故事,启发想像力教具准备调动学生收集有关兔子的图片、画册、卡通作品、工艺等教学过程一兔子的形象 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小兔的形象特征,师生说说 2 启发学生将小白兔的可爱形象用折纸的方法表现出来 3 把学生的作品拼成一副小兔的情景画 二兔子传说 1 最早的“兔二爷”大约诞生在明代,是神话、民俗与宗教在民间的产物 2 欣赏并朗读关于月亮的童谣和儿歌,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月亮、玉兔等传说与 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启发想像。

      3 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兔子的成语? 4 启发学生绘声绘色讲述自己听到的记忆中的关于兔子的故事 5 师生共同输理、补充改编同学们的故事,并分组讨论如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6 各组排练节目,进行情景表演 三听赏《龟兔赛跑》 1 角色分析:兔子灵巧、轻浮;乌龟迟钝、实干 2 听赏两个主题 3 启发学生音乐作品中表现动物,赋予动物人的性格特征 4 分角色表演,配乐教学反思教学内容龙的传人教学时间教学目标通过演唱、欣赏、描述等艺术实践活动,感受和体验祖国文化的 内涵和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意精神教学重点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学唱《龙的传人》教具准备龙的传说故事、图片、录音带教学过程一观察龙的形象 1 出示建筑物、物品等中有关龙的形象的图片,欣赏 2 师生共同描述各部位的特征,引发学生对龙的思考和观察 3 引导学生从资料中获知:龙是中国的吉祥物 二讲述龙的故事 1 龙的起源与传说 2 与学生一起对龙的故事、文化进行探索和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和自豪感,使学生对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寓意有初步的了解 3 讲《叶公好龙》的故事 4 分角色进行表演 三歌曲《龙的传人》 1 听唱、欣赏,感受其旋律特点。

      2 小组比赛演唱 3 小组讨论表演歌曲 4 集体评价,哪个小组表演得较好 四作业 对本地的文物古迹进行参观,寻找其中龙的资料教学反思教学内容金蛇狂舞教学时间教学目标通过听赏民乐《金蛇狂舞》及了解民间关于蛇的故事,了解民族 乐曲丰富的表现力,学习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教学重点听赏《金蛇狂舞》 教具准备图片资料、录音带教学过程一了解关于蛇的故事 1 展示生肖邮票中的龙和蛇,及与蛇有关的文物、工艺作品,启发学生了解蛇 的文化历史 2 介绍“蛇盘兔”的剪纸作品,如同年画中“连年有余”等具有祈盼生活美满 幸福的用意 3 启发学生说说有关蛇的故事,及见过的工艺品 4 以小组为单位用肢体语言表演“农夫与蛇”的故事,展示个性设计 二欣赏《金蛇狂舞》 1 引导学生观赏正月十五的资料,感受节日舞狮耍龙的热闹场面 2 引导学生听赏乐曲,学习单三部曲式结构和欢腾的音乐特点 3 学生分两组,表演“狮子”的对话(两组节奏) ,有节奏、有表情地相互对 话 4 倾听第二乐段,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中两只狮子是如何说话的及越来越短的乐 句结构 5 在倾听第一段时,引导学生用双臂及身体上下浮动与相近的学生对舞,相互 合作 6 完整倾听乐曲。

      7 复听全曲,并结成“龙灯”随音乐旋律自由走动,提示小组要协调、合作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粽子情教学时间教学目标通过歌唱和制作等艺术活动,使学生了解粽子与端午节的民俗文 化内涵,感受和表现端午节热闹的气氛及浓厚的亲情教学重点了解粽子与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内涵,学唱《包粽子》 教具准备相关的民俗文化资料教学过程一观察粽子 1 引导学生从欣赏教材具有浓厚民俗风情的粽子图片,讨论,分享图片所带来 的乐趣 2 讨论粽子的包法,回味它的特点 3 了解肉粽子是泉州的名小吃 4 小香包是从粽子的包法演变来的,明白香包包含祝福与吉祥 二粽子与端午节的关系 1 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从中了解到吃粽子、包粽子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活动内容 2 讨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纪念谁? 3 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讲给大家听 三学唱《包粽子》 1 听唱 2 进行指导 3 歌表演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敲锣打鼓赛龙舟教学时间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唱、表演、律动等艺术活动,初步掌握二声部歌曲 的演唱及简单的打击乐器,感受划龙舟时的热烈情景,培养学生 的相互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打击乐器的作用教具准备图片、录音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感受体验 1 观看有关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感受画面中热烈的气氛 2 结合自己的意见,讨论交流所表现出来的节日盛景 3 启发:为什么要举行这样的活动?这项活动包括哪些乐器? 二节奏 1 听辨赛龙舟用的是什么节奏? 2 在自己的课桌上试着敲打赛龙舟活动的节奏 3 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用颜色和笔墨在纸上用点的形式来表现这些节奏 4 认识锣鼓,尝试用锣鼓敲击不同的节奏明白锣鼓的用途 5 以小组为单位,以节奏律动的形式进行分组的划龙舟游戏 三歌表演 1 学习歌曲《划龙舟》 ,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学习二声部的演唱 3 表现歌曲,用板凳组合成“龙舟” ,体验这一活动带来的团队精神和快乐 4 学生分组表演,部分学生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进行助兴伴奏,部分学生参与 赛龙舟活动 5 谈感受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屈原与端午节教学时间教学目标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在交流和讨论中认识古琴,学生分组进行戏剧表演教学重点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激发爱国精神教具准备古琴的图片、录音带、屈原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关于屈原 1 讲述屈原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 至深的故事。

      2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加深屈原在孩子扪心中的形象 3 欣赏画家的作品,交流讨论:自己从画中感受到了什么? 4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5 小组分工,进行戏剧性的学习活动,表演屈原的故事 二欣赏《满江红》 1 初听乐曲,讲讲乐曲表现的内容 2 朗诵《满江红》 ,体验爱国之情 3 用古琴曲进行配乐,对古琴这种乐器进行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三制作龙船 指导学生按照折好的小部件,和同学合作插接一艘大龙船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房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树之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 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6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雪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小狗学叫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铁锈还是铁吗(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人类的宝藏(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金丝猴的家(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与例文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4 八角楼上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9 雾在哪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