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态 自然辩证法.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56818266
  • 上传时间:2023-10-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态中心主义内容摘要:生态伦理旨在研究自然的权利和价值以及人对自然 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生态批评将生态学引入文 学领域,目的在于研究生态危机的精神根源,并弥补人类在破坏生态 环境的同时所带来的精神缺失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态伦理生态主义生态批评生态系统是指包括人类、其它物种以及整个自然界在内的系统整体为了 表达生态系统内各个系统之间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联系,有学者称之为“地球 共同体”前苏联生态学家费多谢耶夫认为,人类在20世纪所给自然界带来的 危害和消耗比人类历史已经过去的200万年还要大,而且这种危害已不再仅仅局 限于人类自身,自然界乃至整个地球在内的生态系统都有发生生态灾难的危险 具体而言,生态系统面临三种失衡、三种危机三种失衡为:地球南北的失衡; 穷人和富人的失衡;人与自然的的失衡这三种失衡实质上是三重危机的反映, 即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危机;人与人关系的危机;与其生存环境的危机基于对这 种严重危机的洞察,基于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生态主义走在了时代精神的前 列,成为新世纪人类文化的先锋二战后是美国历史上持续的经济增长期,美国经济国际化取代了英国,工业 的批量生产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农业机械化高,汽车业也进一步发展逐渐实现 了汽车私有化,七、八十年代迎来了信息化时代,城市化转入郊区化。

      由于交通 工具的发展和信息发达,户外休闲活动增多,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成了休闲旅游 胜地,大众消费型社会形成,其结果就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危机加深这一时 期的环境保护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将科学和伦理学分离,形成了生态学和生态伦 理,其中后者主要涉及人文领域生态伦理是研究自然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以及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具有 广^性、多元性、多学科性、全人类性和革命性,克服了人类中心论和发展全上 论按关怀的对象来划分,可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利、生物中心主义 和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分为弱式和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人们提倡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因 为它对人类利益进行理性的约束,批判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它对人类的利益不进 行任何区分动物解放与权利论认为现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出现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现 代文明与动物的关系体现了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动物解放与权利论 开始关注动物的禁欲主义,反对工厂饲养,关心动物的境遇,反对实验室对动物 的残害,提倡素食主义,反对猎杀动物代表人物有辛格和福克斯等辛格著有 《动物解放》一书,认为人和动物是平等的,反对物种歧视,他主张平等的理由 不是建立在体力、能力的基础上,而应该是在道德的基础上,判断的标准就是感 受能力,即感受痛苦与快乐的能力,这也是平等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福克斯的 代表作是《深层素食主义》,他把肉食习惯跟文化、历史和环境结合起来,多角 度,全面地分析素食的意义与优点,认为肉食行为有很多非理性因素生物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泰勒认为应该将道德关怀扩展到所有生物他认为 感受性是事物具有道德地位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一些没有感受性的生 物,如植物和低等动物,也应给予道德关怀人类与其它生物一样,是地球生命 共同体的一个成员,物种之间没有优劣,一起构成了相互依赖的体系每一种生 物的存在和福利的损益不仅决定于其环境的物理条件,而且决定于它与其它物种 的关系,所有的机体都是生命的中心因此每一种生物都是以其自身的方式追求 其好的唯一个体,而人类并非就优于其它动物生态中心主义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沙乡年鉴》 的第三部分,利奥波德生命共同体、道义论和伦理进化思想的三个概念生命共 同体就是生态体系,大于个体利益;道义论就是生态良知,强调对生命本身而不 是对人类的利益的尊重,强调人对生命共同体的义务;论理进化思想是进化论的 升华,把进化论延伸至伦理的范畴第二,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自然价值是 开放性的概念,没有完整定义,不依赖于人所有生物都有评价角度,人对价值 只是一种翻译,不是投射。

      自然的价值是创造,性,人不可能完全把握生态系统 包括很多个体,是个体赖以发展的基础,所以价值高于个体第三,奈斯的深层 生态学深层生态学全面地从文化价值上根除了人类中心论,探讨环境问题的深 层原因,反对人类中心论、机械论和盲目经济开发除以上三种观点外,全球正 义论和非西方文化借鉴论也是比较有影响的生物中心论现代工业社会超速发展的300年间,人类在一手酿成地球生物圈的种种悲剧 之时,也在人类精神圈遗留下种种偏执、扭曲和裂隙,从而加剧了人类精神的病 变显然,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就是填补人类社会精神圈的空隙, 修补这个精神圈,无疑也是文学艺术在这个时代的重要使命生态批评兴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环境危机的产物,晚于生态伦理, 也是对人类中心论的批评1974年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 研究》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主张批评文学应该探讨文学所揭示的文学与 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与其它物种之间的关系”,要细致并真诚地审视 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生态伦理是生态批评的基础,受到了 后结构主义影响,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乃至文化与环境 的关系,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自然文学、传统文学中的自然和生态意识以及作为艺 术象征的自然。

      生态文学批评主要是以生态整体观、现实观作为主要思想,将文 学作为批评媒介,其主要目的是挖掘和揭示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揭示人类思想、 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等如何影响并决定人类对自然的索求无度 在诸多的生态主义文学家和批评家中,雷切尔•卡森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一 位她敏锐地意识到破坏自然美与人的精神沦丧有着密切的联系她指出:“长 期栖居在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当中,没有人能够不深入地思考,不追问那些往往没 有答案的问题,不努力获得某些哲学的理解……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只要 我们毁掉了自然美,只要我们用人造的、手工的东西取代了自然物,我们都会在 一些方面阻碍人类精神的发展有关环境伦理学的窜论中.李德顺先生认为,其实质在于“确定人的宇宙地 位,或者确定自然界与人的关系”那么,人类应如何理解和把握自己,如何界 定自然,才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才箅找准了人与自然的合适位置 本文通过对当前环境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的比 较,对学界探讨颇为热烈的自然“内在价值”存在与否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期望 引起进一步广泛而热烈的探讨,对人与自然关系有更深层的认识传统的人类中 心主义立足于人的根木错要,把自然当作索l缸的对象,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 发展町以不断地采掘自然贷源。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 到要从长远考虑,使后代子孙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从而下决心罂爱护环境、保 护环境,甚至限制人类的消费行为,改进技术,提倡清洁生产 无论是传统 的、未经修正的凡粪中心主义或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无疑都是以人为本,为的 出发点仍是以人为中心的虽然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表面看来已经开始重视保护 自然环境,但这仍是人类为r白身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选择人们的行为目 的是为了更好地向自然索取.为了长久地开采,为了人类自身制益生态中心主 卫(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卡义的不同在于:生态中心主义将人视为与自然 平等的存在,或是认为人是自然演化发展的产物,人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发展, 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共同拉屉而“大地伦理” 作为非人类中心主义诸多观点中〜种最为“激进板的环境伦理观念,其提倡者阿 尔多-利奥波德认为,“大地伦理使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为其中的 普通的成员和公民它蕴含着对它的山遭的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共叫体的尊重 大地伦理简单地扩展兆『川体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由 它们组成的整体:大地于是,大地伦理反映了生态良心的存在,依次反映了个 体对大地健康的义务的确信。

      健康是大地自我更新的能力保护是我们了解和保 持选种能力的努力我来说没有对大地的爱、尊重、赞美、和对它的价值的注意, 剐大地的道德联系能存在是难以想泉的当然,我所谓的价值是某种比纯粹经济 价值更宽广的价值;我所说的价值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利奥波德认为包括无 生命的自然在内的整个大地,都应获得人类的尊重这两种自然观在价值弹价上 出现了分歧,他们首先都承认自然对人的价值,认为自然对人具有实践、审美、 认知等价值属性,肯定人类一方面作价值主体的地位,但是人类中心主义不涉及 自然的“内在价值”,否认自然的“固有价值”,自然只能是人类改造的对象而非 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自然有冀“内在价值”,人类应尊重自然正 是二者在自然“内在价值”存在与否上的不同认识,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 中心主义的分歧,从而在理论上、行动上表现出差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承认自然相对于人而言的价值,是以承认 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实现对自然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 的平等地位,预设了应承认自然的价值主体地位,即在评价自然的内在价值时, 以自然本身为评价主体,对自然的价值进行评价但是.选种价值主体地位的预 设却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困难重重。

      首先,人的主观性限制了内在价值属性的界 定由于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证判,需要人类进行价值主体地位的置换,人类要站 在自然的角度来思考其“内在价值”,事实上,人类价值主体地位的置换并不能带 来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在现宴中,人类的评判无疑是以人类的活动经验为 基础的人们由于其日常经验范围,对自然的评判,也必然是从人类自身的思 维视角出扯,根据经验来作出判断所以,人类假设的主客体关系置换,以自然 为价值评价主体,去评价价值的内在属性,这无疑是具有人性色彩的,而不能作 出纯粹客观的判断,“不能用涉及独特的八的秆为的经验因果作用来分析它”从 而.人类也无从判别什么才是原本的自然及自然的内在价值内涵不干涉自然的 原本状态,自然的固有价值,内在规律,一经人的干预,即带有人的印迹,人的 主观性和干涉的行为,已经深深烙在自然之中,所以人类一旦试幽进行这种行为, 自然的原本状态已经消逝了,原本已不再是“原本”人类所催设的主客体置换, “非人类的生命体”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所以自然的内在价值,我们无法 评判我们可以讨论它的客观性,但它的内涵却又在人类的视野之外人正在试 图判别的自然价值实际只能是人与自然关系中体现的人类所认识的自然对人的 价值。

      其次,实践上的困境尽杵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在理论立足点上有 若诸多的不同,但在行动上,现实生活中,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所进行的环境保 护宴践,更具现实性而非人类中心的观念在行动上却找不到有力的证据非人 类中心主义,如动物权利论认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表现在爱护森林、动物,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从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到尊重自然.承认自 然的“内在价值”,这是一种在世观转变下的自然观的发展这种转变和发展是有 它的现实意义的首先,它对于自然观的发展,形成新的更为进步、造台人类的 发展的自然观有不容怨视的影响在当前,由于人口过多,技术水平以及人类思 想文明进步的阶段性,在认识上,以及能力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人类为了维持 生存.存宴践上仍然以功利主义为目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但是,随着科技与人 类社会的发展,将自然视为具有内在价值的有机体的观念将会促进人类自身道德 的提升,以厦对于八类形戚未来更为适应发展需要的自然观念是一个宝贵的思想 源泉从这一点上来说,自然“内在价值”的舰念对于形成新的观念有益承认自 然“内在价值”的自然观是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胜中.形成的一定时期下的自 然观念.是在原来机械世界观指导下的“人类中心七义”自然观的发展,这对于人类 未来形成更为新颖的新型自然观念,是可以参照和吸取的理论观念。

      自然的固有 价值的存在与否反映了人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