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毛泽东诗词的美学欣赏.doc
4页浅谈毛泽东诗词的美学欣赏 浅谈毛泽东诗词的美学欣赏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人他的诗,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都充溢着一种恢宏博大、奇恣纵肆的激情与张力,成为诗坛上一曲品格与个性强烈、画面与色彩斑斓的绝唱 一、简洁精巧的艺术语言 毛泽东的诗词长的不过百字,短的只有数句,但是可以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既能言志,又能愉目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诗词的艺术语言,一字一句都是精炼细琢出来的,组合排列符合形式美的法那么,对仗工整,音韵流畅,声律和谐,生动形象,以短见长,以小胜大,一字千金,简洁精巧有的是整首诗表现出简洁精巧的,如?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每首四句,十六个字,均以山字开头,互相联结在毛泽东的眼中,山既是红军驰骋纵横的活动空间,也是敌强我弱形势下红军的生存空间三首小令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各有重点地描写山的不同形态,借以展现红军的坚强与伟大第一首以高为重点,突出红军履险如夷,飞越关山的无畏气概。
第二首写山势的雄浑浩瀚,突出红军改变乾坤的磅礴气势第三首是静态入笔,借山峰之势,喻红军顶天立地的壮伟这三首诗通过写山,咏物言志,言近旨远有的是用一句诗词语言表现出凝炼美,如?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好一个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无边青山,峰峦起伏,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一轮落日,垂挂西天,发出鲜红的血般光辉苍山残阳,气象阔大而雄浑,神韵隽永而悠远还有的以一字表现出诗词语言的简洁美,如?菩萨蛮大柏地?开篇二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第一句用七种颜色来描绘天虹,把一幅鲜艳夺目的色彩展如今读者的眼前妙在第二句谁持彩练当空舞,一个舞字把静态的彩虹写活了,使人顿觉妙舞翩翩,光荣夺目 二、引人入胜的艺术形象 诗词的艺术美之所以有醉人心灵的艺术魅力,重要的原因是有动人的艺术形象,形成诗词美的意境和感人的情思毛泽东的诗词里有各式各样的形象,美的形式也是五彩缤纷描写自然景物形象的,如?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即将南下广州的毛泽东,在深秋时节一个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一片使人目眩神尧色彩斑斓的秋景。
描写社会历史形象的,如?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下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拾掇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首词创作的历史背景是:1928年底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内部各派系争权夺利的斗争却并未停息1929年3、4月间,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爆发了争夺华中的战争,5月,广东军阀陈济棠和桂系军阀之间爆发了粤桂战争,8月间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爆发了战争频繁的战争,导致国家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但是,军阀的混战,也给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现实可能毛泽东利用反动政权处于分裂和战争的时机,率领红四军主力于1929年3月进入闽西,占领长汀,5月,占领龙岩,9月,占领上杭,创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这首词较好地浓缩了这段历史毛泽东的诗词里面,个人的艺术形象不多见,但描写群体形象的,就比拟多了如?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漫天风雪中,红旗在翻飞,人马在飞腾,山岳在摇动漫天皆白高山大关风雪迷漫,突出的是阔大的意境,情更迫下吉安十万工农,展现的那么是雄浑的气势,表现出工农红军所具有的一往无前的高昂斗志和势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读来让人精神振奋,对建立红色政权,争取革命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三、真实奔放的美妙情感 艺术要有情感,没有情感就不是艺术,情感是艺术的生命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他的诗词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包含着真挚炽烈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他的作品,有的以情感强烈见美,有的以情真意切取胜前者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聚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这首词写于1950年10月国庆观剧,分为上下两阕上阕三句,以强烈的愤慨揭露和控诉了近代以来,各种反动权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者饱含感情,以比喻的手法,起句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旧社会暗无天日的破败图景,一长一难,仅用两字就摹画出人民所受的苦难之重百年魔怪舞翩跹,那么把近百年来各色反动权力在中国大地上横行无忌的种种恶行勾画得活灵敏现因此,诗人不由得发出人民五亿不团聚的慨叹下阕三句,以高昂激扬、欢快亮堂的调子,歌颂了共产党指导的新中国,到处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新气象一唱雄鸡天下白巧妙地用唐人李贺的诗句并赋予它崭新的意义,同时又与上阕首句相照应,形成鲜明的比照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短短两句就描绘出了全国上下同乐,各民族兄弟姐妹大团结的热烈场面。
在这首词里,诗人紧扣国庆观剧四字层层展开,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巧妙地运用比照的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新旧社会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现实在鲜明的比照中,包孕着诗人爱憎清楚的思想感情,既对旧社会进展鞭挞批判,又热情歌颂光明幸福的新社会后者如?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细品全诗,词意既浪漫夸大,又现实真朴;既博大崇高,又缠绵深婉,情真意切 毛泽东这种真实而又奔放的情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诸多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我们都知道唐王维诗的诗中有画,其实毛泽东的许多诗词何尝不是诗中有画假设有画家描绘出来,就是一幅诗意画诚然,诗画的艺术形式各有特点,并非诗画一体,但在诗画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倘假设两者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既得诗情又得画意,展现出美的意境,使诗人的气质显示出个性,情感获得自由,理想得到表达,这种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由于毛泽东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人格素养,他的许多诗词是在马背上、山沟里写出来的,历史演变的波澜壮阔给了他独有的灵感和昂扬进取的人格精神,所以他的诗又不同于王维的诗中有画。
王维的诗中有画更多的是夜静山空,花落月出,意境清幽;而毛泽东的诗中有画那么是斜阳关山,风雪江河,深远壮观如前面提到的?沁园春长沙?词的上阕,清楚就是主题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一幅画:深秋时节,一个年轻的思想者,单独伫立在橘子洲头;脚下的湘江,清澈澄碧,水中鱼儿穿梭,艘艘大船,乘风破浪;头顶的天空,雄鹰展翅;远处,被秋色染红的山峦间层层叠叠的树林伸向远方这幅画,景象鲜明,色彩明丽,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浑然一体,令人赏心悦目又如?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全词8句、44字,通过对大柏地的独特景观如彩虹、山色、弹洞的描写,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同样,上面提到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就是一幅雄壮的雪里行军图 五、辩证深入的社会哲理 诗词和诗词语言假设是包含哲理,更耐人寻味因为情中有理,情理交融,浑然一体,寄寓着诗人对世界的哲理见解和深远美妙的理想有着哲理的诗词,通过诗词语言把宇宙规律寓于诗词的艺术形象,到达哲理和情感的和谐统一,在矛盾统一中显现出诗词的艺术美和哲理美,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是这样一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假设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面对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这一重大历史成功,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概,纵观历史,透视现实,提出了狠追穷寇,将革命进展到底的战略思想前四句抒情,后四句议论诗的末联天假设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二句,包含着诗人对历史的慨叹天是自然之物,然日夜闻睹历史变迁,自然的天亦会对人类社会性的开展产生感情反响老,通常是指自然之物进入衰败期,也可喻为社会态势渐入迟钝之境,然而老字有时可指代一种成熟的境地全句意思是说,天地假设是通人类情性,亦会同情为自身解放奋斗不息的人类进步力量的,社会总的趋势是沧海变桑田,沧海变桑田才是人间正道有关社会历史开展规律的认识,于常人只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在这里,却是由形象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这是诗的思想,是理性之感性的显现,是感情之理性的升华,是哲理的诗,是诗的哲理,是哲理与诗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