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行为学:第五篇 领导行为.ppt
72页第五篇 领导行为,第十二章 领导理论及其发展,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领导这一动态过程是领导者、被领导者急他们所处的环境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影响力是一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能力领导者影响力分权力性和非权力性两种 领导行为方式的选择受领导人的特点、下属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组织的结构四个因素影响 对领导的研究,从素质、行为、权变、超凡、交易、变革等,到自我领导理论的发展,说明了领导管理的个性化倾向第一节 领导及领导者的影响力,一、领导的概念 代表性观点: 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实现团体目标而努力的行为; 领导是人们促使其部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来完成他们的任务和艺术; 领导是对组织内群体或个人实行影响的活动过程; 领导是一种说服他人热心于一定目标的能力; 领导是关于影响别人来完成某项目标所发生的两个人更多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过程领导”与“领导者”的概念不同,汉语的领导与领导者通常不加以区别,但英语有区别,领导是leadership,领导者是leader “领导”与“领导者”概念不同:领导是一种行动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个行动过程的人叫领导者,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就是被领导者。
即领导就是领导者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从而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一个组织可以指定一个领导者或选出一个领导集体,但都不能指定或选出某种领导行为,因此对领导行为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领导”与“管理”的概念不同,一般人会将领导和管理当作同义语使用,好像领导者就是管理者,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 二者不同是:领导偏重于决策和用人,管理侧重于执行决策、组织力量完成组织设定的目标从范围上看,管理的范围小于领导的范围领导过程影响他人实现的目标,既可能是组织目标,又可能是小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过程则不同,管理是一种特殊的领导,它专指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结论:凡是指引和影响他人为达成个人或小群体目标的行为过程只属于领导过程从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范围看,管理者的范围大于领导者的范围在社会组织中只有法定的个人称为领导者,而管理者不尽包括领导者,还包括一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能人员如会计员、统计员、政工人员、劳资人员等管理者的外延要比领导者的外延大很多 实际工作中,领导者和管理者又是相互交叉的,如工厂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二、领导的特点,领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领导是一种特殊的“投入”与“产出” 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环境的函数 领导作用的“互惠效应”,三、领导者的影响力,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的能力。
人的影响力大小是个相对比较量,领导者的影响力由多个因素决定如地位、权利、知识、能力、品格、资历等 领导者影响力分类:权利性影响力又叫强制性影响力;非权利性影响力又叫自然性影响力领导影响力的构成:权利性影响力(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非权利性影响力(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 结论:任何领导都同时具有两种影响力,只是影响力大小不同而已第二节 领导理论的三种类型,素质理论:该理论研究领导行为的代表人是菲德勒,主要研究成功领导的素质是什么?高、中、低层领导素质有差别是客观现实,但不以为着高层领导就是成功的领导 行为模型理论:研究成功领导该做什么?关心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让尔法.斯托格蒂尔权变模型理论:研究领导人的行为和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富有成效的环境变量上 对环境变量的分析要求考察四个因素:领导人特点、下属特点、群体特点、组织结构第三节 领导理论研究的最新观点,超凡领导理论:豪斯在韦伯理论基础上提出认为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强大的支配力以及对于信念和道德的坚定性,他往往使下属认为跟随他是正确的 豪斯之后邦尼斯总结出他们的几种共同能力:令人折服的远见和战略意识;使下属明确这一战略目标;全身心投入对目标的追求并坚持不懈。
领导交易理论: 交易型领导的特征:权变奖励、主动管理、自由放任 领导变革理论:特征是具有领导魅力、有感召力、个别化关心 三维领导理论:三维是指领导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技巧应用的强有力结合 实现三维领导艺术的四条途径(内部经理教育、连续计划、人力资源系统模式、自然评估工具),三维经理:一个分类表,自我领导理论:莱德提出,包括三个观点(所有的变化都是自我改变、随着自我改变、变化需要自我领导) 莱德提出“自我领导”的20条建议本章应该掌握的知识及其应用,什么是领导?有何特点? 为什么非权利性影响力比权利性影响力有更大影响力? 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选择受什么因素影响? 如何理解领导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 领导行为理论,领导行为分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 领导系统模型认为,在企业中,单纯依靠奖惩来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管理方式将被淘汰,只有依靠民主管理,从内心调动员工积极性,方能开发人力资源行为方式理论是以研究领导者行为与领导效果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包括: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方格图理论 领导风格连续统一体理论 利克特四种领导体制 领导风格理论,第一节 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型(二元理论),最早最全面而且重复较多的行为理论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斯托格蒂尔和沙特尔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45年提出的,最终归结为对人的关心和对组织效率的关心两大类。
以工作为中心,指领导为了实现工作目标,规定自己和下属的任务,包括组织设计、制定计划和程序、明确责任关系、建立信息途径、确立工作目标 以人为中心指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包括 建立互相信任的气氛,尊重下级意见, 注意下属感情和问题等领导四分图理论(二元理论),领导行为四分图,以人为重,以工作为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领导方式对工作效率和职工情绪有直接的影响他们认为,两方面都很高的领导人,其工作效率与领导有效性必然较高 这项研究工作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发现了领导行为的两个最基本的考察维度,他们提出的四种领导风格也为以后的许多类似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许多领导理论如管理方格法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第二节 领导方格模型(管理坐标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穆顿倡导的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方式,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强调监督,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强调相信人为避免趋于极端,他们于1964年发表管理方格一书,就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提出了管理方格法领导方格模型 (管理坐标理论),1.9 9.9 1.1 9.1,1.1:贫乏型管理 9.1:任务型管理 1.9:俱乐部型管理 5.5:中庸型管理 9.9:团队型管理,对工作关心的程度,对人的关心程度,低,高,高,5.5,5.1,1.5,9.5,5.9,布莱克和穆顿认为,有的领导者并不一定完全理解自己的领导风格,管理方格图可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风格,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布莱克和穆顿确认,团队型管理是20世纪美国大部分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他们行为果断,在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和采取行动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积极处理与下属之间的摩檫,利用批评提高工作效率该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领导理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许多组织都采用这种领导风格理论来培训自己的领导者第三节 PM型领导模型,团体形成的目的包括: 完成团体特定目标:明确与引向目标、拟订计划与程序、评价成果等; 维持及强化团体关系:维持愉快的人际关系、协调纠纷、激励与沟通等 根据目的不同,把领导行为分为: 目标达成型(P型) 团体维持型(M型) 兼备型(PM型),(美)D.Cartwright & A.Zander 在团体动力学中提出:,(日)三隅二不二在此基础上研究调查,正式提出了PM理论:,P(Performance)领导者为完成团体目标所做的努力,表现为工作规划、成果等工作绩效维度) M(Maintenance)领导者维持及强化团体关系所做的努力团体关系维度),强 M 弱,弱 P 强,三隅的研究方法: (15万个案例),表:管理类型与效果,第四节 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型,利克特提出了一种支持关系理论:领导者要考虑下属的处境、想法和希望,支持下属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让下属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到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接触有助于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由于领导者支持下属,就能激发职工对领导者采取合作态度和支持领导者,培养信任感。
利克特认为,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对人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取决于这一点因此,他提出领导方式或风格有四种,称为四种领导体制利克特的四种领导体制,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利克特以数百个组织机构为对象,经过多年研究,于1961年将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 专断式的(exploitive)集权领导 温和式的(benevolent)集权领导 协商式的(consultative)民主领导 参与式的(participative)民主领导,利克特从组织过程的8个方面分析了这4种领导模式的特点: 专断式 温和式 协商式 参与式 领导过程 1、信任下属 无 无 很多 完全 2、下属观点 甚少采用 有时采用 常常 总是 激励过程 1、激励动机 安全地位 经济自我 很多 完全 2、满意度 完全不 有时中度 中度 高度,专断式 温和式 协商式 参与式 沟通过程 1、量 很少 少 中度 很多 2、方向 向下 多数向下 向下向上 上下左右 互动过程 1、量 没有 没有 很多 完全 2、合作团队 没有 几乎没有 中度 很多 决策过程 1、决策发生 上层决定 上层 大决策上层 各个层次 2、下属参与 很少 有时咨询 时常咨询 完全参与,专断式 温和式 协商式 参与式 目标设定过程 1、态度 命令 命令加评判 讨论后设定 团体参与 2、接纳 明显抗拒 时常抗拒 有时抗拒 充分接纳 控制过程 1、层次 上层 没有 有时由下而上 各个层次 2、信息 不完全不正确 时常不 中度 完全正确 绩效目标 平庸 普通到好 好 卓越,利克特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成就的领导者大都采取第4种模式。
据此,他设计了一种测量组织特性的问卷量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他大力倡导第三第四种方式他认为,依靠奖惩来调动下属积极性的领导方式已经过时只有依靠民主管理,从内心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才能发挥他们的潜力第五节 勒温的三种领导风格理论,专制式领导(autocratic leadership) 将权力定位于领导者个人,靠权力和强制命令实施领导 - 所有决策均由领导者作出 - 领导者制定计划进行安排 - 领导者靠命令、纪律和惩罚实施管理 - 领导者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民主式领导(democratic leadership) 将权力定位于群体,靠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实施领导 - 决策在领导者鼓励和协助下,由组织成员集体讨论决定 - 下属有较大的工作自由、选择性和灵活性 - 主要以非正式权力实施领导 - 领导者与下属关系融洽,自由放任式领导(laissez-faire leadership) 将权力定位于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采取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 - 极少运用权力 - 下属有高度独立性 - 没有规章制度 - 领导者的作用仅限于为下属提供信息,充当群体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人,以此帮助下属的工作对于这三种领导风格与团体绩效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民主的参与模式可能更有效,它会产生更多的团体意识和友谊,即使领导者不在场,拥有民主领导者的团体也能有较好的业绩。
相比之下,专断的领导模式更容易产生敌意、挑衅和不满,并会导致团体成员更多的依赖性和缺乏个性后来的研究表明,下属也分为不同类型,对他们的领导也就要采取不同的风格而且,情境不同,领导的风格也就不同,例如在军队和紧急情况下,专制型领导更有效;在科研院所,自由放任型领导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领导模式因此,何时采取何种领导风格,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概括地说,这一时期关于领导问题研究的主要特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