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然气的定义.docx

4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10057915
  • 上传时间:2023-10-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3.51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然气的定义】从广义的定义来说,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 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主要 存在于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中天然 气又可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两种伴随原油共生,与原油同时被 采出的油田气叫伴生气;非伴生气包括纯气田天然气和凝析气田天 然气两种,在地层中都以气态存在凝析气田天然气从地层流出井 口后,随着压力和温度的下降,分离为气液两相,气相是凝析气田 天然气,液相是凝析液,叫凝析油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影响 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的物质极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 40%左 右,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具 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编辑本段]【天然气的简介】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 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 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在 标准状况下,甲烷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 戊烷以上为液体。

      天然气系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 产生之气态碳氢化合物,具可燃性,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 或纯天然气气田天然气蕴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层中,主要成分为甲烷,比重约0. 65,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 天然气公司皆遵 照政府规定添加臭剂(四氢噻吩),以资用户嗅辨天然气在空气 中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使人窒息若天然气在空气中浓度为5%〜15%的范围内,遇明火即可发 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为天然气的爆炸极限爆炸在瞬间产生高 压、高温,其破坏力和危险性都是很大的依天然气蕴藏状态,又分为构造性天然气、水溶性天然气、煤 矿天然气等三种而构造性天然气又可分为伴随原油出产的湿性天 然气、不含液体成份的干性天然气[编辑本段]【天然气的主要用途】1 、天然气发电,具有缓解能源紧缺、降低燃煤发电比例,减 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且从经济效益看,天然气发电的单位装机 容量所需投资少,建设工期短,上网电价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天然气化工工业,天然气是制造氮肥的最佳原料,具有投 资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点天然气占氮肥生产原料的比重,世 界平均为 80%左右3、城市燃气事业,特别是居民生活用燃料。

      随着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 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的经济效益也大于工业燃料4、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天然气代替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 污染少、安全等优点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世界需求干净能源的呼声高涨,各 国政府也透过立法程序来传达这种趋势,天然气曾被视为最干净的 能源之一,再加上 1990 年中东的波斯湾危机,加深美国及主要石 油消耗国家研发替代能源的决心,因此,在还未发现真正的替代能 源前,天然气需求量自然会增加[编辑本段]【天然气的成因】天然气与石油生成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石油主要形成于深 成作用阶段,由催化裂解作用引起,而天然气的形成则贯穿于成岩、 深成、后成直至变质作用的始终;与石油的生成相比,无论是原始 物质还是生成环境,天然气的生成都更广泛、更迅速、更容易,各 种类型的有机质都可形成天然气 ——腐泥型有机质则既生油又生 气,腐植形有机质主要生成气态烃因此天然气的成因是多种多样 的归纳起来,天然气的成因可分为生物成因气、油型气和煤型气 近年来无机成因气尤其是非烃气受到高度重视,这里一并简要介绍 最后还了解各种成因气的判别方法生物成因气1.概念生物成因气—指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 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的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天然气。

      其中有时混有早期低温降解形成的气体生物成因气出现在埋藏浅 时代新和演化程度低的岩层中,以含甲烷气为主2.形成条件 生物成因气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更加丰富的有机质和强还原环 境最有利于生气的有机母质是草本腐植型 —腐泥腐植型,这些有 机质多分布于陆源物质供应丰富的三角洲和沼泽湖滨带,通常含陆 源有机质的砂泥岩系列最有利硫酸岩层中难以形成大量生物成因 气的原因,是因为硫酸对产甲烷菌有明显的抵制作用, H2 优先还 原SO42--S2-形成金属硫化物或H2S等,因此C02不能被H2 还原为CH4甲烷菌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地化环境,首先是足够强的还原条件 一般EhV-300mV为宜(即地层水中的氧和SO42-依次全部被还 原以后,才会大量繁殖);其次对 pH 值要求以靠近中性为宜,一 般6.0〜8.0,最佳值7.2〜7.6;再者,甲烷菌生长温度O〜75°C, 最佳值37〜42°C没有这些外部条件,甲烷菌就不能大量繁殖, 也就不能形成大量甲烷气3.化学组成生物成因气的化学组成几乎全是甲烷,其含量一般〉98%,高 的可达99%以上,重烃含量很少,一般V 1%,其余是少量的N2 和C02因此生物成因气的干燥系数(CI/》C2+ )—般在数百〜数 千以上,为典型的干气,甲烷的613C1值一般-85〜-55%。

      最低 可达-100%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发现了生物成因气藏,如在 西西伯利亚 683-1300 米白垩系地层中,发现了可采储量达 10.5 万亿m3的气藏我国柴达木盆地(有些单井日产达1百多万方) 和上海地区(长江三角洲)也发现了这类气藏二.油型气1. 概念油型气包括湿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和裂解气它们是沉 积有机质特别是腐泥型有机质在热降解成油过程中,与石油一起形 成的,或者是在后成作用阶段由有机质和早期形成的液态石油热裂 解形成的2.形成与分布与石油经有机质热解逐步形成一样,天然气的形成也具明显的 垂直分带性在剖面最上部(成岩阶段)是生物成因气,在深成阶段后期是 低分子量气态烃(C2〜C4)即湿气,以及由于高温高压使轻质液 态烃逆蒸发形成的凝析气在剖面下部,由于温度上升,生成的石 油裂解为小分子的轻烃直至甲烷,有机质亦进一步生成气体,以甲 烷为主石油裂解气是生气序列的最后产物,通常将这一阶段称为干 气带由石油伴生气-凝析气-干气,甲烷含量逐渐增多,故干燥系 数升高,甲烷613C1值随有机质演化程度增大而增大对我国四川盆地气田的研究(包茨, 1988)认为,该盆地的 古生代气田是高温甲烷生气期形成的,从三叠系-震旦系,干燥系 数由小到大(T: 35.5—P: 73.1—Z: 387.1 ),重烃由多到少。

      川南气田中,天然气与热变沥青共生,说明天然气是由石油热变质 而成的三.煤型气1 .概述煤型气是指煤系有机质(包括煤层和煤系地层中的分散有机质热演化生成的天然气煤田开采中,经常出现大量瓦斯涌出的现象,如四川合川县一 口井的瓦斯突出,排出瓦斯量竟高达 140 万立方米,这说明,煤 系地层确实能生成天然气煤型气是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其中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 重烃气含量少,一般为干气,但也可能有湿气,甚至凝析气有时 可含较多Hg蒸气和N2等煤型气也可形成特大气田,1960S以来在西西伯利亚北部K2、 荷兰东部盆地和北海盆地南部P等地层发现了特大的煤型气田, 这三个气区探明储量22万亿m3,占世界探明天然气总储量的1/ 3弱据统计(M.T哈尔布蒂,1970),在世界已发现的26个大 气田中,有16 个属煤型气田,数量占 60%,储量占72.2%,由此 可见,煤型气在世界可燃天然气资源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煤 炭资源丰富,据统计有 6 千亿吨,居世界第三位,聚煤盆地发育, 现已发现有煤型气聚集的有华北、鄂尔多斯、四川、台湾 —东海、 莺歌海—琼东南、以及吐哈等盆地经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 气区的气多半来自上古生界C-P煤系地层(上古:下古气源=7 : 3 或6 : 4),可见煤系地层生成天然气的潜力很大。

      2.成煤作用与煤型气的形成成煤作用可分为泥炭化和煤化作用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堆积 在沼泽、湖泊或浅海环境下的植物遗体和碎片,经生化作用形成煤 的前身——泥炭;随着盆地沉降,埋藏加深和温度压力增高,由泥 炭化阶段进入煤化作用阶段,在煤化作用中泥炭经过微生物酶解、 压实、脱水等作用变为褐煤;当埋藏逐步加深,已形成的褐煤在温 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作用下,按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 煤-贫煤-无烟煤的序列转化实测表明,煤的挥发分随煤化作用增强明显降低,由褐煤-烟 煤-无烟煤,挥发分大约由50%降到5%这些挥发分主要以CH 4、 CO2、 H2O、 N2、 NH3 等气态产物的形式逸出,是形成煤型气 的基础,煤化作用中析出的主要挥发性产物见图 5-91.煤化作用中挥发性产物总量 2.CO2 3.H2O 4.CH4 5.NH3 6.H2S从形成煤型气的角度出发,应该注意在煤化作用过程中成煤物 质的四次较为明显变化(煤岩学上称之为煤化跃变):第一次跃变发生于长焰煤开始阶段,碳含量Cr=75-80%,挥发 分 Vr=43%, Ro=0.6%;第二次跃变发生于肥煤阶段, Cr=87%,Vr=29%,Ro=1.3%; 第三次跃变发生烟煤-无烟煤阶段,Cr=91%,Vr=8%,Ro=2.5%;第四次跃变发生于无烟煤-变质无烟煤阶段, Cr=93.5%,Vr= 4%,Ro=3.7%,芳香族稠环缩合程度大大提高。

      在这四次跃变中,导致煤质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第一、二次跃变 煤化跃变不仅表现为煤的质变,而且每次跃变都相应地为一次成气 (甲烷)高峰煤型气的形成及产率不仅与煤阶有关,而且还与煤的煤岩组成 有关,腐殖煤在显微镜下可分为镜质组、类脂组和惰性组三种显微 组分,我国大多数煤田的腐殖煤中,各组分的含量以镜质组最高, 约占50〜80%,惰性组占10〜20% (高者达30〜50%),类脂组 含量最低,一般不超过 5%在成煤作用中,各显微组分对成气的贡献是不同的长庆油田 与中国科院地化所( 1984)在成功地分离提纯煤的有机显微组分 基础上,开展了低阶煤有机显微组分热演化模拟实验,并探讨了不 同显微组分的成烃贡和成烃机理发现三种显微组分的最终成烃效 率比约为类脂组:镜质组:惰性组=3:1:0.71,产气能力比约为3.3:1: 0.8,说明惰性组也具一定生气能力四.无机成因气地球深部岩浆活动、变质岩和宇宙空间分布的可燃气体,以及 岩石无机盐类分解产生的气体,都属于无机成因气或非生物成因气 它属于干气,以甲烷为主,有时含CO2、N2、He及H2S、Hg蒸 汽等,甚至以它们的某一种为主,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非烃气藏。

      1. 甲烷无机合成:CO2 + H2 — CH4 + H2O条件:高温(250°C)、铁族元素地球原始大气中甲烷:吸收于地幔,沿深断裂、火山活动等排 出❷板块俯冲带甲烷:大洋板块俯冲高温高压下脱水,分解产生的H、C、CO/CO2—CH4 ❷2. CO2天然气中高含 CO2 与高含烃类气一样,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 意义,对于CO2气藏来说,有经济价值者是CO2含量〉80% (体 积浓度)的天然气,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气象、医疗、饮食业 和环保等领域我国广东省三水盆地沙头圩水深 9井天然气中 CO 2含量高达99.55%,日产气量500万方,成为有很高经济价值的 气藏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 CO2 气田藏主要分布在中 —新生代火山 区、断裂活动区、油气富集区和煤田区从成因上看,共有以下几 种:无机成因 :① 上地幔岩浆中富含 CO2 气体当岩浆沿地壳薄弱带上升、压 力减小,其中 CO2 逸出② 碳酸盐岩受高温烘烤或深成变质可成大量CO2,当有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