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规划.docx
6页福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规划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科学思维方式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设计、研究、管理、创新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模式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培养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练习,四年级结束时,对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文凭 三、规模和生源每年面向本科第一批理工类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50人,从2001级起该专业全部学生均将纳入卓越工程师培养筹划,分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地下建筑与工程三个方向培养 四、培养措施及特色1、培养筹划特色培养的内容将在课程的讲授及实习性环节的具体 实施过程中得到体现 主要包括 请企业导师走进课堂,为提供最系统和最前沿的技术专业讲座;学生走进企业,在真题真做的环境下完成实习性环节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使学生在4年结束的时候,专业水平比常规培养的学生饱满和丰富 2、突出工程实习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特色课程将研究成果成熟,已有试点工程的专业技术进行提炼,结合工程案例进行整合,打造集先进、实用和完善于一体的与时俱进的工程案例教育课程。
其中包括 新材料、新技术、新的施工方式及新的管理手段等 3、学生至少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或挂职,接受工程实习训练学生在完成认识实践、生产实践和毕业实践的基础上,将增加一些在企业完成的课程设计等实 践活动 4、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学生从入学就配备校内导师,指导整个练习过程 在专业课程练习阶段,将采用灵活方法,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和方法动态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 为实习性环节的实施提供全面的质量保证 5、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改革创新在教学模式上,企业教师走进课堂,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 实习性环节方面的考核将以汇报答辩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评定 使学生能从被考变成主动争取成绩 6、开展校际交流与211及985学校开展交流 主要使聘请这些教学的教师走进课堂,随教学进度为学生讲课,使学生能领略大家风范,开拓视野 在实习性环节的设计方面进行交流,提升教学设计及组织的水平 五、师资队伍建设为加强教师工程实 践能力,学校制定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要求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筹划的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的工程实习阅历。
学校每年从师资建设经费中拨专项经费,对实施卓越工程师的每个专业每年均选派2-3名左右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训,尤其对相应专业的新上岗教师,学校要求其在一年的岗前培训中,必须过好“工程实习关”,在导师的指导下到相应的企业参加实习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产品研制,提高其工程实习能力 改变目前以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为主的教师业绩和学术水平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和肯定部分工程实习能力强的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对在职脱产派出到企业顶岗实训的教师,企业的鉴定将作为其今后评优、评先及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同时,推行“企业导师制”,鼓励各相关学院采用“紫金模式”,积极选聘企业中具有丰富工程实习经验的优秀技术骨干人员,经过适当的业务指导与培训,掌握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基本技能,聘请其担任部分课程教学或参与实习指导 此外,学校在师资人力资源补充中,注重引进有企业工作阅历的高级工程师及参与过企业项目研发的博士毕业生,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工程实习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管理运行机制1、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小编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筹划的实施,制定培养规划的总体框架和要求。
学院成立了校 企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本学院有关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筹划执行 2、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和设立专项经费,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至少一年的工程实习训练,以加强自身的工程实习能力 同时改变目前以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为主的教师业绩和水平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和肯定部分工程实习能力强的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3、学籍管理学校对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学生学籍实行单独管理,按各专业培养规划和考核标准,进行理论课、实习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学分认定,核发毕业证和学位证 4、学生管理在校练习期间按在校生要求进行管理,学生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企业练习期间,学生须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学院委派指导 教师与企业共同管理学生练习、生活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筹划一、学制和授予学位1、学制 四年2、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二、业务基本要求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素养;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知识和应用前景;3、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4、具有综合应用。
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5、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6、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7、具备成为具有较强领导意识、创新能力、继续练习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的潜力 三、毕业学分要求课程类别学分数占课内教学总学分百分比课堂教学必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39.529.7%学科基础必修课58.544%专业必修课21.5(含企业课程)16.2%选修课专业选修课7.5(含企业课程)5.6%全校性选修课64.5%小计133100%集中性实习教学环节33.5(含企业实习)毕业设计13.5合 计180四、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课单位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总学时其中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实验上机12345678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22人文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2322人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2322人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22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524。
2学生处形势与政策A1162学生处形势与政策B1162体育体育A1242体育体育B1242体育体育C1242体育体育D1242人武部军事理论1.5362外语大学英语(一)3484外语大学英语(二)3 .5564外语大学英语(三)3.5564外语大学英语(四)3484数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2.540242.5数计VISUALBASIC464324化工普通化学B2.5402.5化工普通化学实验B0.512122学生处大学生职业生涯方案与管理0162学生处大学生就业指导0162小计39.5712125614.512.512142(2)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课单位 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总学时其中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实验上机12345678数计高等数学(B)(上)5805数计高等数学(B)(下)5805数计线性代数2322开课单位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总学时其中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实验上机12345678数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483数计数值计算方式2322.5物信大学物理(上)3483物信大学物理(下)3.5563.5机械理论力学(B)3483机械材料力学(A)46464机械画法几何2322土木工程制图B2.540202.5土木土木工程概论1162土木测量学2322土木土木工程材料2322土木结构力学(一)上2.5402.5土木结构力学(一)下2.540103土木土力学2.5402.5土木流体力学1.5242土木工程地质1.5241.5土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4644.5土木钢结构设计原理2322.5土木基础工程232。
6Word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