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茶的中医学基础.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84503356
  • 上传时间:2024-08-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88.50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第八章 茶的中医学基础茶的中医学基础Learning Objectives::•掌握掌握各种茶的药性和药效各种茶的药性和药效•了解了解药茶的配伍剂型药茶的配伍剂型 第一节第一节 茶的药性茶的药性•药性药性:指各种药物各自所具备的最:指各种药物各自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基本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四四气气”、、“五味五味”、、“毒性毒性”、、“归经归经”、、“升降沉浮升降沉浮”等 1. “1. “四气四气””•即四性,指即四性,指寒、凉、温、热寒、凉、温、热•茶在总体上属于茶在总体上属于微寒微寒,偏于,偏于平、凉平、凉•茶具有茶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消暑、疗疮消暑、疗疮等 2. “2. “五味五味””•即即甘、苦、酸、辛、咸甘、苦、酸、辛、咸•茶在总体上以茶在总体上以苦味苦味为主,同时兼有为主,同时兼有甘甘的的一面•中医理论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中医理论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茶具有茶具有攻补兼备攻补兼备特性,清热、消暑、解特性,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等属于攻的范畴,而止渴生津、益气力、等属于攻的范畴,而止渴生津、益气力、延年益寿属于补的范畴。

      延年益寿属于补的范畴 3. “3. “毒性毒性””•茶可归于茶可归于完全无毒完全无毒,极少副作用极少副作用•发展成为人人皆宜的保健饮品,被发展成为人人皆宜的保健饮品,被美誉为美誉为“万病之药万病之药” 4. “4. “归经归经””•中医所谓中医所谓“归经归经”指指对药物敏感的经对药物敏感的经络或起作用的部位络或起作用的部位•茶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功效,很难用茶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功效,很难用一两个经络或脏腑来概括一两个经络或脏腑来概括•明朝李中梓在《雷公炮制药性解》明朝李中梓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称茶是中称茶是“人心、肝、脾、肺、肾人心、肝、脾、肺、肾” 5. “5. “升降沉浮升降沉浮””•茶叶属于多能兼备,它的茶叶属于多能兼备,它的祛风解表、祛风解表、清头目清头目等功效属于等功效属于“升浮升浮”的功效,的功效,而其而其下气、利水、通便下气、利水、通便等功效则属等功效则属于于“沉降沉降” 第二节第二节 茶的药效茶的药效•“少睡少睡”—指饮茶能使人指饮茶能使人提神、驱除睡意、提神、驱除睡意、解除困倦解除困倦等•文献记载文献记载”少睡少睡”功能的措辞有:功能的措辞有:“令人少令人少眠眠”、、“令人少寝令人少寝”、、“醒睡眠醒睡眠”、、“破睡破睡”、、“不寝不寝”等。

      等•茶除对茶除对生理性睡眠生理性睡眠产生清醒作用外,还产生清醒作用外,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引起的可用于治疗疾病引起的昏沉、困乏昏沉、困乏等病等病理现象其功效物质生物碱能理现象其功效物质生物碱能兴奋中枢兴奋中枢神经神经 2. 2. 消食消食•“解肥腻解肥腻”、、“下气下气”—助消化助消化—消食 3. 3. 祛风解表祛风解表•风邪外袭于风邪外袭于“肌表肌表”,遂出现,遂出现“表证表证”•“解表解表”即即解散外邪、解除表证解散外邪、解除表证•饮热茶数杯,可饮热茶数杯,可通畅血脉,放松肌通畅血脉,放松肌体,微微发汗体,微微发汗,即能解除,即能解除“表证表证” 4. 4. 安神安神•《随息居饮食谱》《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清心神”;;•《本草纲目拾遗》、《中国医学大辞《本草纲目拾遗》、《中国医学大辞典》典》---“清神清神”;;•“悦志悦志”、、“醒神思醒神思”、、“破孤闷破孤闷”……•饮茶能安神,减轻烦、闷、惊、厥等饮茶能安神,减轻烦、闷、惊、厥等症状•茶叶中的茶氨酸等成分具有茶叶中的茶氨酸等成分具有促进神经促进神经生长和大脑思维生长和大脑思维的功能 5. 5. 醒酒醒酒•《广雅》、《采茶录》、《本草纲《广雅》、《采茶录》、《本草纲目拾遗》目拾遗》---“解酒解酒”、、“解酒食之毒解酒食之毒”。

      •以茶醒酒一直是个争论的话题那以茶醒酒一直是个争论的话题那喝茶到底能不能醒酒?科不科学呢喝茶到底能不能醒酒?科不科学呢?? 观点一:喝茶解酒只会观点一:喝茶解酒只会“雪上加霜雪上加霜”•当当乙醇乙醇在消化道被吸收后,在消化道被吸收后,90%90%以上在肝脏以上在肝脏转化为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再转化为乙酸乙酸,然后再分解为,然后再分解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和水水而排出体外;而排出体外;乙醛乙醛是一种对肾是一种对肾脏有很大刺激作用的有机物脏有很大刺激作用的有机物•醉酒后饮茶,茶叶中的醉酒后饮茶,茶叶中的茶碱茶碱会迅速通过肾脏,会迅速通过肾脏,产生强烈的产生强烈的利尿利尿作用这样,人体内的乙醇作用这样,人体内的乙醇就会在尚未转化为乙酸、二氧化碳和水之时,就会在尚未转化为乙酸、二氧化碳和水之时,以以乙醛乙醛的形式过早地进入的形式过早地进入肾脏肾脏,对其造成损,对其造成损害 观点二:茶能醒酒观点二:茶能醒酒•茶叶中的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酚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喝茶能有保护作用喝茶能增加血管收缩增加血管收缩功能茶碱具有茶碱具有利尿作用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体外,减少酒醉后的危害。

      体外,减少酒醉后的危害•饮茶还可以补充酒精水解所需的饮茶还可以补充酒精水解所需的维生素维生素C C,,兴奋兴奋被酒精麻醉的大脑中枢因而起到解被酒精麻醉的大脑中枢因而起到解酒作用并且用茶解酒,绝对酒作用并且用茶解酒,绝对不会伤害脾不会伤害脾胃胃,不会使醉者大量呕吐,发生反胃的痛,不会使醉者大量呕吐,发生反胃的痛苦 •饮酒小酌怡情,痛饮则难免伤身!饮酒小酌怡情,痛饮则难免伤身! 6. 6. 坚齿坚齿•中医文献记载茶可中医文献记载茶可“坚齿坚齿”、、“漱茶漱茶则牙齿固利则牙齿固利”、、“涤齿颊涤齿颊”……•茶叶中的茶叶中的氟元素氟元素和和茶多酚茶多酚具有防龋具有防龋齿的功效齿的功效 7. 7. 明目明目•古代文献记载茶有古代文献记载茶有“明目明目”、、“清于清于目目”、、“火伤目疾火伤目疾”……•明目药茶方明目药茶方 —《医宗金鉴《医宗金鉴.眼科心眼科心法》载有法》载有24方,《银海精微》中载方,《银海精微》中载有有32方方…… 8. 8. 去肥腻去肥腻•《东坡杂记》、《茶经》《东坡杂记》、《茶经》—去腻去腻;;•《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解油腻、牛羊解油腻、牛羊毒毒;;•《食物本草会纂》《食物本草会纂》—去人脂去人脂…… 9. 9. 下气下气•所谓所谓“下气下气”指人体中不利于健康的邪指人体中不利于健康的邪气、浊气或郁结之气向下排泄,从而气、浊气或郁结之气向下排泄,从而是人体气机顺畅,保持脏腑功能平衡。

      是人体气机顺畅,保持脏腑功能平衡•腹胀气郁腹胀气郁等症状可适当饮茶使其向下等症状可适当饮茶使其向下疏泄•茶籽茶籽亦有同样功效亦有同样功效 10. 10. 利水通便利水通便•所谓所谓“利水利水”指用淡渗利湿的药物通利指用淡渗利湿的药物通利小便,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出小便,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出•《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茶有《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茶有“利二便,利二便,通大小肠通大小肠”的作用 11. 11. 祛痰祛痰•《新修本草》《新修本草》—“除痰除痰”;;•《食疗本草》《食疗本草》—“解痰解痰”;;•《本草求真》《本草求真》—“入肺清痰入肺清痰” 12. 12. 延年益寿延年益寿•“养生益寿养生益寿”,茶为保健养生饮料茶为保健养生饮料•《茶解》中称《茶解》中称“茶通神仙久服,能令茶通神仙久服,能令升举 第三节第三节 不同茶类的药性和药效不同茶类的药性和药效•不同不同加工方法加工方法、不同、不同采摘季节采摘季节、、茶树茶树不同部位不同部位都对茶的药性产生影响都对茶的药性产生影响•如单从加工工艺上看,不发酵的如单从加工工艺上看,不发酵的绿茶绿茶性偏凉性偏凉,完全发酵的,完全发酵的红茶偏温红茶偏温,半发,半发酵的乌龙茶和后发酵的黄茶、黑茶介酵的乌龙茶和后发酵的黄茶、黑茶介于前面两者之间。

      于前面两者之间 1. 1. 绿茶绿茶•茶性偏茶性偏凉凉,故在,故在清火、止渴、去火消清火、止渴、去火消暑和利尿消炎暑和利尿消炎等功能方面要优于其他等功能方面要优于其他茶类•绿茶特别适宜绿茶特别适宜阳盛热体和阴虚有火阳盛热体和阴虚有火之之人饮用•虚寒虚寒之人不宜多饮,尤其不要饮之人不宜多饮,尤其不要饮冷的冷的绿茶水绿茶水•因其因其“寒凉寒凉”、、“去脂去脂”的功效,绿茶亦的功效,绿茶亦适宜于需要适宜于需要减肥之人减肥之人饮用 2. 2. 红茶红茶•茶性偏茶性偏温温,具有,具有温胃健脾、升温降浊温胃健脾、升温降浊之功效•红茶特别适宜红茶特别适宜脾胃虚寒脾胃虚寒之人饮用之人饮用•红茶亦具有红茶亦具有止泻、治痢、消食止泻、治痢、消食等功效,等功效,适合适合冬季和老弱体虚者冬季和老弱体虚者饮用•饮红茶最宜饮红茶最宜热饮热饮 3. 3. 乌龙茶乌龙茶•温凉之性温凉之性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具有,具有性和而不寒,性温而不助火性和而不寒,性温而不助火之特征•乌龙茶乃乌龙茶乃老少皆宜、四季皆宜老少皆宜、四季皆宜之饮品•红茶亦具有红茶亦具有止泻、治痢、消食止泻、治痢、消食等功效,等功效,适合适合冬季和老弱体虚者冬季和老弱体虚者饮用。

      饮用•对高胆固醇疾病有良好疗效,因此被对高胆固醇疾病有良好疗效,因此被中外人士誉为中外人士誉为“美貌与健康的妙药美貌与健康的妙药” 4. 4. 普洱茶普洱茶•药性温和,滋味醇和,性温药性温和,滋味醇和,性温•适合适合脾胃寒凉、老弱体虚者脾胃寒凉、老弱体虚者•普洱茶具有消滞、开胃、去腻、减肥普洱茶具有消滞、开胃、去腻、减肥等作用,在等作用,在降脂、抗癌降脂、抗癌等方面要优于等方面要优于其他茶类其他茶类•普洱茶的药性特点和功效在一定程度普洱茶的药性特点和功效在一定程度上与上与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一些物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一些物质有关 5. 5. 白茶白茶•药性药性偏凉偏凉,具有较强的,具有较强的清凉消暑清凉消暑作用 其他因素影响药性其他因素影响药性•不管何种茶类,新茶均含有不管何种茶类,新茶均含有“火气火气”,其,其药性相对偏温,药性相对偏温,多饮新茶易上火多饮新茶易上火•陈茶陈茶存放时间越长,其性也越存放时间越长,其性也越凉凉•泡好茶水热茶相对凉茶显得性热,泡好茶水热茶相对凉茶显得性热,凉茶凉茶性寒性寒•《本草拾遗》记载《本草拾遗》记载“久食令人瘦,去人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饮之宜热,冷则聚痰。

      脂,使人不睡,饮之宜热,冷则聚痰 第四节第四节 药茶配伍的剂型药茶配伍的剂型•中医不但讲究各种中医不但讲究各种原料药材的配伍原料药材的配伍,,还对药材以还对药材以何种形态入伍何种形态入伍以及配伍后以及配伍后以以何种形态应用何种形态应用都很有研究都很有研究•含茶方剂的剂型,含茶方剂的剂型,传统传统的有的有茶剂、汤茶剂、汤剂、散剂剂、散剂等,等,新发展新发展的有的有速溶茶、袋速溶茶、袋泡茶、针剂泡茶、针剂等在饮用方法上有等在饮用方法上有饮服、饮服、含漱、涂、注射含漱、涂、注射等 1. 1. 茶剂茶剂•由由茶茶与其他与其他中药成分中药成分用黏合剂用黏合剂黏合黏合,,制成固体或粉末状制成固体或粉末状•服用时将其服用时将其泡水饮用或微煎泡水饮用或微煎后饮服•常见茶剂有常见茶剂有午时茶、中天茶午时茶、中天茶等 2. 2. 丸剂丸剂•口服后需经过口服后需经过崩解、溶化崩解、溶化后才能被吸后才能被吸收而发挥功效收而发挥功效•丸剂对丸剂对慢性病的调理慢性病的调理比较适宜比较适宜 3. 3. 散剂散剂•即即粉末状粉末状中药制剂,内服无需经过崩中药制剂,内服无需经过崩解,解,较易吸收较易吸收亦可外用亦可外用。

      4. 4. 锭剂锭剂•药物经药物经打粉、黏合打粉、黏合后制成后制成固体条块状固体条块状•锭剂型药茶服用时取锭剂型药茶服用时取1-21-2块,用块,用沸水冲沸水冲泡泡待崩解出汁,澄清饮服或用待崩解出汁,澄清饮服或用布包微布包微煮煮代茶饮服代茶饮服 5. 5. 膏剂膏剂•药物、茶经合并药物、茶经合并煎煮煎煮后用文火慢慢后用文火慢慢熬熬煎浓缩煎浓缩,再加入,再加入适量糖适量糖等变成膏状体等变成膏状体•“普洱茶膏普洱茶膏” 6. 6. 速溶茶速溶茶•始于始于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生产工艺如下:年代,生产工艺如下:将有效成分将有效成分提取提取、、浓缩浓缩,通过,通过喷雾喷雾干燥后形成结晶干燥后形成结晶 7. 7. 袋泡茶袋泡茶•把茶和其他药物把茶和其他药物粉碎成粉碎成10-3210-32目目,按规,按规格定量分装入特制的能耐沸水浸泡的格定量分装入特制的能耐沸水浸泡的滤纸袋滤纸袋中•应用方便;处方灵活;色香味更接近应用方便;处方灵活;色香味更接近饮茶本色;茶汤清而无渣饮茶本色;茶汤清而无渣 8. 8. 口服液口服液•将茶或茶加药经过将茶或茶加药经过煎取、精制、灭煎取、精制、灭菌、灌封菌、灌封等过程制成口服液。

      等过程制成口服液 9. 9. 片剂片剂•将茶经过提取、加适量将茶经过提取、加适量赋形剂赋形剂、、轧片轧片等过程制成用水吞服等过程制成用水吞服 10. 10. 剂型剂型•所谓剂型就是把各种配方材料制成所谓剂型就是把各种配方材料制成一定的实物状态一定的实物状态•茶药膳茶药膳即是一类茶疗剂型如即是一类茶疗剂型如茶菜茶菜肴、茶点心、茶糖果、茶饮料肴、茶点心、茶糖果、茶饮料等 Summary •掌握掌握不同茶的药性、药效不同茶的药性、药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