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公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df
3页公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一、课前展示1.课前改编公输,学生改编形式不限2.抢答题(1)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明确: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2)“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宋的计划了吗?明确:公输盘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宋的“不义”他没有取消攻宋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3)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明确:墨子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二、课堂探究1、墨子仅用三次对话,就使公输盘理屈,这三次对话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明确:设诱“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激将“请献十金”;追击“请说之不可谓知类”以子矛攻子之盾2.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明确: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
3.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明确: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4.阅读第 17 段,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明确: 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 “九设” 机变, 墨子“九距” ,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5.“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6.人物性格特点明确:墨子:机智多谋能言善辩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顽固、阴险、狡诈,理屈词穷楚王:虚荣、阴险、狡诈、欺负弱小、野心勃勃7.理清思路三、课堂小结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阴险狡诈)墨子最终制止了这场战争,他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善用 ( 比喻),层层说理, 在说理中运用大量(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四、课堂拓展1.有关墨子、公输盘的成语知多少? 墨守成规、班门弄斧2.课外阅读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 国亦有染 舜染于许由、 伯阳, 禹染于皋陶、 伯益, 汤染于伊尹、 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毂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 身为刑戮, 宗庙破灭, 绝无后类, 君臣离散, 民人流亡 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 非不重其国、 爱其身也, 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注释】:堪通湛,浸染之意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墨子以“必择所堪,必谨所堪”,结束全篇,言辞恳切墨子悲天悯人,谆谆教诲,告诫要交友得当,国君要用人得当B所染篇以染丝为喻,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亲信和朋友,以取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C所染文气贯穿,前后的说理具有一致性所举基本都是正反两例,将圣王和暴君,贤臣和好佞基本相对D墨子将国君比作丝,将臣比作染料有良臣辅佐则“染当”,“染当”则顺天理而行,顺天理而行则可“功名蔽天下”4.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 分)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3 分)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 4 分)答案:3B 4故善为君者 / 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 不能为君者 / 伤形费神 / 愁心劳意 /然国逾危 /身逾辱5这四位君王因为所受影响不当,结果身死国破,被天下人羞辱。
列举天下不义可耻的人,必定要称这四王为、偿、举各1 分)所以善于做国君的,在选用人才时费尽心思,而在办理公务上轻松安逸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用尽心思,然而国家更危险,自己更受耻辱论、逸、逾、然各1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