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伤仲永哲理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兰***
  • 文档编号:205811578
  • 上传时间:2021-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伤仲永哲理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王安石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注释 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隶:属于 生:生长到 识:认识 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求:要 异:对感到诧异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与:给 养:奉养,赡养 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一:全 指:指定 就:完成。

      文:文采 理:道理 邑人:同(乡)县的人 奇:对感到惊奇(奇怪) 稍稍:渐渐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 乞:求取 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环:四处,到处 谒:拜访 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 从:跟随 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 复:又,再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通:通达 悟:聪慧 受:接受 天:先天 贤:胜过,超过 于:比 材:同“才”,才能 卒:最终 于:被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至,达到 彼其:他 已:停止 耶: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

      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 鉴赏 作者:佚名 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这正如《王荆公年谱考略》所评:“余谓仲水始而通悟,终焉为泯然众人,见于荆公悼叹者详矣!”由此可见,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第一段叙述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为金溪民,世代耕田金溪是王安石外祖父吴玫的家乡荆公少年,往来外家甚数”《王荆公年谱考略》文中说“于舅家见之”,仲永当是实有其人。

      所记仲永五岁不识纸笔砚墨,忽啼求,其父借来给他,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是以供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此事传出后,一乡的秀才都来观看从此,人们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挥笔而就,文采与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县里人听说,亦很惊奇,渐渐有人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帛请他作诗的他父亲认为此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他到处拜见县里人,不让他学习这里所记仲永的特异才能是传闻,与真实情形或有出入然而作者真正用意并不在此,所以免不了用夸张的笔墨,处处耍突出仲永天斌的.特异其一,不仅生五年不识文具,给纸笔即可写诗,而且能以“养父母”团结同族为主旨,“传一乡秀才观之”,可见影响之大其二,仲永才思如涌,“指物作诗”一挥而就,而且文采、内容均佳,博得“邑人奇之”,有请他作客的,有向他求诗的,真是誉满全乡作者如此描写突出了神童仲永的特异天资,为下文的因不后学而“泯然众人”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全文的知识才干“受之人”立论打下了基础文中的“利”字很有份量,突出其父‘不使学”的原因,更暗示给人们急功近利对人才的危害不使学”是仲永由夭才变为平庸的关键,是本文议论的中心 第二段段,从作者亲自见闻的角度简略交待了仲永从神童沦为“众人”的过程。

      开头的“余闻之也久”,束上起下,一方面显示上段所写的内容即据传闻而得,另一方面又引出亲识其面的愿望作者写了两次见闻: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暗示在这六七年中,仲永的诗毫无长进如果说,五六岁儿童作的诗尽管稚拙,人们尚觉可观,那么六七年后写得反而不如以前听说的那样好,人们便非但不以为奇,且因先时之闻名而感到其名不副实了第二次是仲永二十岁时这次并未见面,只是听亲戚说:“泯然众人矣!”一句话就交待了这位从前的神童的结局两次写法不同,但都极简练而有含蕴泯然众人矣”一语,把说话人漠然视之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先前“邑人奇之”的情况恰成对照,而作者的惋惜感慨之意也隐见言外 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方仲永由一邑称奇的神童变成无声无息的普通人一事所发的议论,也是本篇思想的集中体现作者首先指出,仲永的聪明颖悟是“受之天”,即来自天赋,而且他的天赋远超于一般的有才能的人这正是为了反跌出下面的正意:“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关键原因是缺乏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到这里,已将上两段所叙述的情事都议论到了但作者却就势转进一层,指出天赋这样好的仲永,没有受到后天的培养教育,尚且沦为众人;那么天赋本属平常的一般人,如果再不受教育,连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不行。

      前者是宾,后者是主,在对比中更突出了一般人学习的重要性就方仲永的情况看,这层议论仿佛是余波,但作者主要的用意正在这里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资质平常的人总是多数方仲永这一典型事例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说后天赋好的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后果,而在于说明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决定意义 题内的“伤”字就具有多层意蕴首先是表层的,为仲永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感到惋惜;进一层,是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上有利于他成长提高的环境文中对其父以仲永为获利之资的叙写,就含有对泯灭天才的人为环境的批评更进一层,从仲永的具体事例生发开来,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不去努力学习提高,以致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这样,作者所“伤”的就不再局限于仲永个人,而是许许多多不“受之天”又“不受之人”的众人,作者的感慨和文章的思想意义也就深刻多了 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7 / 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