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坛导游词范文1500字.doc
3页天坛导游词范文1500字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送您光临天坛后)非常快乐能有时机陪同各位一道欣赏领略这宏伟壮丽、庄严庄严的古坛神韵让我们共览这“人间天上”的风采,共度美妙的光阴 天坛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著名旅游景点,也是首都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局部来天坛公园的游客根本上分两大类,第一类是为晨练晚游的老年人,他们主要为享受坛内幽雅恬静的环境,以休憩娱乐和健身为目的,年约为800万人次,多从西、东、北三门入园,活动于树林广常第二类是欣赏古建,探究古代东方文化奥秘的国内外观光旅游者,年约为400万人次(外宾80万,内宾320万),他们主要由邻二环路的南门入园参观,这与我园游览最正确道路自南向北一致如今,我带着大家沿着当年皇帝登坛道路顺向参观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帝王的专用祭坛,历朝历代帝王都在国都建有类似的专用建筑,用来祭天这里看到的是明、清两代的天坛古人和古代帝王为什么要祭天呢? 古人见到天高远莫测,虚空浩渺它日明月辉,斗转星移,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行云布雨又雷迅风烈,既有一定规律,又变化万千对人类来说既可赐福,又可降灾,于是古人便认为“天”是决定世间万物、人间祸福的至高无上的主宰。
因此对天倍加崇敬,并逐渐形成了祭天的礼俗连人间的最高权威者皇帝,也以天的儿子自居,自称“天子”,借以表示自己的显贵 古人所说的天就是“宇宙”,就是“大自然”在科学尚不兴旺的古代,“祭天”主要是表达古人对大自然的崇拜与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古人想掌握大自然的愿望祭天大典是明、清两代帝王实行的一种礼仪通过严肃繁细的礼仪,表示对天的崇敬,强调王权神授,帝王是上天的代表,从而也加强帝王在人间至高无上的统治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它位于北京正阳门东侧,占地面积273公顷,坛域北为圆形,面为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周围筑坛墙两道,将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局部外坛象征城郊环境自然野趣内坛为祭祀场所,分南北两大局部,北部为“祈谷坛”,南部是“圜丘坛”天坛正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北行,进棂星左门)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每道墙均设立有棂星门4组,每组三门,共24座汉白玉棂星门,称“云门玉立”走进了棂星门,我们站在这砖路上,让我们注意观察一下我们面前的一组和我们身后的一组棂星门,它们并不像传统建筑那样中轴对称,左右一样,而是两侧石门一宽一窄据史书记载:大典时中门为“上帝”专用,故高大;皇帝只能从东英明较中门略小的门出入;而其他官员那么只能从西侧更小的门出入了。
这左右大小的差异突出表现了封建社会的礼制,“礼”本质上就是等级森严的次序 祭天大典时,皇帝身着祭服,小心慎重穿过这上下两道棂星门,诚惶诚恐地在导引官的恭导下登上前面这三层神坛行礼好!如今由我做导引官,恭导您走进上界,登上神坛不过在登坛的过程中,您一定要认真数一数,每登一层坛面终究踏过多少级台阶登坛) 我们终于登上了神坛最高层,也就是第三层台面您可能已经注意到,每登上一层都同样要踏过9级台阶我们再看看这台面所铺的石板:中心1块是圆瑚的叫“天心石”,其外共环砌着9圈宏大的扇形石板从中心向外第1圈是9圈,第2圈是18块,以后每圈按9的倍数增加,直到最外的第9圈,恰好是81块再让我们抬起头来看一看台面周围的护围石栏板,自然地被四面台阶分割为四局部,每局部均为9块,进一步再看看这石台面的中层和下层石栏板也同样被分割为四局部中层的每局部为18块,下层的每局部为27块,都是9的倍数太妙了,圜丘台上下到处蕴藏着“9”这个神秘的数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根据古代阴阳五行之说,天属阳,地属阴奇数属阳,偶数属阴所以理所当然“9”这个阳数中的最大的数就是“天数”了这个“9”表达了天的至高、至大,同时古人也认为天有九重。
皇天上帝就住在九重天上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