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无题》教学PPT课件.ppt
15页无题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寻觅背景无题 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东风:春风残:凋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蜡炬:蜡烛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诗词注释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应觉:设想之词月光寒:指夜渐深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探看(kn):探望诗词注释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白话译文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回环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主旨点睛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熏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和上句呼应,青春难留,云鬓斑白,蜡炬燃尽,月光甚寒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最后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绝望,到“无多路”,可见作者还是对爱抱有希望,不肯决绝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