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教材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doc
3页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 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简称肝穿活检)自从1880年由Ehrlich首先应用于糖尿病肝糖原含量研究以来,因其简单,可在床边操作,且可获组织学诊断,故已成为临床医生诊断肝脏疾病常用的手段在B型超声仪问世之前进行的肝穿刺往往是盲目的,自超声技术应用以后,尤其是在1972年Holm和Goldberg发明穿刺探头以来,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减少了并发症适应症:1、不明原因的肝脏肿大及黄疸2、全身性疾病疑有肝脏受累,如肝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对肝炎进行诊断、分型及判断治疗效果4、确定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 禁忌症:1、凝血功能障碍2、中等量以上腹水3、右侧胸腔感染4、肝包囊虫病、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脏浊音界明显缩小者5、位于肝脏表面的肿瘤穿刺宜慎重6、患者不能合作者术前准备:1、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2、检查血型,以备必要时输血3、术前3日肌注维生素K,每日3—8mg 训练呼吸运动,以取得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合作4、术前常规禁食2-4小时5、准备好穿刺探头、穿刺针、穿刺消毒包,消毒超声耦合剂和组织固定剂(如4%甲醛、组织化学液等)。
穿刺操作:①选择穿刺点:经B超定位选择右侧腋前线至锁骨中线第7、8、9肋间肝脏切面较大处,避开胆囊、大血管及肝脏上下缘;对于明显肿大的肝脏可在肋缘下穿刺,选择肿大或有结节的部位穿刺②体位: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③消毒、麻醉: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穿刺局部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穿刺点皮肤、肋间肌、膈肌与肝包膜④经皮穿刺:嘱病人平静呼吸,术者持一次性活检枪于选定的穿刺点穿透皮肤、肌层进至肝包膜时,令病人呼气后屏气,快速推动穿刺针进入肝实质或者占位前缘,激发活检枪并快速拔针,整个过程只需1-2秒钟 术后处理:①穿刺点以碘伏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多头腹带紧束肋部及上腹部加压包扎2小时;②嘱病人卧床休息12小时,监测血压、脉搏;③术后3小时内最好禁食或给少量流质;④局部疼痛者可给予止痛药;⑤有血压下降、腹部剧烈疼痛、腹肌紧张,疑有出血不止、胆汁性腹膜炎者,应立即请外科会诊进行相关处理并发症及处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5.9%和0.01%-0.05%①局部疼痛:一般为钝痛,少有剧痛,多不超过24小时,无须特殊处理,必要时给予止痛药如曲马多100mg肌肉注射。
②局部出血:是危险的并发症,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不超过1%;多发生于凝血功能障碍,或操作粗暴,或穿刺进针至肝包膜时病人深呼吸致肝脏深而长的划伤等;出血量大、内科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外科手术处理③胆汁性腹膜炎:少见,发生率低于0.2%;多因划破高度梗阻性黄疸的肝脏,或损伤位置变异的胆囊所致;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④感染:多因消毒或无菌操作不严所致,应予以抗感染治疗⑤气胸:少见,多因穿刺点位置过高,或于深吸气状态下穿刺致肺底损伤所致轻度气胸无须特殊处理,中、重度气胸可穿刺抽气或放置胸管闭式引流⑥休克:少见,多为失血性休克,也有疼痛性或过敏性休克,可对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