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pdf
16页1 - 泉港一中泉港一中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高一地理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7272 分)分) 潜在支持比是指 15~64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率,下图为中国、美国、日本、印度人口潜在支 持比的趋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 判断图中①至④的国家分别为( ) A. ①中国 ②日本 ③美国 ④印度B. ①日本 ②印度 ③中国 ④美国 C. ①美国 ②日本 ③印度 ④中国D. ①美国 ②日本 ③中国 ④印度 2. 图中信息反映了( ) A. ①国总人口增多 B. ②国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 C. ③国与④国人口数量在 1993 年基本相等 D. 四国潜在支持比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均寿命的提高 【答案】1. D 2. B 【解析】 本题组考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调动并运用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题详解】 据题干可知“潜在支持比是指 15~64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率” ,比率越大,说明劳动年龄人口 比重越大,四国中,美国最早进入“低低低”模式,老年人口比重大,但由于外来移民多,青壮年比重后来 又有所增加,①对应美国;印度人口增长处于“高_低—高”模式,青壮年比重最大,潜在支持比最高,④ 是印度;日本相较于中国,老龄化程度更高,老年人口比重比中国更大,且潜在支持比呈下降趋势,故②为 日本;中国正处于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大,故③为中国,答案选 D。
- 2 - 【2 题详解】 日本人口潜在支持比低,老年人口比重大,养老负担重,B 正确图示显示的是青壮年与老年人口的比例, 未能直接表示出各国总人口的变动,A、C 错误潜在支持比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错 误故选 B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4.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3 - A. 1910-1930 年B. 1930-1950 年C. 1950-1970 年D. 1970-1990 年 【答案】3. A 4. C 【解析】 试题分析: 【3 题详解】 读图,从 1910 年到 1970 年,迁移人口变化不大,但迁移人口所占的比重却持续稳定下降,说明这段期间该 国人口总数持续稳定增长1970 年后迁移人口增长快,占总人口比重增长较慢,说明人口总数继续增长, 只能是①符合,所以 A 对②图中 1950 年后,如果人口总数不变,迁移人口增加,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例会呈正比例增长,B 错③、④图中总人口出现下降时期,与迁移人口比重下降不相符,C、D 错。
【4 题详解】 根据前面分析,在①图中人口总数增长最快的时段是曲线坡度最大的时段,约在 1950-1970 年从迁移人口 数分析,1950-1970 年,迁移人口数变化不大,但是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小,说明此时段人口数量增长最 多,C 对A、B、D 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人口迁移数量与迁移人口数量所占的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关系 我国某城市 2000~2013 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 A. 2003 年B. 2006 年C. 2009 年D. 2012 年 6. 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 A. 老龄化的进程延缓B. 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C. 平均预期寿命缩短D. 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7. 该城市是 A. 武汉B. 重庆C. 上海D. 西安 【答案】5. D 6. A 7. C 【解析】 - 4 - 【5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2010—2013 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年增加量较往年增加量有所下 降,2000—2013 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正有负,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 2012 年人口自然增长 率为正值,根据人口净迁入量=常住人口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量可以判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2012 年,D 正确。
故选 D 【6 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城市人口变动主要是人口迁入量较多,使得该城市老龄化的进程延,A 正确; 平均预期寿命是评价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城市人口变动不会影响平均预期 寿命,B 错误;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该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加重,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复杂,C、D 错误 故选 A 【7 题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城市以人口迁入为,近年来迁入人口减少,可能位于我国沿海地区,近年来该地区由于 产业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导致迁入人口减少;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较低,多年处于负增长 状态,当地经济水平高度发达结合四个选项,只有上海位于东部沿海且经济发展水平高,C 正确故选 C 【点睛】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育观念变化较快,自热增长率进入负增长较早 经济、人口增长是困扰我国当前发展的两大问题下表是我国浙江省 2000-2015 年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 列各题 8. 2000-2010 年浙江省经济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是 A. 人口增长快,就业压力大B. 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吸引外来劳工 C. 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外迁D. 经济增长缓慢,外来劳动力拉力减少 9. 2010-2015 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的状况是 A. 自然增长率<0B. 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C. 机械增长率<0D. 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答案】8. B 9. C 【解析】 【分析】 - 5 - 该题组考查区域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问题。
【8 题详解】 读表可知,2000 年-2010 年间浙江省常住人口增加了 766 万,而户籍人口增加 247 万,由此可见主要是外来 人口迁入引起人口的增加,故 C 项人口外迁错误;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机会多,故 A 项就业压力大错 误;图表数据反映了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而表中数据不能反映出 2000-2010 十年间的外来劳动力拉力变化, D 项错误;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会吸引大量外来劳工使得迁入人口增加,B 正确 【9 题详解】 由表格信息 2010-2015 年间,自然增长率=(2015 户籍人口-2010 户籍人口)/2010 户籍人口,数值大于 0; 机械增长率=(2015 年常住人口-2015 年户籍人口)-(2010 年常住人口-2010 年户籍人口)/(2010 年常住 人口-2010 年户籍人口)=(656-695)/695=-0.0560;故 C 正确,其他错误 【点睛】常住人口的变化包括自然增长影响的户籍人口变化和人口迁移影响的机械增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级行政单位常住人口为 94023567 人下图中 M 点表示该省第五次 人口普查年龄构成,N 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 近 10 年来,该省 A. 0-14 岁人口比重下降,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减少 B. 15-64 岁人口比重上升,社会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 C.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该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 据图数据可以判断,该省人口再生产模式为过渡型 11. 该省老年人口比重(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 A.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B. 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C. 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D. 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12. 该省级行政单位最有可能是 A. 北京B. 河南C. 西藏D. 海南 - 6 - 【答案】10. C 11. D 12. B 【解析】 【10 题详解】 对比三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0~14 岁年龄段人口比重下降,但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故 A 项错误;15~64 岁年龄段的增长比重最大,但社会劳动力数量没有持续增加,故 B 项错误;大于 65 岁的人口所占比重达 7% 以上为老龄化,故该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C 项正确;据图数据可以判断,该省人口再生产模式为现代型, 故 D 项错误 【11 题详解】 计划生育政策会减少出生率,对老年人影响较小,故 A 项错误;自然灾害对老年人数量变化影响较小,故 B 项错误;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导致死亡率下降,老年人比重增加,故 D 项正确,C 项错误。
【12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省级行政单位常住人口为 94023567 人,说明该省为河南省,故 B 项正确;北京市、海南省 和西藏的人口数量较少,故 A、C、D 项错误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重要,有时需要现 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B. 3550-3650m 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 距河 8~10 km 分布人口最多D. 高程 4500m 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14. 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 巴西高原B. 南部非洲C. 藏南谷地D. 北美大草原 【答案】13. B 14. C 【解析】 - 7 -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本题解题关键是读懂图,认清各条曲线表示的内容熟悉巴西高原,南 部非洲 ,藏南谷地 ,北美大草原人口分布情况,掌握藏南谷地人口分布在谷地的原因 【13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 错;3550-3650 m 的百米高程人口数累积 频率曲线斜率最大,所以最为密集,B 对; 距河 1~2km 分布人口最多,C 错; 高程 5000m 以上人口密度 变化小,D 错。
【14 题详解】 3500-4000m,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最高,说明人口总数较大,人口密度比较大,4000 米以上人口累计频率小, 人口密度比较小,说明等人口较少,藏南谷地,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4000 米以上,气温较 低,人口稀少,C 正确另外,从高程数据可以直接排除海拔较低的 A 项巴西高原、D 项北美大草原;从人 口密度可以直接排除人口稠密的南部非洲,B 项错误 2010 年,美国费城城市空地 35575 块,空地地块密度达 97 块/km2,下图示意 2010 年美国费城城市空地分 布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美国费城城市空地总体格局是 A. 南北密中稀疏B. 北密南疏中集中 C. 南北稀疏中密集D. 北疏南密中集中 16. 美国费城城市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区外迁B. 工业企业搬迁C. 预留的城市绿地D. 废弃的学校用地 17. 解决费城城市空地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 强制收归国有,大力发展加工工业 B. 实施城市空地临时开发利用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 8 - C. 建设高标准的城市绿地,打造花园城市 D.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吸引人口回流 【答案】15. D 16. B 17. D 【解析】 【15 题详解】 由图可知,美国费城城市空地率北部低,南部较高,中部最高。
选 D 正确 【16 题详解】 由图可知,美国费城城市空地率中部最高,最可能是工业企业外迁导致的城市空心化;商业区极少废弃形成 城市空地;废弃的学校用地和预留的城市绿地数量不可能过大据此分析选 B 正确 【17 题详解】 发达国家的城市因劳动力成本高,不适宜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工业;实施城市空地临时开发利用制度,能 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但不是主要措施;建设高标准的城市绿地,打造花园城市只能够解决少量的城市空地; 只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吸引人口回流,才是解决费城城市空地问题的主要措施据此分析选 D 【点睛】城市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治理对策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