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铭WLAN高级培训WLAN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ppt
79页WLAN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汉铭WLAN高级培训教材n网络规划技术网络规划技术n网络优化技术网络优化技术交流提纲交流提纲WLAN网络规划流程网络规划流程需求分析站点勘查与设计覆盖方式选择符合客户需求输出网规设计报告容量与频率规划链路预算站点勘探站点勘探 设计WLAN方案少不了现场勘探具体应考虑和明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1)覆盖目标区域及接入点AP 的安装位置;2)天馈:应考虑天馈线走线路径和安装方式、合路位置、天线类型、天线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天线方位角、天线下倾角等参数;3)传输方式、供电方式、配套设施以上参数现场查勘过程中应考虑周全,认真勘察站点勘察的方案输出站点勘察的方案输出 AP 详细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现场勘查确认调整后的接入点AP 站址布局方案;2)接入点AP 设备配置:根据覆盖、容量要求和设备能力确定每一接入点 AP 采用的设备类型和设备配置;3)无线参数设置:主要包括两类:天线类型、天线挂高、方向和下倾角等工程参数;功率、频点等小区参数;4)传输、电源、配套设计方案方案设计注意事项方案设计注意事项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1. 建议天线间距一般在10-12米,商场一般在15-20米,在地下停车场等开阔地带可放宽至20-30米。
2. 每个天线输出口的场强建议在12-15dbm之间,尽量不要低于10dbm 3. 根据以往经验,一个500mw 的大功率AP,所带天线数量一般在8个左右PoE供电:供电:1. 如果使用PoE交换机供电,必须了解PoE交换机最大PoE功率是多少2. 由于网线也会消耗电力,因此网线越长,消耗的功率也越多因此网线供电尽量不要太长,最长距离不要超过100米3. 由于所有无线覆盖的AP需要通过水平以太网线传输电源和数据,所以水平敷设的以太网线严格要求打线规则按照568A/568B的规范WLAN 网络覆盖方式网络覆盖方式WLAN 覆盖方式主要包括四种模式:О结合室内多网合一无线综合分布式系统覆盖结合室内多网合一无线综合分布式系统覆盖О小型小型AP 分布系统方式覆盖分布系统方式覆盖О室内室内AP 直接覆盖直接覆盖О室外室外AP 覆盖覆盖设计时应根据覆盖目标区域、市场需求等的实际情况综合进行选择О这是最常见的WLAN覆盖建设方式之一,在建设多网合一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时,就已经充分考虑了目标覆盖区域的WLAN 覆盖需求的满足,只需根据市场需求,相应增加WLAN AP 接入合路器,实现相应楼层或者特定目标区域的WIFI 信号覆盖。
这种覆盖建设方式适用于已经建设有多网合一室内综合覆盖系统或建筑面积比较大、用户分布比较广、数据业务量需求一般的场合,如大型办公楼、商务楼/写字楼、酒店、宾馆、机场、会展中心等滤波合路器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PHS / 3GPHS / 3G耦合器耦合器功分器功分器小天线小天线泄漏电缆负载功分器小天线大范围低密度大功率大功率AP结合室内多网合一无线综合分布式系统覆盖结合室内多网合一无线综合分布式系统覆盖小型小型AP 分布系统覆盖方式分布系统覆盖方式О根据目标覆盖区域的业务需求及地形特点,以大功率WLAN AP 为信源,采用功分器、耦合器、馈线、天线等无源器件搭建组成的小型AP 分布系统这种覆盖建设方式适用于没有建设多网合一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但又需要对特定楼层或覆盖面积相对较大一些的目标区域实现WIFI 信号覆盖室内室内AP 直接覆盖方式直接覆盖方式О采用 WLAN AP 直接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放装式”方式,这也是最常见的WLAN 覆盖建设方式之一这种建设方式最为简单,适用于建筑结构较简单、面积相对较小、用户相对集中且对容量需求较大的区域,如会议室、酒吧、休闲中心等,也可适用于WIFI 信号覆盖盲点补盲或者是目标覆盖区域容量应急/临时提升的场景。
室外室外AP 直接覆盖方式直接覆盖方式О如果目标覆盖区域不是室外,原则上一般不建议采用室外AP直接覆盖室内目标区域这种建设方式,仅作为临时覆盖需求或者暂时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应急解决手段实际应用时宜结合现场查勘,应尽量选择合适波瓣宽度和高增益的天线,以改善目标覆盖区域覆盖效果如果目标覆盖区域是室外,该覆盖建设方式适用于对室外公共场所开阔地带(如广场、社区、校区、园区)、低浅楼群(如延街的商铺、砖混多层楼宇)的热点覆盖覆盖方式的选择覆盖方式的选择 进行覆盖建设时,应注意WLAN 信号与移动网络、小灵通网络信号在无线传播特性、设备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充分利用电信原有室内分布系统等网络资源的同时,结合市场部门提出WLAN 业务需求、现场查勘等情况进行精确高效的覆盖 我们把实施WLAN覆盖建设的环境分为五类区域(A~E)小范围室内区域(小范围室内区域(A 类区域)类区域)如咖啡厅、酒店大堂、会议室、机场贵宾厅等室内热点场所,A类区域的主要特点是业务量较为集中、室内间隔较少О根据覆盖面积和业务量采用一或多个中/小功率WLANAP直接进行覆盖;О对于会议室/休息室等数量较多且单个面积较小的连续区域,优先采用接入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方式;О若尚未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则采用大功率AP接多面天线进行覆盖,也就是通过建设小型AP分布系统覆盖方式实现目标区域覆盖。
大范围室内开阔区域(大范围室内开阔区域(B 类区域类区域)如会展中心展区、机场候机厅等相对空旷的室内场所,B类区域主要特点是业务需求较为集中,空间较大且间隔少О考虑到容量需求,建议采用多个室内小功率AP连续覆盖的建设方式;О对于有天花板且天花板较低的区域,采用吸顶全向天线;О而天花板较高或无天花板的区域,采用吸壁定向天线,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各自AP的频率间隔的设定,确保整体效果О若该类区域已有室内分布系统且可满足WLAN覆盖和容量需求,则应优先考虑接入室内分布系统的方式进行覆盖多楼层多间隔室内区域(多楼层多间隔室内区域(C 类区域)类区域)如商业楼宇办公场所、酒店客房、电子卖场/电脑商场等场所C类区域主要特点是业务量分散在多个封闭/半封闭的小空间里О对于这类目标区域建议优先采用接入室内分布系统的方式进行覆盖,满足目标覆盖区域WLAN业务需求;О若尚未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则采用大功率AP接多面天线,也就是建设小型AP分布系统方式进行覆盖О业务量需求较大的局部区域可通过增设AP直接覆盖来提升容量О对于高校学生宿舍等业务需求区域,在没有有线宽带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下,一般建议采用室外大功率AP加高增益室外天线的覆盖方式来解决。
难入楼宇(难入楼宇(D 类区域)类区域)如高档社区、高档小区等不具备电信有线宽带覆盖且有一定的宽带业务需求的场所ОD类区域应在结合市场业务需求、效益分析和现场查勘的基础上,采用室外大功率AP加高增益室外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目标区域业务承载需求О实际建设时,应根据楼宇结构和穿透损耗选择合适的AP设备放置点位置和数量规划,尽量选择门、窗较多的楼面作为天线照射面,减小损耗,同时结合目标覆盖区域情况尽量选择合适的波瓣宽度、高增益的天线,以便取得更好的覆盖效果室外区域(室外区域(E 类区域)类区域)如露天休闲广场、步行街、室外体育场等场所相对室内热点区域,E类区域数据业务量一般较低О原则上,采用EVDORev.A网络作为主要覆盖方式,一般不建议建设专门的WIFI室外覆盖О对于经市场前端业务评估确有较大业务需求的室外区域,建议采用一个或几个室外AP结合定向天线进行该区域的连续薄覆盖,网络规划建设时应注意植物、建筑对信号的影响覆盖方式的选择覆盖方式的选择对于以上五类区域,根据市场需求和业务量的发展需求,可以采用直接增设AP的方式提高网络容量,同时应注意频率选择和功率控制,防止AP间的干扰;对于接入室内分布系统的方式,也可采用多AP合路方式提升容量。
在WLAN业务开展初期,WLAN网络规划的重点是无线覆盖,需要结合目标覆盖区域现场查勘、业务需求预测等选择合适的全向或者定向天线,对于有针对性覆盖的目标区域,一般使用定向天线,天线的水平波瓣角一般在60到120度范围AP布点位置的选择确定独立放装式AP布点覆盖时的AP布放位置,以及AP接入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覆盖时的天线布放位置的优选,需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室外与室内空旷区域覆盖,应尽可能地结合链路预算、模拟测试以蜂窝状布局,包括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将信号均匀分布,控制每个AP天线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2)AP/分布系统天线应尽量布放在高处,尽可能地改善覆盖效果,减少人员走动、室内物体遮挡等环境变化对WLAN信号传播的影响,改善AP的接收性能;3)AP/分布系统天线方向在安装时应确保天线主波束方向正对目标覆盖区域,确保良好的覆盖效果;4)AP/分布系统天线安装位置的确定应使信号在目标覆盖区内尽可能少穿透辐射,以减少信号衰减,确保良好覆盖效果根据工程建设经验,一般AP的无线信号在穿透了两堵室内实心墙体后,其信号的衰减程度就将使其无法再穿透第三堵墙体,同时穿透两堵墙之后的WIFI覆盖效果也大打折扣,这个工程经验可以作为现场评估的一个参考,当然在不同的建筑材料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5)AP/分布系统天线安装位置需远离电子设备或者如有可能时对覆盖目标区域干扰源加以屏蔽,例如微波炉、监视器、电机等覆盖方式选择汇总覆盖方式选择汇总频率规划与干扰控制频率规划与干扰控制 由于WIFI 使用的是免许可证频段,随着运营商间WIFI 覆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WLAN 网络的频率规划/配置是降低系统内/间干扰、提升系统吞吐量的重要举措,也是WLAN 网络规划建设和后期优化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О在一个 AP 覆盖区内直序扩频技术最多可以提供3 个不重叠的信道同时工作考虑到制式的兼容性,相邻区域频点配置时宜选用1,,6,,11 信道О频点配置时首先应对目标区域现场进行频率检测,对于覆盖区域内已有 AP 采用的信道,应尽量避免采用О对于室外区域干扰宜采用调整(定向)天线方向角,避免天线主瓣对准干扰源的方式或调整功率О对于室内区域存在多套室内覆盖系统的情况,应充分考虑其他通信系统使用的频段,设计时预留必要的保护频带,以满足干扰保护比的要求О室外 AP 覆盖区频点配置时,为了实现AP 的有效覆盖,避免信道间的相互干扰,在信道分配时宜引入移动通信系统的蜂窝覆盖原理对1,6,11 信道进行复用,见下图:频率规划与干扰控制频率规划与干扰控制频点配置示例频率规划与干扰控制频率规划与干扰控制WLAN网络容量设计网络容量设计并发用户数并发用户数ОWLAN 网络在进行多终端接入设计时,建议一般按照每个AP 的 15 个并发用户进行设计和计算AP 数量,并且设定AP 最大并发用户数为 25,确保用户良好感知。
吞吐量要求吞吐量要求ОWLAN 的数据业务吞吐量是容量设计的重要因素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类数据业务特点和带宽的需求О在目标覆盖区域内仅有一个终端,满足设计质量指标的情况下,系统吞吐量设计按照如下要求:在802.11b 模式下,上行或下行单向吞吐量应不低于5Mbps(不加密);在802.11g 模式下,上行或下行单向吞吐量应不低于18Mbps(不加密)WLAN网络容量设计网络容量设计WLAN链路预算链路预算根据工程建设经验,WLAN 信号的穿透损耗和建筑物的结构(砖石或水泥混凝土钢筋结构、窗户和门的大小和位置等)有关О在覆盖规划上,由于钢筋混凝土墙穿透损耗较大(一般大于20dB 以上),在规划时一般不建议对钢筋混凝土墙进行隔墙穿透覆盖,因此原则上不建议采用室外AP 覆盖室内的建设方案;О对于普通砖墙,AP 覆盖不宜穿过2 堵墙;О对于玻璃幕墙,AP 覆盖不宜超过4 堵墙;О对于木质墙体,不超过6堵墙О下表是常见室内场景,AP穿透损耗参考表(2.4G工作频段)遮挡物2.4G穿透损耗(dB)木板墙(5-10cm)5-7dB中等厚度墙体(10-15cm)10-15dB承重墙(15-30cm)15-30dB玻璃窗/玻璃幕墙5-8dB天花板(实心)15-30dBWLAN链路预算链路预算 WLAN 的链路预算可以结合空间传播损耗和建筑物穿透损耗来综合计算。
链路预算设计时应当考虑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如下:信号覆盖电平信号覆盖电平对有业务需求的楼层和区域进行覆盖,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接收信号强度不低于-75dBm;信号质量信号质量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下行信号C/I 值应大于20dB;(注: C/I就是载干比,也称干扰保护比是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电平与所有非有用信号电平的比值)信号外泄信号外泄室内WLAN 信号泄露到室外10 m 处的强度不高于-75dBm;数据速率数据速率在目标覆盖区域内,要求单用户接入时数据传输平均速率不低于4Mbps,在多用户接入时每用户实际数据传输速率不低于100kbps,并支持用户在覆盖区域内慢速移动WLAN链路预算链路预算边缘场强测算边缘场强测算 理论覆盖范围分析场强预测所使用传播损耗模式为自由空间附加损耗模式Lt= Lbs(自由空间损耗自由空间损耗)+C(附加损耗附加损耗)其中:Lbs =32.45+20lgf(MHz)+20lgd(km) 式中,Lbs称为自由空间的路径传播损耗它与收发天线增益Gr、Gt无关,仅与传输路径有关边缘场强:边缘场强:P=Pt+Gt-Lt式中:Pt为AP输出功率dBm,Gt为天线增益dBi例如:天线输出口发射功率:20dbm天线增益(Gt):5dBi(普通室内天线)20m空间衰减为:66dB(32.45+20×lg2400+20×lg0.02)遮挡损耗:20dB(例如承重墙)多路径损耗:10dB(如果周围环境比较复杂,不空旷)最低信号场强估算如下:接收功率=AP输出功率+天线增益-20m空间损耗-遮挡损耗-多路径损耗=20dBm+5dBi-66dB-20dB-10dB=-71dBm>-75dBmWLAN AP 输出功率的选择输出功率的选择О室内空间比较空旷且基本无遮挡,目标覆盖区域半径大约15-20米范围之内,采用独立布放的单AP 覆盖建设方式时,一般选用输出功率100 mw-200 mw 的AP;О单体目标区域面积较大,或者室内空间有一定遮挡的目标覆盖区域,以及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建设方式的需求场景,一般选用输出功率为500 mw 的AP。
注:不应盲目加大AP发射功率,扩大覆盖范围,在AP本身设备接收性能没有本质提高前提下,由于用户上网终端的发射功率一般都只有20-50mw,往往造成上下行链路不平衡、AP之间相互干扰等现象,这在WLAN链路预算方案设计审核中需要引起关注WLAN链路预算链路预算WLAN上连方式上连方式 目前WLAN 常用的上联方式主要有ADSL、LAN、EPON 三种,这三种方式的区别在于连接方式、传输速率等方面,在应用上各有特点,分公司在WLAN 部署中可以结合现场传输情况选择原则上,上连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业务量/流量的预测来决定,对于业务量/流量需求较大的地区,在具备电信光缆条件下,建议采用LAN 或EPON 方式上联;对于一般需求,ADSL/ADSL2+基本可以满足,而且网络部署速度较快不同覆盖场景建设方案建议不同覆盖场景建设方案建议热点区域用户规模业务需求AP数量覆盖目标覆盖方式上联方式政府机关/行政单位一般中等一般室内室内分布合路ADSL/LAN/EPON宾馆/酒店/饭店较大高多室内室分合路+独立APLAN/EPON医院/软件园区一般中等多室内室内分布合路ADSL/LAN/EPON学校大高多室内+室外室分合路+独立APLAN/EPON交通枢纽较大高多室内室分合路+独立APLAN/EPON电子卖场/电脑商场较大高多室内室分合路+独立APLAN/EPON休闲场所一般中等少室内独立APADSL/LAN/EPON商务楼宇/写字楼一般中等多室内室内分布合路ADSL/LAN/EPON露天广场/步行街少低少室外独立APADSL/EPONn网络规划技术网络规划技术n网络优化技术网络优化技术交流提纲交流提纲n网络优化网络优化交流提纲交流提纲1 WLAN 网络质量衡量指标网络质量衡量指标 2 WLAN 网优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思路网优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思路 3 无线网络优化步骤无线网络优化步骤 4 无线网络优化的分析判断无线网络优化的分析判断 5 无线网络优化的一般方法无线网络优化的一般方法 6 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 7 无线覆盖常见场景无线覆盖常见场景 1、、WLAN 网络质量衡量指标网络质量衡量指标 О信号强度 О信噪比(SNR) О同频干扰 О网络丢包率、网络时延(PING 测试) О下载速率 О用户数 信号强度信号强度О信号强度是无线适配器接收到的最强信号的值,单位:dBm。
О建议指标:在测试软件中把场强阀值设为-70dBm,要求覆盖区域 95%的面积信号强度大于-70dBm 信噪比信噪比((SNR))О狭义来讲是指信号强度与噪声强度的比值,常用分贝数表示 О建议指标:在测试软件中把信噪比阀值设为 20dB, 要求覆盖区域 95%的面积信噪比大于 20dB 同频干扰同频干扰 О指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对接收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 О建议指标:同一地点接收到的同一频点的可用信号不超过 3 个,且主 AP 信号相对其它信号差值大 于 10dB 网络丢包率、网络时延(网络丢包率、网络时延(PING 测试测试) О丢包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和未收到的数据包的比,网络中数据的传输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 包的形式传输的,理想状态下是发送多少数据包就能接收到多少数据包,但是由于信号衰减、网络质量等 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包丢失的现象 О网络时延:是指结点在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数据块的第一个 比特开始发送算起,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О建议指标:忙时丢包率小于 10%忙时延时小于 60ms。
下载速率下载速率 О速率测试使用的是 FTP 协议(RFC765),从用户的电脑向测试平台发起 FTP 连接,对网络资源进行 下载这一过程中的下载速率,它以“KB/S”的形式来表达1G=1024M;1M=1024KB;1KB=1024B下载 流量加上传流量就是上网所产生的流量О下载速率: 70%覆盖区域下载速率要求大于 200KB/SFTP 地址 统一使用省优化中心公网 FTP 服务器 IP 地址:X.X.X.X(范例) 2、、WLAN 网优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思路网优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思路 О 覆盖不足 О覆盖过强 О用户数量过大 覆盖不足覆盖不足О从用户感知上问题现象: 接入速度很慢,频繁的掉线,网速比较慢О理论的判定标准: 信噪比低于20dB,场强低于-70dBmО实际测试场强值低于-75dBm 处理思路: ( 1)进行现场测试,确认AP的输出功率是否为最大值,若不是,将AP输出功率调整到合适值 ( 2)调整AP位置或室分天线 ( 3)通过以上调整,还无法达到覆盖要求,建议增加AP 处理方法:( 1)进行现场测试,确认AP的输出功率是否为最大值,若不是,将AP输出功率调整到合适值。
( 2)调整AP位置或室分天线 ( 3)通过以上调整,还无法达到覆盖要求,建议增加AP( 4)针对覆盖不足(场强弱,盲点,信号差)的房间,适当的补点可以达到更好的覆盖效果 这么多由于覆盖不足这么多由于覆盖不足引起的问题,我该怎引起的问题,我该怎么办?么办?覆盖不足覆盖不足示例:某楼宇测试数据显示:该楼宇4F不能满足正常上网需求覆盖不足覆盖不足图(2)图(1)补点前的覆盖效果图(1)补点后的覆盖效果图图(2)覆盖不足覆盖不足О问题现象:用户频繁掉线 О判定标准:相同区域存在一个或多个频点与主信号相近(频点隔离不足4个)且信号强度接近(信号强度相 差在10dBm以内)的信号 О原因:同时存在几个过强的信号,即存在同频干扰О解决方法:О ( 1)AP功率设置过大,导致出现过覆盖,需要调整AP功率 О( 2)AP安装位置不合理,根据现场环境进行AP位置调整 О( 3)通过以上两点还不能有效解决该问题,建议减少AP个数,并适当调整AP位置及功率 覆盖过强覆盖过强用户数量过大用户数量过大 О问题现象: (用户数量多,用户过于集中)接入困难,轮流掉线,网速较慢 О判定标准:下载速率很慢,PING测试丢包率5%,网络延时50ms。
单AP接入用户数超过20个,甚至更多О原因:由于用户比较集中,在某AP的覆盖范围内连接多个用户(超过20个),超出了单个AP的承载范围,导致用户上网速度很慢О解决办法: О( 1)增加AP数量 О( 2)调整AP的位置 用户数量过大的优化前后效果示例用户数量过大的优化前后效果示例优化前用户数值达到上限,用户C无法接入 优化后用户数值达到上限,用户C正常接入 用户数量过大用户数量过大 3、无线网络优化步骤、无线网络优化步骤 О1 确定标准 О2 分析问题 О3 信号侧优化 О4 数据侧优化 О5 测试效果 无线网络优化分析问题、一般按照确定标准、信号侧优化、数据侧优化、测试效果五个步骤进行而在实际的项目中,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相关步骤可能需要循环进行确定验收标准确定验收标准О确定无线网络验收的一般标准О例如某运营商网络验收标准为主要覆盖区域型号强度不低于-70dBm, 一般覆盖区域信号强度不低于-75dBm,丢包率不高于 3%等;О不同运营商对无线网络验收的标准大致相同,但是存在一定的不同点分析覆盖问题分析覆盖问题 О分析现有无线网络使用问题的现象,来大致确定问题的原因;常见的问题: 1)客户端打开 Portal 认证页面、无线上网速度太慢 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无线覆盖不能满足需求,建议先测试下信号场强 2)客户端可以打开protal认证界面,但是认证不成功,无法正常上网的问题可以先检查客户端方面的原因 信号侧优化信号侧优化按照无线覆盖的一般原则(如蜂窝覆盖)完成工程安装规范、设备功率、信道、覆盖方式方面的调整, 以保证曲线信号强度与质量的要求; 无线规划的原则:1、AP接入合路尽量在系统楼层支路;2、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干放,如果使用干放,干放输出一定从信源耦合后接入干放,避免信号串扰放大。
3、使用隔离度较高合路器,从WLAN和3G和CDMA频段看主要是WLAN和3G频段间隔230MHZ, WLAN和CDMA频段间隔1600MHZ,加上较好的带外杂散信号抑制,不会对3G和CDMA造成干扰数据侧优化数据侧优化О在信号侧优化的基础上,如有必要,深入分析用户数据类型及应用特点,并做出针对性的参数、配置 调整; 验证优化效果验证优化效果 О以一般验收标准测试优化后的网络效果,如信号强度、丢包率是否满足要求,在此基础上最终以客户 应用模式的标准和实际业务模型进行测试,保证实际应用的稳定 无线网络优化的分析判断无线网络优化的分析判断 О了解信号覆盖情况 О了解 AP 使用的基本情况 О了解客户端连接数量О了解客户端占有率О针对低速率的包做重点的优化 О信道设置 О功率调整 О数据侧优化 О设备命名方式 О覆盖优化—室内分布式 О 数优化--b/g 模式转换 О 切换与漫游优化 О 终端隔离 О 终端电源管理 无线网络优化的一般方法无线网络优化的一般方法802.11协议在2.4GHz频段定义了14个信道,每个频道的频宽为22MHz两个信道中心频率之间为5MHz 信道 1 的中心频率为 2.412GHz,信道 2 中心频率为 2.417GHz,依此类推至位于 2.472GHz 的信道 13.信道 14 是特别针对日本所定义的,其中频率与信道 13 的中心频率相差 12MHz。
在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开发 1-11 信道在欧洲开放 1-13 信道,见上表在中国,与欧洲一样,同 样开放 1-13信道 О802.11b/g 国家授权使用的频段 信道设置信道设置 802.11b/g 工作频段划分图 信道设置信道设置О从上图可以看到,信道 1 在频谱上和信道 2、3、4、5 都有交叠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两个无 线设备同时工作,且它们工作的信道分别为 1 和 3,则他们发送出来的信号会互相干扰 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频段资源,可以使用 1、6、11;2、7、12;3、8、13;4、9、14 这四组互相不干扰 的信道来进行无线覆盖 由于只有部分国家开放了 12~14 信道频段,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 1、6、11 三个信道 信道设置信道设置 蜂窝式覆盖原则: 信道设置信道设置从上图可以发现:О(1)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如 1、6、11 频道 О( 2) 适当调整发射功率,避免跨区域同频干扰 О( 3) 蜂窝式无线覆盖实现无交叉频率重复使用 我们可以再二维平面上使用 1、6、11 三个信道实现任意区域无相同信道干扰的无线部署。
但某个无线设备功率过大时,会出现部分区域有同频干扰,这是可以通过调整无线设备的发射功率来避免这种情况 的发生,但是,在三位平面上,要想在实际场景中实现任意区域无同频干扰是比较困难的,但在信道设置 是要考虑三位空间的信号干扰 信道设置信道设置功率调整功率调整 ОWLAN 系统使用的是 CSMA/CA 公平信道竞争机制,在这个机制中,STA 在有数据发送时,首先监听信道, 如果信道中没有其他 STA 在传输数据,则首先随即退避一个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没有其他 STA 抢占到 信道,STA 等待完成后可以立即占用信道并传输数据WLAN 系统中每个信道的带宽是有限的,其有限的带 宽资源会在所有共享相同信道的 STA 间平均分配 为避免 AP 间的同频干扰,必要时应对同信道的 AP 功率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客户端在一个位置可见的 同信道 AP 较强信号只有一个,同时要满足信号强度的要求(例如不低于-75dBm) 功率调整功率调整 数据侧优化数据侧优化 ( 1)开启无线用户二层隔离功能,减少非必要的管波报文对空口宽带的影响 ( 2)基于无线用户进行空口限速,将空口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 3)调整管理帧的发送间隔、取消对某些无效管理帧的回应,以减少管理报文对有效带宽的影响 ( 4)关闭低速率应用,在满足覆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关闭低速率应用已提高空口的带宽利用率 ( 5)将无限客户端的电源管理属性设置为最高值,以增强无线终端的工作性能,提高数据下载的效率与 稳定性 ( 6)AP 管理 VLAN 与用户业务 VLAN 合理的规划区分二层网络范围,降低网络环路造成的影响。
设备命名方式设备命名方式 О设备安装规划 :安装时统计设备 MAC 地址和安装位置并将两者绑定 О设备资料编入 :根据 MAC 地址和安装地址编辑设备名称 О后期维护管理 : 我公司设备支持命名管理,可根据后期项目进展来进行实时管理 示例:某高校宿舍设备命名方式设备命名方式 覆盖优化覆盖优化—室内分布式室内分布式 О设备安装规划 : О1、增强 wlan 的信号的强度 О2、降低用于补点 500wm AP 的信号的强度 (新 AP 点) О3、使用功分器-耦合器扩大覆盖范围 数据优化数据优化--b/g 模式转换模式转换 ОAP 速率模式的切换选择 AP 配置中在速率的模式上有 802.11g 模式,802.11b/g 模式和 802.11b 模式三种可选如果在使用环 境中没有 802.11b 模式的用户,那么我们可以选 802.11g 模式进行覆盖因为如果有其它 802.11b 模式的 用户要接入,势必会影响整个 AP 下其它用户的速率 切换与漫游优化切换与漫游优化 强制漫游 用户控制用户控制 负载均衡优化负载均衡优化 终端隔离终端隔离 终端未隔离效果图 终端隔离终端隔离 终端电源管理终端电源管理 О通常 PC 的无线网卡默认的电源管理属性是省电模式,此时有可能会造成当 PC 离 AP 的距离较远时, 无线网卡由于发射功率过低而导致回传数据包丢弃或重传,因此禁用 PC 的省电模式,采用最大功耗,可 以提高 PC 的发送功率,提高无线网络质量。
案例: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案例: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О某学院采用 AC+FIT AP 方案进行无线校园网建设,主要针对其学生公寓、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及 食堂等热点区域进行覆盖无线网络主要实现两个业务,一是校园网数据源业务,另一个是外网访问业务, 分别对应汇聚交换机的两个出口 О在无线网络使用前期主要暴露以下问题: ( 1)某些区域信号是有是无,无线客户端无法成功连接 SSID ( 2)某些区域信号强度满足要求,但无线客户端连接后很难打开 Portal 认证页面,ping 包丢包严重(高 于 5%) ( 3)大量用户使用时,无线网络不稳定,网友容易断线、视频出现停顿 案例: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案例: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针对问题 1 和问题 2,主要是信号强度不够或信号干扰严重所造成,针对性进行全面的信号侧优化、设置 信道、调整功率后情况已有好转,见左图 解决问题:案例: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案例: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О其中个别区域由于覆盖方式问题而造成信号强度不够,需要调整覆盖方式例如,在衡量墙壁对 AP 信号的穿透损耗时,需考虑 AP 信号入射角度但在此方案中某些区域却采用了信号斜射的方式,严重影响信号覆盖的效果。
斜射时无线信号实际穿墙厚度远远大于直射时,严重影响信号质量,应避免此类方式的覆盖此方案中,对于不方便从室外直射覆盖的区域或远距离室外覆盖的区域,改为室内覆盖方式或更 改 AP 安装位置О问题 3 主要集中在学生宿舍区,对学生宿舍无线流量分析发现BT、网游、视频等为只要应用, 而此类流量以小包为主,严重影响信道的使用效率同时学生网络中存在大量非法广播报文和认证前的互访流量О 针对校园网络宿舍区域的上述应用特性,进行以下方面的数据优化: ( 1) 开启空口的无线限速功能,限制 每用户最大空口宽带为 2048kbps ( 2)限制每 AP 的最大用户接入数量,设置每 AP 的最大用户接入数量为 20 人 ( 3) 开启用户隔离功能,减少广播报文和用户间流量对网络的影响,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 ARP 攻击的 发生,使无线网络使用起来稳定安全 ( 4) 关闭低速率应用,以减少低速率应用对空口宽带的影响 案例: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案例: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