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化合物型课题板书设计策略.docx
4页元素化合物型课题板书设计策略 摘要]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型课具有事实性、陈述性、框架性、根底性的特点,并且内容多,占教材比重大,与之相应的板书设计也应建立在性质、制取、用途、对环境的影响这几个核心问题之上,将宏观、微观、符号三者相关联,并与课件完美结合,才能有利于帮助教师在元素化合物课题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元素化合物;板书设计一、元素化合物型课题板书设计的意义初中化学课根据主要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元素化合物、化学概念与理论、化学用语与计算、化学社会性课题四大类元素化合物型课题是初中化学非常重要的一类核心课题,是指以元素及其组成物质的结构、性质、制取、用途为主要知识骨架,由物质间相互反应向外扩展形成知识网络的一类课题此类型课题具有以下特点:①事实性、陈述性,②框架性、根底性,③内容多、占比大姜言霞、王磊等人认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约占化学教学内容的60%【1】笔者通过简单的统计发现,元素化合物型课题在三个版本的教材〔人教版、沪教版、科学版〕中所占的百分比均接近半数〔详见表1〕,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在课时安排上有所侧重基于以上三个特点,元素化合物型课题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内容传授和结构构建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类型的课题数量较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理应得到重视。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有三大作用:能够详略得当地展现知识,层次清晰地梳理关系,提纲挈领地总结概括这三大作用恰恰与元素化合物型课题的三个特点吻合〔见图1〕板书设计不仅是元素化合物型课题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更是突破重、难点的“利器〞,即便是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同屏技术等多种新技术不断融合的今天,板书依然是知识核心和思维主线另外,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效的板书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活泼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能力培养和情操陶冶【2】因此,元素化合物型课题板书设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元素化合物型课題板书设计方向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维度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科学探究的实践根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科学思维的核心,“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学科的特征观念,“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科学的价值立场〔见图2〕在大力提倡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今天,元素化合物型课题板书的设计需要在原来根底上不断改进并与之相适应,教师应深入地挖掘其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为了加强此类型课题板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改进〔一〕构建认知模型“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于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3】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这一维度的要求,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师应通过结构化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模型,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提供抓手〔二〕培养宏微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3】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维度的要求宏微观念是化学学科特有的科学观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宏微观念,就要理清宏观与微观之间的逻辑联系,并通过板书设计表达宏微联系,培养学生形成宏微结合的科学观念〔三〕融合更多活动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要求“能从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3】教师可通过板书与其他教学手段融合来进行综合性设计,扩展学生认识元素化合物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元素化合物型课题的板书设计策略如今,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贯穿在化学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深化板书设计、助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一线教师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之一笔者针对以上三个板书设计深化的方向,结合元素化合物型课题的特点,构建了以下三种元素化合物型课题的板书设计策略〔见图3〕〔一〕基于“性质、制取、其他〞为核心的板书设计策略笔者通过对目前初中元素化合物型课题的内容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元素化合物型课题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三个核心来开展——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制取〔包括实验室制取、工业制取〕、其他〔包括用途、对环境的影响等〕。
教师可以把这三个核心作为学生认识元素化合物的认知模型,并依托这三个核心设计板书内核〔见图4〕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且这两个内容往往比较多,为了板书的美观以及版面设计的合理性,建议将这一核心内容拆分为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项笔者依托三类核心设计的板书内核,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认知元素化合物的根本模型此板书设计策略所构建的认知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记忆系统,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见案例1〕案例1】中考考点:金属与金属材料1.板书设计〔见图5〕〔1〕此板书设计策略包含了思维导图的思想,使学生得以在课堂板书的根底上将元素化合物庞杂的知识细化,并构建自己的记忆系统〔见图6~7〕〔2〕这个模型的构建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新的元素化合物时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对于陌生元素化合物有固定的认识技巧〔见图8~9〕〔二〕基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板书设计策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当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在该维度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基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板书设计可以将宏观纷繁的现象与微观抽象的原理结合起来,是帮助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阶段建立跨维度联系的有力抓手,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支撑。
根据利用板书培养学生宏微观念的思想,笔者设计了包含宏微符三重表征的板书内核〔见上页图10和案例2〕案例2】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1.板书设计〔见图11〕2.拓展延伸宏微符三重表征的理念不仅包含在元素化合物型课题当中,在化学概念与理论、化学社会性课题当中也有表达绪言?也可以根据此类策略设计板书〔见图12〕〔三〕基于板书、课件、学案三位一体的板书设计策略在元素化合物型课题中,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板书究竟要侧重于物质转化的逻辑关系,还是侧重于物质转化的内容呈现假设侧重于物质转化的逻辑关系,板书可以做到思路简明清晰,但似乎容量薄弱;假设侧重于物质转化的内容呈现,板书会显得冗杂而且黑板的容量可能不够因此,板书在课堂当中不应该独立存在,而应该与课件、学案相融合,并防止知识重复呈现〔见案例3〕案例3】中考考点:酸、碱、盐及氧化物1.板书设计中考考点“酸、碱、盐及氧化物〞的内容庞杂且繁琐,符合元素化合物型课题的特点有关这局部内容的板书设计,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了三位一体的策略首先,利用学案对该内容的一些特性进行归纳〔见图13〕;其次,利用留白的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归纳这四类物质的性质,利用课件对学生的归纳进行修正,运用了代表物以方便学生复习物质的性质〔见图14〕;最后,板书和课件的融合可以给学生清楚地呈现其中的逻辑关系〔见图15~16〕。
板书表达了整节课的逻辑思路,是内容的主干;课件呈现了物质的变化,是板书的延伸;而学案是配合与融合的好抓手只有当板书与课堂当中其他媒体手段融合,充分扮演它的角色,才能充分地效劳课堂2.拓展延伸笔者要求学生拓展至使用具有代表性的物质进行板书再设计〔见图17〕四、小结与反思笔者通过案例1与案例3的实施发现,策略〔一〕与策略〔三〕更适用于单元复习课和中考考点复习,假设应用于新课,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对于策略〔一〕而言,在新课教学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用途等会被独立为一课题,一节课的板书想构建完整似乎有难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将每个课题设计成板书的一局部,这样,当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就可以把每一局部的板书汇总为基于性质、制取、其他三类核心内容的板书此类设计对学生构建单元化学知识体系有一定作用对于策略〔三〕而言,在实际教学中,单独的板书设计不容易表达出实验探究过程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带有实验探究的元素化合物型新课也需要此类综合化设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不是独立的、平行的,而是交错融合的,一节课的教学会关注到多个维度的核心素养培养,因此,板书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多个维度而本文提出的三条策略也不是独立的、平行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应根据具体课题相互融合使用。
元素化合物型课题是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优质土壤,因此,需要广阔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总结更加行之有效的策略,助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参考文献]【1】姜言霞,王磊,支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价值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 法,2021〔9〕:106.【2】钱丽.初中化学教学中板书的设计和思考:以五节化学评优课的板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1〔3〕:71-75.【3】王磊.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4.〔:赵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