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隐喻抽取技术(zmet)乔布斯形象.pdf
5页2015 年 第 七 期 2015年第7期 (总第131期) 东南传播 2015年第7期 (总第131期) 东南传播 摘 要:本文探索乔布斯个人形象,研究方法是援引营 销学者 Zaltman 提出的隐喻抽取技术(Zaltman Metaphor Elic- itation Technique, 简称 ZMET), 来抽取人们内心深层想法的 共识构念(Key Constructs),进而建构共识地图 (Consensus Map)研究结果共抽取出 33 个共识构念, 这 33 个共识构念 代表人们对乔布斯形象的主要认识本研究再将 20 个相关 构念分解为起始构念、 连结构念及终至构念, 从而完成对乔 布斯形象共识地图的建构研究发现: 1. “符号”“神化”“影响 力” 和 “人文精神” 是本研究的终至构念,“简约”“美学” 和 “宁 静” 三种形象在乔布斯身上特别突出, 对 “完美” 的追求影响 着他性格的诸多面向; 2.乔布斯的形象与产品形象相互影响、 不可脱离; 3.人们对乔布斯的负面形象选择性忽略, 主要持积 极、 正面的评价 关键词: 乔布斯人物形象隐喻抽取技术 (ZMET) 近年来, 在全球风靡的苹果, 一有产品推出, 就会吸引一 大群消费者排队购买, 甚至有人说 “苹果比起品牌, 更像宗 教” 。
有人认为, 苹果会如此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不仅因为产 品硬件的效能、 软件的应用与外观设计等因素, 更因为苹果 的领导者———乔布斯,他的勇于冒险与创新改造了世界, 而 他的自信魅力, 更令消费者对他的产品着迷(吴佩谕, 2013) 企业领导者形象对企业文化、 品牌价值乃至产品营销都具有 重要影响目前, 有关企业形象传播的论文较多, 但对企业领 导者形象及其形象传播的研究大多浅尝辄止乔布斯作为苹 果的创办者和前首席执行官, 某种程度上, 他的形象就是苹果 品牌和苹果产品的形象那么, 乔布斯到底具有怎样的个人形 象? 研究他的形象对领导者形象传播有何意义? 本研究乃首次 应用 ZMET探索企业领导者形象, 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本研究 结果还可作为未来结构式问卷测量人物形象时的参考 一、 研究方法 ZMET 隐喻抽取技术于 1990 年, 由哈佛商学院的 Ger- ald Zaltman 教授所发明ZMET 是 Zaltman Metaphor Elic- itation Technique 的缩写, 是一种融合多种学科精华, 结合了 非文字语言(图片)与文字语言(深入访谈)的消费者研究技术 (Zaltman Zaltman & Coulter, 1995)。
也就是每位受访者的个人构 念中至少有 80% 为共同构念现将四位受访者构念涵盖率 (见表 4) 进行整理, 以检视抽取的构念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上表整理结果显示, 四位受访者的构念涵盖率均在 80% 以上,符合要求其中, A 受访者的构念涵盖率为 82.6%; B 为 81.5% ; C 为 80% , 在四者之中最低; D 为 84.6%, 为四者 之中最高 (五 ) 构念关系分析 构念就如同是人类一样, 每个人都是依据彼此的互动而 有所改变; 并且, 构念间的关系比起构念本身更有意义, 关联 代表消费者的赋予信念、 感觉、 情感重要性的推理过程我们 需要的是有相关联的构念, 而非注意孤立的构念, 这种互为 相关的构念才是驱动消费者行为的原因, 而这些构念可以影 响营销管理者的决定(Zaltman, 2003, 转引自钟季桦, 2004) 构念与构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攀梯法得出的, 这种 关系主要是因果推导关系表 5 中, 构念分置于横向和纵向 位置, 相同构念不可能产生关系, 如 “宁静” 和 “宁静” , 用 “\” 表 示;但如果有 4 人认为乔布斯的宁静来自于他是一个佛教 徒, 修禅之人较为宁静, 那么用 “4” (数字表示提及构念关系的 人数)表示; 但反过来, 没人认为他宁静从而推出他修禅, 则用 空白表示, 表示二者之间没有相关性。
表 4 四位受访者构念涵盖率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整理 表 3 受访者构念编码 注: 有*的构念为共同构念 传 播 学 研 究 — 传 播 理 论 探 索 53 2015 年 第 七 期 2015年第7期 (总第131期) 东南传播 2015年第7期 (总第131期) 东南传播 在表 5 中, 超过 2 人提及的相关性构念有 20 个, 并相互 产生 26 种关联性另外,“神秘性” 虽是共同构念, 但四位受 访者并没有提及它与其他构念的关联性, 而独立构念的意义 并不大, 本研究将之排除 (六 ) 建立共识地图 共识地图中的共识构念共 33 个,可以说是人们对乔布 斯形象最主要的认识 相关性构念有 20 个 这些构念根据构 念的因果关系可以分为起始构念、 连结构念、 终至构念, 其中 起始构念有 5 个, 分别是 “简约”“美学”“宁静”“创新” 和 “梦 想” ,研究者可以将这些构念作为企业领导者形象的参考元 素; 连结构念有 11 个, 分别是 “酷”“魅力”“完美”“艺术” 等, 其中 “完美” 与多个构念有关, 因此也成为乔布斯形象中的关 键构念; 终至构念有 4 个, 分别是 “符号”“神化”“影响力” 和 “人文精神” 等(见表 6)。
共识地图图例说明(见表 7)及共识地 图(见图 1)如下: 四、 结语 (一 ) 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 ZMET 来深入探究受访者对乔布斯形象的 认识研究发现,“简约”“美学” 和 “宁静” 三种形象在乔布斯 身上特别突出, 对 “完美” 的追求影响着他性格的诸多面向; 乔布斯的形象与产品形象合二为一; 人们对乔布斯的形象主 要持积极、 正面的评价, 具体论述如下 第一, 本研究共抽取 33 个共识构念, 代表人们对乔布斯 形象的主要感觉和看法, 其中,“简约”“美学” 和 “宁静” 三个 构念四位采访者都提及, 并且也是起始构念, 说明这三种形 象在乔布斯身上特别突出, 带给人们深刻的印象超过 2 人 提及的相关性构念有 20 个, 并相互产生 26 种关联性, 其中 “完美” 与多个构念有相关性, 如 “完美” 与 “执着” 、“完美” 与 “严格” 、“完美” 与 “简约” , 并且这种关联性多是双向的 第二, 乔布斯的形象与产品形象相互影响、 不可脱离这 里主要包括三个面向: 1.只属于乔布斯的形象, 主要指其人格 特征, 如 “坚强”“执着” 等; 2.只属于产品的形象, 主要指产品 的外在呈现, 如轻薄、 有质感、 好看等; 3.同属于二者的形象, 如 “简约”“完美”“创新” 。
前两点虽然从视觉上无法辨识, 如 苹果产品从视觉上看不出 “坚强”“执着” 的形象, 乔布斯也并 不呈现有质感、 轻薄的特征但前者将个人的价值理念和生 存哲学置于产品中, 后者反过来证明和成就前者, 他们是相 互影响、 缺一不可的 图 1 乔布斯形象共识地图 表 5构念关系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整理 表 6 起始构念、 连结构念及终至构念 表 7 共识地图图例说明 传播学研究 —传播理论探索 54 2015 年 第 七 期 2015年第7期 (总第131期) 东南传播 2015年第7期 (总第131期) 东南传播 第三, 人们对乔布斯的负面形象选择性忽略, 主要持积 极、 正面的评价 在四位受访者中, 只有受访者 B 提到乔布斯 的暴脾气, 而且她认为一个人如果有魅力, 就算他脾气暴躁, 也不影响大家对他的评价在 “符号”“神化”“影响力” 和 “人 文精神” 四个终至概念中, 也可见这一点在采访中, 受访者 对乔布斯人生中的 “负面” 形象, 如很少有时间陪家人, 有时 对家人很冷漠; 他对员工很严格, 说话直接, 爱发脾气等都保 持了很大的宽容, 在他们看来, 这才是真正的乔布斯, 一个多 面的人, 既冷酷又温情, 这些 “负面” 形象成就他狂傲不羁、 跟 随内心勇敢追梦的性格。
受访者说, 了解他的人生, 才能更爱 苹果这对领导者形象传播, 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形象传播有 很大的启示首先, 企业领导者形象传播对建立良好的企业 形象有重要意义, 当企业领导者被大家(企业内部和一般消费 者)认可, 企业才能赢得员工信任和市场信心; 其次, 当企业领 导者同时也是创办者时, 突出其人生经历、 个性特征尤为重 要, 因为这样, 人们能从产品中看到故事, 看到生命的温度, 从而对产品产生情感的依赖,这种依赖往往是稳定持续的,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有如此多忠实 “果粉” 的原因; 最后, 在传 播企业领导者形象时, 无须刻意过滤掉其 “负面” 形象, 因为 这也是形象传播的一部分完全正面的形象往往给人虚假、 不真实的感觉对于创造出良好产品的企业领导者, 人们一 方面会主动过滤掉其负面形象; 另一方面会 “美化” 其形象中 负面元素,并试图将其置于领导者人生经历的大背景中, 试 图将其合法化这也是本研究对企业领导者形象传播的建 议 (二 ) 研究限制与建议 1.本研究采取滚雪球的抽样方式, 最终找出四位对乔布 斯有较多了解的受访者, 分别为两男两女, 都是 20 岁的大学 生, 属于小样本的质化研究。
后续研究可增加研究样本, 分别 以性别、 身份、 年龄来探讨不同群体对乔布斯形象的不同认 识, 且进行涉入度调查, 以保证受访者对研究主题的高涉入 度 2.本研究尽管结合了凯利方格法、 攀梯法等方法, 但无法 确认受访者答案的准确性, 因此最好将研究成果与不同的研 究方法交叉对照,以确认结果之正确性江羚弘与郑自隆 (2008)的研究 《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形象: 隐喻抽取(ZMET)之应 用》则将 ZMET 分析结果与 TEDS (Taiwan’ 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 台湾选举与民主化调查)调查结果进 行比较这些也是本研究下一步需要完善的地方 注释: [1]凯利方格法是临床心理学家 G.Kelly 依据其个人建构理 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创造以诱导特定构念系统的 研究方法RGT 可由元素与构念为经纬, 交错形成单一个 案的凯利方格并组合成个人的构念系统在本研究中则延 伸为构念与构念组成的方格表凯利方格法又可译为凯利 方格技术、 凯利方格、 凯利方格晤谈法等本研究通称为凯 利方格法 [2]攀梯法本身是透过一连串探测式的问题去了解或逼问出 受访者提出构念背后的来龙去脉,它能有效得到受访者是 如何联结不同构念之间的意义(Reynolds & Gutman, 1988: 12)。
也译作攀梯技术、 抽丝法 [3]构念是运用简单的标签去捕捉并解读, 认知科学家称这 种标签叫作构念(Zaltman, 2003) [4]心智地图, 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 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5]图片的来源与形式不限; 图片最好没有任何文字说明; 图片搜集的要求是这张图片足以表达对乔布斯形象的感 觉和想法 [6]构念意思相同或相近, 只选其一, 如 “坚持” 和 “执着” , “温柔” 和 “温情” 等 参考文献: 1.江羚弘.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政党形象: 隐喻抽取技术(ZMET) 之应用[D].台北: 政治大学, 2008. 2.罗文军.ZMET 技术及其在智能消费者心智模式中的 应用[D].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3.刘明德, 方之光, 张裕幸, 谢佩如.运用隐喻抽取概念技术 (ZMET)来建立角色扮演游戏玩家的共识地图[J].中山 管理评论, 2007(15): 667- 695. 4.吴佩谕.领导风格对品牌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以 Apple 为例[D].新北: 淡江大学, 2013. 5.张媛.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形象呈现与公众认知———基于 隐喻抽取技术(ZMET)的实证研究[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