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辩证法(提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doc
14页第一部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座提纲 一、中道----生存与发展的两难选择(自然辨证法绪论)1、玉米粥与爱情的两难选择---对人性的追问与理性的反思2、坟墓与摇篮同在——古希腊的哲学智慧3、恍兮惚兮的人生境界——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4、“日里万机”还是“职权不分”----法家“无为之术”的管理才能二、回眸与展望---科学的自然观5、无价与有价---生命的意义与选择6、为子孙“造福”还是“作劣”---自然与社会的系统性7、老子是强盗儿子也是强盗?---自然层次性的理论的误区8、算命还是君子寡过之书----八卦、周易及其人生智慧9、生命起源之迷----人的自然本性的扬弃与人的未来发展10、“科隆技术”与器官移植---人类灵魂的震荡与精神煎熬(讨论)11、在我们的手掌中去探索自然(录象---509小组与现代高科技战争)三、跛子不迷路---科学方法论12、最高的智慧----哲学方法13、在延长线上看未来---缺点列举法与优点列举法14、困境中的希望—类比方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与分类15、洛曼底登陆(柔线行动计划)----系统方法的原则及应用16、探囊取物---黑箱辩识方法 17、模仿与创造---功能模拟方法18、麻衣相书——信息方法与信息推理19、杞人忧天与大爆炸宇宙论——科学假说的特点、形成20、审视与思路梳理----科学的自然观与思维方法(录象—自然辩证法1-4集)四、风、马、牛相及——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21、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悲剧---非理性方法及其种类22、智力图像思维——直觉23、闪念与顿悟——灵感24、机不可失——机遇25、充耳不闻——思维定势的形成、强化、弱化途径26、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素质要求与生活实践五、准确、科学、务实、技巧----科学认识论27、科学认识要素的定性与量化分析28、几种西方的科学发展模式29、问题链的设置与解答----科学发展的机制30、科学发展树式及启示——科研选题、硕士论文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及技巧第二部分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其参考答案随堂考试,随机抽题回答。
共有三个层次25道题,任选3题作答,基本问题的答案要点如下:一、哲学理论必答题 1、试论科研选题的原则及步骤2、举例说明优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在实践中的应用3、试论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4、试论系统方法的一般原则及其步骤5、举例说明信息交合法的一般原则6、试解释说明芝诺四个悖论的逻辑思维源头7、论人成为人的内在根据8、论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局限性及我们科学的态度9、试说明科学抽象概念、一般步骤和理论意义10、试说明直觉的形式及其方法11、试说明“黑箱方法”及其意义12、试结合自身的经验,说明灵感的种类及其产生的条件二、理论解释题1、用系统理论分析说明“东风效应”、“错棋效应”及对我们的启示2、试用层次理论分析说明“获得性能遗传”、“老子强盗,儿子贼”理论的错误3、试用思维惯性理论说明分析“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英雄所见略同”的形成原因4、试用系统理论对马寅初的人口论的“见口不见手”批判的批判;5、试用道家理论分析说明“无中生有”、“上善若水”的思想渊源6、试用直觉方法分析说明“高瞻远瞩”、“豁然开朗”的思维源头7、试用科学抽象来分析说明“入木三分”的思维源头8、试用系统理论说明并分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怪圈三、理论论述题 1、以中国古代宇宙观与伽莫夫的大爆炸宇宙观为例,判断其思维方式的异同及其启示。
2、试说明思维定势的概念、形成要素、强化和弱化的途径,并典型分析“权威定势”、“非理性定势”、“唯经验定势”、“从众定势”3、结合现实,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分析评判“克隆技术”、“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等现代高技术对人类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并说明消解的人文途径和技术途径4、试论法家的基本思想及法家无为之术的主要内容和对我们的启示5、试说明周易的结构、易理及其思想和对我们的启示第三部分 自然辩证法基本结论的要点一、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1、观念的灵活性:违反“常识”的观念和假论,适应环境变化,接受新事物 2、个人独立性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不受习给的限制,和约束,他即不是一个顺从者,也不是一个不顺从者,而是一个独立的人个人独立性表现:作出与众不同的及让人吃惊的行为,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管别人怎样讲,怎样反对,也坚持明确自己见解3、思想自主性有按自己的意志积极行动的倾向,与倾性,主体性,自解性大致是相同的概念,比较接近的概念可带出带头性,积极性,支配性,自信心不附和性等具体表现:行动干脆利索,说干就干,行动能力强4、行为冲动性这是一种精力旺盛,才华焕发的状态,体现了高度的工作欲望,不过有时过强了,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不安。
相近的概念有:兴奋性,激进性,感情充沛,决断力,勇气,机智灵活5、意志持久性精神上的而持久力,意志力相近概念:因执,坚韧,顽强,执着,献身性,毅力,忍耐性等具体表现:一旦开始即锲而不舍,追终索源6、宽容大度和博大的胸襟对暧昧不明事物的容忍并特别倾向于接受,以至欢迎错误复杂的事物,能够实事求是,而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处理混乱的事物,或者武断,革命去解决难题的7、错误包容性一个人如果在思想的和行动上都具有独创的和革新的精神,那他就必须不怕犯错误对一个问题能广泛提出可供选择的许多解决办法,并保持一种松驰的沉思态度把错误看成一个信息,而不看作个人的一种耻辱或失败8、适度的焦惑与困惑焦虑和困惑比常人要多忧虑是一种强烈的对现实不满,这种不满是将现状和自我抱负相比较而产生焦虑与个人成就程度有关,成就增进了人们对“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分辨能力,当人们知觉到它们的差异性,就增加了焦惑低水平的焦虑可能成为推动和促进创造活动的动力,高水平的焦虑可能对行动见解作用引起病理焦虑有高度创造性的人能驾驶焦虑的限度,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开展9、社会交往能力欠缺性有高度分行性的人往往没有很产生的社交能力,他们给人的印象带之是不合群的,与常人相比,他们对内部世界比对外部世界关心得多,他们不会固受到赞许面是感到特别愉快,反面评价或社会排斥并不会引起分队他们的惊荒,得不到别人持也不会过会不要。
总之他们对自己所热衷的那个问题比对社会给予他的评价更为敏感 每个人的头脑本来都是聪明的,装成头脑中的“晶体管”和“电路”都是相同的,有人最大限度地开动了这些器件,有人却没有,这就出现了头脑优劣的情况,把血管比作电线,把血流比成电流,人类大脑的以作与电子设备中电路的工作相似了如果电流大量地流向电子电路,则输出会增加同样,如使血流大量地流入大脑,则大脑的活动不也就十分活跃,头脑聪明,是血流极其流畅的结果,头脑愚笨,还有这些血管电路的血流受阻的结果二、黑箱辨识方法1、黑箱与黑箱方法概念 黑箱是指其内部结构尚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观察到的,只能从外部去认识的现实系统这如事既不透明而又密封的箱子,其复杂的神妙的机理珍藏在箱子中,人们无法从外部或打开来探索其内部的奥秘,控制论始人维纳称之为闭盒(closed box),又叫黑箱(black box)Black-grey-white box是相对的,往往是对不同观察者而言黑箱方法是通过考察对象的输入、输出及其动态信息的外在变化过程,而不通过直接考察内部结构来认识研究对象本质的科学方法2黑箱方法的基本步骤1)用相对孤立的原则,确认黑箱由于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所以把黑箱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才能进行研究,这种分离是相对的,不仅要判定环境的边界,还要抓住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主要矛盾,确定那些通过传输相互作用。
并把研究对象以及环境的重要影响,看作特别通道实现输入,把研究对角对环境的主要影响看作是通过物定通道实现输出这就是所谓的相对孤立原则对黑箱作任何研究以原始依据,总是一串合有两个分量(输入输出)的矢量值选定对象(S)确定一组输入x(t)与输出y(t)这就意味着黑箱的确立2)通过观测和实验,考察黑箱通过观测和实难来考察输入和输出及其动态过程用考察来对系统不加干预的情况下测量其输入和输出,取得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可有目的系统的输入某种典型测试信号,然后观察输出的变化以便取得对象的大理信息作为认识黑箱的根据3)建立模型,阐明黑箱利用观察和实验所取得的系统的输入、输出的数据以及对原先系统的知识、建立起黑箱模型,如框图模型、动态登记表,数学模型等然后根据模型研究结果对黑箱的种种特性进行阐明如对系统的功能特性进行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的分析评价,对系统的未来行为作出某种预测,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机理作出某些猜测3、黑箱方法的作用黑箱方法继承了古代从整体出发,从相到联系中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方法,同时又把这种方法与理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冲破了以分析为主的传统科学思维方法的事缚,这在方法是一种突破,因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1)黑箱方法为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复杂的大系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例如我国的人口系统就是一个极为系复杂的大系统,近几年来的适应黑箱方法等控制方法对这个问题有了有益的探索,1955年北大校长马初即提出控制人口,却受到了批判2)黑箱方法对研究具有高度组织性和活动性的生命系统有其特殊作用由于研究这种系统的困难,不只在于它的高度复杂性,而在于它的高义组织性和主动性,黑箱方法具有不干扰生命迅速进程的条件下进行研究的优点,因为成为研究生物系统的重要工具通过运用黑箱方法,对人脑神经网络系统,人体组血压控制系统,呼吸系统,体温调节系统等控制功能,特性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3)黑箱方法对其他探索性的科学研究也是重要的启可作用所有的科学问题都是作为“闭盒”(closed box),开始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对象,一般都可视为尚待揭开的黑箱如原子、原子核和粒子、社会、人际交往、人群、公司、家庭等等,都是这样的黑箱,人们一层一层不断的探入揭示事物结构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开黑箱的过程,成为认识事物本质的一条途径黑箱方法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其只研究系统的功能特性和行为方式,而不研究内部结构因而不可能深入理解其功能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基础和本质。
三、系统方法 1、系统 系统是由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般公认,作为一般系统的基本思想是本世纪初,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ng von Bertalanffy)在《 general system Theory》提出的,当时他称之为“机体生物学”,有时也称“机体系统理论”这是生物学中的有机理论概念,强调生命现象是不能因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的,而只是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断言:动物是机器而拉美特利更加明确的断言:人是机器虽然系统论是导源于理论生物学中的生物有机体的概念,但它本身与哲学,方法论密切相关,与哲学上的有机含义属于同一思潮2、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论的观点出发,从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化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属哲学方法论或辩证范畴的发展形式类似,在科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1)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Bertalanffy是针对机械的系统观而提出的无论有机体论还是机械论,都不否认系统是由其组成部分构成的。
但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