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18页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参与水平衡调节 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参考答案:A2. 下列物质中,动物细胞内不含有的是A.葡萄糖 B.糖原 C.核糖 D.纤维素参考答案:D 3.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的物质是(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胸腺嘧啶 ⑤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⑥尿嘌呤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参考答案:B4. 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A.C3H3NS B. C3H5NS C. C3H7O2NS D. C3H3O2NS参考答案:C5. 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属于初生演替B.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C. 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了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D. 在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优势参考答案:B【分析】群落演替指群落的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
初生演替即在一个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上或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即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火山爆发,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详解】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是次生演替,A错误;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B正确;初生演替一般是在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C错误;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有不同的优势种群,只有到森林阶段,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占有优势,D错误6. 当条件满足时,20个腺苷和80个磷酸基团最多可以组成的ATP中的高能磷酸键的个数是A. 30个 B. 40个 C. 60个 D. 80个参考答案:B7.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地理隔离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C8.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参考答案:C【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间期减I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II后期【解答】解:A、两者前期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于细胞中,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A错误;B、两者中期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D、两者后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也不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规律,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9. 杂交高茎豌豆(Dd)自交,其后代的高茎豌豆中,杂合子占( )A.1/3 B.1/2 C.2/3 D.3/4参考答案:C略10. 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生长素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参考答案:A【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分析】拜尔的实验过程: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然后将其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胚芽鞘都弯曲生长,且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解答】解:A、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所以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 B、拜尔的实验没能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更没有命名该物质是生长素,温特的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生长素,B错误; C、拜尔的实验没有设置空白对照组,C错误; D、该实验能说明生长素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但不能说明生长素不能反过来运输,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作用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实验过程、原理和结论等内容,难度不大. 11. 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小学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94% B.92%、8% C.78%、22% D.69%、6%参考答案:B12. 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约79%而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约83%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这种差异的解释是( )。
A.心肌内多是结合水 B.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C.心肌内多是自由水 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参考答案:A13. 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参考答案:B【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分析】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的机构通式是:【解答】解:根据氨基酸的通式可以看出,氨基酸的分子式是R﹣C2H4O2N,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减去C2H4O2N,所以R基团是﹣C7H7.14. 与酶的化学本质不同的物质是( )A.抗体 B.胰岛素 C.脂肪酶 D.性激素参考答案:D【考点】37:酶的概念;1M:脂质的组成元素.【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据此答题.【解答】解: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酶的化学本质相同,A错误;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酶的化学本质相同,B错误;C、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酶的化学本质相同,C错误;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而酶是蛋白质或RNA,D正确.故选:D.15. 正常细胞中RNA的功能包括①作为遗传物质 ②细胞的结构物质 ③催化作用 ④传递信息 ⑤运输功能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参考答案:C16. 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考点】1I: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1N: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果糖、半乳糖等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二糖分为麦芽糖、蔗糖和乳糖,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2、脂质分为脂肪、类脂和固醇,类脂中主要是磷脂,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解答】解:A、由糖类的分类和分布可知,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是乳糖和糖原,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是麦芽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A概念模型正确,A正确;B、葡萄糖和果糖是单糖,且蔗糖不具有还原性,B错误;C、脂肪与固醇是并列关系同属于脂质,C错误;D、固醇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糖类和脂质的分类、分布的理解并形成概念模型图的能力.17.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胞生长,其表面积增大,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升高 ②细胞衰老,呼吸速率减慢;细胞分化,基因不变 ③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④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⑤抑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进程;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代谢增强⑥细菌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DNA复制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参考答案:D【分析】1、细胞衰老的特征:;①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②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性结束生命的过程。
3、细胞癌变是致癌因子诱发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的结果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