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生物学业考试(含答案解析).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雨水
  • 文档编号:146541590
  • 上传时间:2020-10-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82.4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8 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 B.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 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解析】“该生态瓶”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 统, A正确;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B正确;该生态瓶里能 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C正确;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真菌,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 D错误 【答案】 D 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B.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这三个结构 C.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同时还含有遗传物质DNA D. 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于细胞质 【解析】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因此, 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 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动、 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A错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线粒体 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如叶片;但有的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如洋葱表皮细胞,B错误;细胞核是细 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同时还含有遗传物质DNA ,C正确;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 着多种物质,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于液泡,D错误 【答案】 C 3.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错误的是() A.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B. 在玻片上写的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字母“b” C. 显微镜放大50 倍看到的细胞比放大200 倍看到的细胞小而多 D. 观察时欲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解析】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A正确;显微镜成倒 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 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 母 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d”, B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显微镜放大50 倍看到的细胞比放大200 倍看 到的细胞小而多,C正确;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观察时欲将 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D正确 【答案】 B 4. 在消化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一组是() A. 口腔、胃 B. 小肠、大肠 C. 咽、食管 D. 胃、小肠 【解析】口腔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但没有吸收功能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 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A不符合题意;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 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却没有消化功能,B不符合题意;咽和食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C不符合题意;在胃内,可把蛋 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淀 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D符合题意 【答案】 D 5.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毛细血管乙右心房 B. 心脏左侧及相连血管流静脉血,心脏右侧及相连血管流动脉血 C. 血管比血管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D. 若毛细血管乙位于小肠,则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明显增加 【解析】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 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图中左心室毛细血管乙右心房,A正确;心脏 左侧及相连血管流动脉血,心脏右侧及相连血管流静脉血,B错误;血管肺动脉比血管肺静 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C正确;从小肠流出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所以若毛细 血管乙位于小肠,则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明显增加,D正确 【答案】 B 6.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 a 代表氧气,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B. 图中 b 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一次,才能排出体外 C. 过程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 D. 经过过程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析】图中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a 表示氧气,组织细胞 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b 表示二氧化碳,A正确;图中b 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 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是: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呼吸道体外。

      可见组织细胞处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1次,就能排出体 外, B正确;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是组 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 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过程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C正确;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 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由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周围血液氧的浓度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 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D错误 【答案】 D 7. 有关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液的形成与排出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B.人体只通过尿液和汗液两种形式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C.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 D.人体的一部分代谢废物(如尿素、无机盐等)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所以适量饮水有利于健康 【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 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

      在大脑的支配 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A正确;排 汗和排尿可以排出代谢废物,呼吸也能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B错误;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 都含有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和尿素,C正确;适量饮水有助于把溶解在水中的一部分代谢废物(如尿素、 无机盐等)排出体外,D正确 【答案】 B 8. 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 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鹦鹉学舌属于非条件反射 C.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D. 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在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产生的 【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缩手反射属 于非条件反射,鹦鹉学舌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C正确;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D错误 【答案】 C 9. 下列关于激素分泌异常与相关病症不对应的是() A.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部不足- 侏儒症 B. 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症 C. 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D.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解析】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A正确;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B正 确;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发生糖尿病,C正确;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D错误。

      【答案】 D 10.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肾小管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血液中物质滤过形成原尿 B. 心脏中有动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C. 肺泡壁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 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血流速度极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新收作用,其中肾小管细长而曲折, 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A正确;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 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 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B错误;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 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 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C正确;毛细血管管 壁极薄,管内径极小,血流速度极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答案】 B 二、实验题 1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他们在学校的大棚蔬菜基地里选取了一株 生长旺盛的植株,先将它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对一片较大的叶片进行了如下处理:如图1, B区用遮 光的铝箔上下盖起来,主叶脉的a 点用小刀切断再将它放到光下数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该叶片取下,进行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区域是______填字母) (2) A区与 B区进行对照,可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______ (3)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对大棚里某气体进行了24 小时测定,绘制了如图2 所示曲线,该曲线代表 的气体是 ______ (4)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动脑,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提高学校大棚蔬菜的 产量提供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A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B增加大棚内单位面积种植的蔬菜数量 C适当提高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D增加大棚内的昼夜温差 【解析】( 1)A区具备了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B区没有光照,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C区没有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 液不变蓝。

      (2) A、B区进行对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可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在 0-6 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 的浓度逐渐升高,而6-18 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 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从18-24 时为黑夜时 间,与 0-6 时的情况一样,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可见图中气体指的是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会促进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光合作 用的条件是光,因此既要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使阳光尽量少的照到空地上,又要避免植株叶片相 互遮光,这样,种植农作物就要求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B符合题意;光照时间越长, 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属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利用,C不符合题意;增加 大棚中的昼夜温差:大棚中白天温度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