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心理学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docx
2页积极心理学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摘要]积极心理学倡导教育要尊重学生主体,增进学生积极体验,塑造学生积极人格小学文化建设中存在内涵建设缺乏、学生自我教育缺失、活动效果不佳等问题,班主任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活动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内在积极品质,提升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小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既是一个教育组织,又是一个文化组织文化是师生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心理气氛,它反映了这个教育组织的根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那么,是滋养学生心灵的重要养分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开展,主体人格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良好的文化能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开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研究思潮,是人类社会开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积极心理学重视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体验,强调对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开掘和培养它认为教育并不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拥有一种积极的心理力量,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为良好小学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现路径一)尊重主体地位,实现认知内化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于主体认知结构与客观外在实践经历的相互作用。
如果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学生就能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体系,到达知识和能力的升华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幸福、希望、快乐、自信的追求是人类获得成功的主要动机,人们应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外部事物做出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优秀品质和建设性力量,在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获得幸福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三)塑造积极人格,促进全面开展“个人要充分发挥潜能、到达自我实现就必须表达和开展自己的期望、愿望、兴趣和能力〞[3]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型人格可以帮助个体更容易调整心态,突破自己,进而获得幸福,创造快乐这也是班主任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组织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学生的全面开展不仅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全面提升,而且应包含人格结构的不断开展和完善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生实现个人终身开展的重要根底一)文化内涵建设缺乏文化的内涵属于的一种群体意识,维护文化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一个中,各项规章制度应由成员共同参与制订并自觉遵守而实际上,在很多中,这一事务那么由班主任和他指定的少数班干部完成,这就使得其他学生参与事务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
此外,一些班主任将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口号的提出和板报的布置,没有突出内涵和形象的塑造,无视对学生负面情绪的疏导,难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有些班主任那么只注重成绩,无视文化内涵建设,也难以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友爱、人人发奋向上的良好班风三)活动效果不佳文化建设是成员获得精神力量的源泉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组织开展符合育人目标的活动,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文化建设得以进一步深化和落实而在实际管理中,活动效果不佳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主题班会的召开,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纪律、平安卫生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高效形式然而,实际的主题班会中,局部班主任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导致主题班会收效甚微〞[4]另外,主题班会还存在活动方案陈旧、活动时间缺乏等问题一)环境文化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气氛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表达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从最广阔的环境———进化来讲,进化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5]教室是成员共同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待得最久的场所教室的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干净整洁、富有文化气息的教室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有助于健康向上的气氛的构建首先,保持教室的卫生无卫生死角,桌椅摆放整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学习环境其次,布置文化墙,将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摄影作品悬挂于教室的墙壁上,让学生展示自我、表现个性,在丰富的文化元素浸润中成长再次,创立图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图书角里,推荐给大家阅读,既为图书角创立奉献力量,又有助于其分享意识的培养最后,教室的绿化在教室适宜的地方摆放绿色植物,一方面可以增添生机,净化室内空气,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养花赏花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放松,陶冶性情,培养自身的耐心和责任感三)观念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的观念文化是在特定学校文化的影响下,经过师生长时间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包含信念、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准那么的复合体舆论是观念文化的风向标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而在内产生一种精神力量,鼓励每一个成员积极进取,是观念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密不可分积极心理学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它认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最正确途径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对他们的未来开展具有定向和奠基作用班主任应抓住时机,从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教育情境,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不断积累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内心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对班上好的现象予以表扬和肯定,而对中的不良倾向,班主任也要及时予以批评制止只有在中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自我省察,识别是非、善恶、美丑,不断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四、结语参考文献:[2]徐凤林,陆春庚.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校生积极体验能力培养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1(5):40-41.[4]龚俊波.主题班会高效互动“三忌〞[J].教学与管理,2021(1):30.[6]曾俊家,陶明艳.浅谈活动在建设中的重要性[J].教师,2021(2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