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点二战的扩大与胜利复习学案.docx
13页XX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点二战的扩大与胜利复习学案 第二 二战的扩大与胜利 ★考点说明 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2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 3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德国、日本投降的经过;加速日本投降的主要因素 4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德、日法西斯所犯下的主要暴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基础知识过关 一.二战的扩大与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年 月,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年 月 日凌晨,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 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真正达到世界规模 2.面对法西斯的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 制度构成威胁,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新的《 》,为掌握制海权的 打开了方便之门;1941年美国又通过《 》,同时美英两国又确定了美国参战后“ ”的战略方针 3 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年8月14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 》,9月,苏美英在 签订协定,开始了三大国的联合行动。
年1月1日, 、 、 、 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这标志着 正式建立 二.二战的转折 .欧洲战争的转折: (1)莫斯科战役:①概况:1941年9月底德军大举向莫斯科发动进攻,在 的指挥下德国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__________来临,缺乏________,寸步难行德军仓皇退却②意义: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重大失败,打破了德军 ,宣告德军______破产 (2)斯大林格勒战役( 年7月—— 年2月):德军的战略意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可以保证___ ___安全;又可以____________意义: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___________,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2.太平洋战场的转折 (1)原因:美国的飞机轰炸了__________,日本举国震动日本为解决_____________,决定进攻_________ (2)过程:时间: 战果: (3)美国胜利,日本失败的原因:日本方面:日军把舰队分为个编队,分散了__ ____;日军担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重任务,错失了战机。
美国方面:事先破译了日本的密码,掌握了日军的________,集中优势兵力在_________,伺机歼敌 3.北非战场的转折:1942年10月在 指挥下,在 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德意军队全线西撤,北非战场发生转折 三.二战的结束 .盟军的反攻: (1)太平洋战场:美军在夺占 后,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194年初美军收复了 日军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西北非地中海战场:1942年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 ”的两栖登陆, 年北非战事结束7月盟军在 登陆连续遭受惨重打击的意大利退出战争标志着 (3)苏德战场: 战役后,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1943年,德国为消灭 地区的苏军主力,发动了一场二战中最大规模的 会展,结果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年1月起,苏联基本收复全部国土,并进入东南欧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美英盟军实施了代号为“ ”的战役,在美国 将军的指挥下,美英盟军在法国的 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3.法西斯的覆亡:194年4月 在易北河会师4月30日苏军攻占柏林, 月 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194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 、 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出兵中国的 日本于 (时间)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4.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的四次国际会议 国际会议召开时间与会国会议内容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问题提升: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为何连连失利?法西斯德国第一次在战略上没有达到意图的战役是什么?法西斯德国第一次在军事上遭受重大失败的战役是什么? 2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什么?珍珠港事的爆发对二战有何影响? 3列举二战期间出现的重要战场最后开辟的是什么战场?其标志是什么?最先出现转折的是什么战场?最先结束的战场及其标志是什么? 4英美在太平洋战阵爆发前,面对30年代日本的在中国的扩张,其态度先后发生过哪些变化?导致其态度变化的着眼点是什么? 从《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后所产生的影响,你从中有何启发? 6.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瓦解的是什么事?标志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的事是什么? 7二战中美英盟军的联合军事行动有哪几次?时间及影响如何? 8二战期间有中国领导人参加的国际性会议是哪一次会议?有中国参与签署或发表宣言或公告的会议是哪几次会议?二战中有中国参与的会议与过去有中国参与的国际性会议相比,有何根本不同?原因是什么? 9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有哪些原因?最值得重视的原因是什么?二战对世界历史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拓展延伸 (一)比较一战与二战的异同点 .相同点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的结果, ②都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出现了军事对峙集团, ③德国都是一个主要的挑起国, 结果:①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②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③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④也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⑤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⑥都使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⑦都促使社会主义与和平思想的发展;⑧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⑨都加强了美国的实力 2.不同点 背景不同:一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两大侵略集团不断制造战争危机;巴尔干地区是双方争夺的焦点而成为战争的火药库。
二战爆发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不同: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双方进行的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与之相反,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进行的是以打败法西斯.争夺人类安全.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爆发过程:一战的导火线是突发事,二战①经济危机使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②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③法西斯国家不断挑起局部战争,最终爆发世界大战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规模结果:“二战”的规模、破坏性更大 影响不同:一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二战不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人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多的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反法西斯国家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捍卫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维护世界和平的战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反法西斯阵营拥有远比法西斯侵略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
3.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而反法西斯同盟则实现了战时的全面合作和战略协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争胜利的保证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灾难和破坏,血腥的战争体验也使战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为德日走上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战后对法西斯进行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起了警示作用,有利于制止战争的发生 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而战争彻底打垮了德、意、日帝国主义国家,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崩溃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民族解放力量得以增强,民族解放运动在战后蓬勃开展起来 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范围,并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战后中国等亚洲和欧洲一系列国家,在共产党领导下,摆脱帝国主义的羁绊和统治,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使各交战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二战后科学技术用于和平事业,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6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德、日、意因战败而不再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角,英、法等战胜国严重削弱,而美国则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其军事力量跃居世界第一,在经济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并掌握国际金融控制权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强大,政治威望大大提高西欧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最终结束,以美苏两极对峙为特征的新的国际格局逐渐形成 7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二战的历史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2.少数国家推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侵略姑息纵容,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的霸权野心,未能阻止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战争演变为全面的侵略战争 3.在战争中,一些国家墨守陈规,军事思想陈旧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结果有的遭到亡国厄运,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后,盟国在政治上互相协调,经济上互相支援,军事上互相配合,对迅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表明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
(五)二战的启示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