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医院的这位护理专家站上了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众志成城”主题彩车!.doc
3页华西医院的这位护理专家,站上了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众志成城”主题彩车!因为她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从事护理工作51年,是新中国护理事业的参与者、见证者;还因为她先后四次参与重大地震灾难救援,率领华西护理队伍,圆满完成上千名危重伤员的救治任务;更因为她至今还活跃在培养西部优秀护理人才和志愿服务活动中……011949年,成翼娟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医院、病房、病人,所以从小立志,长大也要从医1968年,卫校毕业后的她来到四川平武黄羊公社卫生院,开始了护理职业生涯平武县黄羊公社医院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海拔3000米,是羌、藏少数民族聚居的县黄羊公社距离县城135里,公社医院的条件极差、设施简陋平武黄羊公社卫生院山区没有吃的,粗糙难咽的苞谷面也能凑合果腹;山区没有住的,一张小床、一张课桌,连椅子都放不下的3平方米房间,也能将就;山区没有公路,泥泞山路照样可以行走,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成翼娟克服了吃住行的困难,还在公社医院承担起了多重角色,既是“医生”又是“护士”还是“护理员”只要病人需要,她可以挎着出诊箱淌急滩、爬高山;只要病人需要,她背负着吃奶的女儿也要前行;只要病人需要,即使从来没有接生经验,也可以通过煮沸消毒剪刀、镊子,用科学的接生方法保证母子平安;只要病人需要,她凭借医护知识正确诊断,减少麻疹患儿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低。
老乡们都知道,在公社医院,有一位从城里来的,能吃苦还很能干的姑娘至今成翼娟都还记得,在调离黄羊公社时,老乡们用背篼背着她的行李,送了一程又一程02在成翼娟50余年的护理职业生涯中,曾经经历过四次地震灾害救援,其中两次让她记忆深刻第一次: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7.2级地震松潘平武地震发生时,成翼娟就在平武县水晶区卫生院工作,在生与死的选择中,她毅然选择坚守灾区一线当她的父母委托奔赴重灾区的绵阳专区医院医疗队找到她时,她已经在当地参与伤员救治了数天,而当医疗队提出要接她回城时,她断然拒绝了一个医务人员,怎么能够在危急时刻离开她的患者?!” 她毅然将年幼的女儿送上汽车,迅速投入到灾后救援中每天,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背着出诊箱巡诊,给地震伤员送医送药地震后山区多处交通阻断,送医送药上门到一户人家常常走上大半天,由于经常遇上两山中间相隔湍急的河流,滑溜索就成了走路之外最常用的出诊方式看着深不可测的河谷,听着湍急奔腾的江水,握着钢丝的手心满是汗水,但为了尽快把药送到对岸伤员的手中,只有给自己不断说“不怕不怕”……当时,正好有路过时正好拍下了成翼娟过溜索的照片第二次: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时,时任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的成翼娟正在北京参加护士节活动,看到电视里交通中断、大量人员伤亡的画面,她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赶快回到医院!由于成都机场停运,5月13日凌晨,她好不容易搭乘最早的一班飞机辗转重庆,几经周折才赶回成都,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地震后 将患者紧急转运到门诊广场上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受伤患者伤情危重、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训练不充分……从灾区转送过来的患者不断增多,华西护理团队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连续奋战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华西的医务人员比平时更加没有下班、加班的概念,成翼娟自己每天也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地震伤员多护理要求高在2800多名危重伤员中,有一名16岁羌族姑娘小段,让成翼娟特别揪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