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地质的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docx
19页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在学校学习地质基础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了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进行一次野外的地质实习工作此次实习,一方面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学问,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事,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育和熬炼同学体质,培育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进展的和格人才实习内容及要求:(一)学习内容:1、主要以常见的地质现象为主,包括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岩石及矿物的识别,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地层古生物和石油地质方面的学问及野外的基本工作方法2、本次实习我们进行了地质测量、踏勘、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学会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力量;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完成实测地层剖面图、测区综合柱状图 (二)实习中要求达到:1、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2、能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鉴定识别常见矿物,特殊是造岩矿物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4、了解实习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产状准时代。
5、了解实习区变质作用类型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6、熟识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性及化石7、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象及把握野外识别方法8、较正确的学会地形图、地质图的使用和阅读,能利用地形、地质图查找地质点,识别地质构造9、学会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10、把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测量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此次实习在我校三位地质教研室老师和一位负责学校工作的老师带领下,我们两个班的同学来到了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约两周的地质野外实习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配下我们两个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由正副班长担当正副组长,以确保实习任务的顺当完成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关于地质测量的目的(即一般的地质讨论和为某种经济或工程服务)、了解和把握了地质填图的法规、程序和工作方法;学会了方案、踏勘、实测地层剖面、记录、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初步学会了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力量;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完成了指定范围的实测地层剖面图、测区综合柱状图 通过本次实习地质实习我学会了有关地质填图实习的一些基本技能:1、矿物和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2、地层划分对比准时代的确定3、岩石与化石标本的采集4、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5、基本地层构造现象的识别、描述与初步分析6、地质观测点的布置、观测与记录7、多种地质素描图的绘制8、把握了罗盘的基本使用 工作中主要采纳的方法有:露头观测、剖面测量观测内容的描述等 第一节实习区位置及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漂亮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秦皇岛,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
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实习区交通非常便利,(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大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秦皇岛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其次节实习区地形、气候、水文及经济状况1、实习区地形;实习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长,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8-5米2、实习区气候: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全年无霜期179天实习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潮湿温柔,海滨海滨地带夏季凉快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3、实习区水文状况: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6KM山口处,在燕山脚下,是一个人工湖,于1994年建成,蓄水量为7000万立方米4、实习区的经济状况实习区工业特别发达,以秦皇岛为中心,有造船、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山海关桥梁工厂,秦皇岛耀华玻璃场在全国享有盛名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第一节、概述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一般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晰,地层特征具有肯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全部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挨次见下表: 古 生 界 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上石盒子组P2s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山西组P1s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中统本溪组C2b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下统亮甲山组O1l冶里组O1y 寒 武 系上 统凤山组∈3f长山组∈3c崮山组∈3g中 统张夏组∈2z徐庄组∈2x毛庄组∈2m下统馒头组∈1m府君山组∈1f新元古界青白口群景儿峪组Qnj龙山组Qnx其次节、地层描述(一)元古界青白口群(1)龙山组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2)景儿峪组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二)古生界一、寒武纪1.府君山组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是寒武系最下不的底层,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本组属浅海沉积相,与下伏景儿峪组,上覆的馒头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分层标志非常明显底部尾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碎屑厚146m2.馒头组: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
没有发觉牢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71m3.毛庄组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较好,化石丰富,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含少量白云母,其颜色比馒头组页岩的颜色暗一些,俗称猪肝红以褶颊虫类三叶虫化石为主厚约112m4.徐庄组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非常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晰,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5.张夏组:受到掩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四周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6.崮山组: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非常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
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7.长山组: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晰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8.凤山组: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简单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形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二、奥陶系1.冶里组分布于区内东、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所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灰岩作为底界,此砾屑灰岩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纯灰岩厚125m2.亮甲山组位于石门寨亮甲山属浅海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
含有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泥质结核层厚118m3.马家沟组本组分部与亮甲山组全都,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属浅海相沉积,较深水环境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化石有:头足类和腹足类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界限非常明显白云岩具"刀坎痕"层厚101m三、石炭系1.本溪组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有2—3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全都,是一套海陆交相互沉积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等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70.7m2.太原组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相互沉积含植物化石:脉羊齿、鳞木,动物化石: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
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瓦家山剖面厚48m四、二叠系1.山西组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有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其次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