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技巧之三步解题法.docx
5页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技巧之三步解题法 第一步:阅读题干,划清考题类型 几乎所有的论述题归根结底都是要求对一些观点或者行为进行评价,所以对论述题进行分类的时候只能采用论述的方式比如直接要求对某一理论或者某一行为进行评价的,称之为"评价型论述题' 例如:"试述新课改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显然该题就应分别分析新课改的教师观和教学观两个方面 若是明确给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暗示要对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比较选择的,称之为"比较型论述题' 例如:"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该题的论述就应比较来论述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如果要求先结合实际,或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论述的,称之为"综合型论述题' 例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们教学实践的启示' 这类题就应先分析理论,再来结合具体实际展开论述 第二步:分析考点,列出答题提纲 虽然不同的论述题的答题方式有所不同,但总的要求都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进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不过开放性论题可能无所谓结论的正确性,但是要求论述缜密,能够自圆其说。
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们教学实践的启示',这题为例,考查考点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这就很容易列出答题提纲 第一部分,回答建构主义理论, 第二部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展开,具体回答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第三步:抓住核心,适当展开叙述 该题的核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启示第一,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第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首先,分别对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的内容展开叙述如果只回答到了其中某一方面,就不完整,会导致失分 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启示看起来这类题目较难,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者讲义中的关于启示的论述较抽象,根本背不下来,其实启示可以通过自己教学实际来总结,只要深刻理解了理论的内涵,自己总结的启示也不会是完全错误的',或偏离题目的,只要答案合理都会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第一,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 1.知识观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3.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课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 第二,建构主义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告诉我们,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教师在尊重书本知识的同时,不能用知识的来压制学生的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敢于向知识质疑、挑战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方面: (1)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2)注意学生共同体在学习中的作用,运用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结构; (3)注意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课,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合理运用和领会知识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息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 这样答题涵盖了考查的知识点,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又有展开论述,答案详细和丰富,是获得的关键。
即使无法清晰的记住具体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的内涵,凭自己的理解来分析、展开论述,只要言之有理,把握主旨就行,也不会失分太多 大家都要想到阅卷老师阅到自己试卷的时候可能已经精疲力竭,切忌在自己知识点不太清晰的时候为浑水摸鱼而和稀泥,导致阅卷老师找不到得分点,如此可能得不偿失若是真的没有头绪,也要分条理写清楚,不偏离题目,并且保证卷面清洁 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