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节对虾精养的技术模式(五).doc
2页五、产量效益结果试验区 300 亩虾池共投 4~5 厘米虾苗 1050 万尾,从 9 月上旬开始售虾,至 10月上旬结束,共产虾 公斤,总产值 847 万元,总成本 元,总利润 元,亩产对虾 415 公斤,亩利润 元养成成活率达 对虾规格平均 米,12 厘米以上的达 虾病防治示范区辐射面积 3020 亩(含示范区 300 亩),共产虾 76 万公斤,总产值 元,总成本 2461 万元,总效益 元,亩产对虾 斤,亩效益 六、讨论通过对示范区 300 亩虾池养殖全过程进行的全面监测结果,结合所采取的各项管理和防病技术措施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该养虾模式不同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虾地区所采用的降低养虾密度、实行多品种混养、二茬虾养殖等模式他们在多年的养虾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养虾新模式,并且在目前连续几年虾病大面积蔓延的情况下取得高产高效究其成功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建设高标准小面积虾池,采用封闭式养虾新模式示范区 300 亩虾池全部为高标准小面积池塘,并且是封闭半封闭内循环养虾系统从近年来该示范区养虾成功的经验来分析,这种养殖工程是独特的关键措施之一首先,小面积池塘便于养成期日常管理,水环境易于调控,各项防病措施易于操作,是对虾精养高产必备条件之一。
而我国传统养虾池面积一般在40 亩以上,各项养殖管理和防病措施不易落实到位,水环境调控困难;其次,充分利用盐场蓄水池,加之配套淡水机井,以解决养虾用水问题,这种方式既做到了因地制宜,又避开了病原从海上传播的途径,而且养殖用水盐度可人为控制二)肥水繁殖基础饵料生物池塘清淤消毒后,各种生物基本被杀掉,因此,进水后,必须重新培养生物饵料,如虾苗入塘没有适口的天然饵料,会严重影响虾苗的体质和生长靠人工投喂,一是饵料不一定适口,二是提早进入池塘污染期,为养成期日常管理和防病工作带来困难由于虾苗体质弱,抗病力低,还容易早期发病许多养殖单位已发生过清淤消毒的池塘比未清淤消毒的池塘发病还早的情况,因此在思想认识上造成一定的混乱,这并不是池塘清淤消毒的过错,而是肥水繁殖基础饵料生物这一环节没有跟上造成的该示范区虾池全部采用肥水繁殖基础饵料生物的措施,4、5 月份虾池中浮游生物的数量较多,6~9 月份浮游生物数量相对较少,这说明前期水的效果较好,水中有充足的饵料供虾苗摄食,这为对虾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虾苗暂养是养虾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1997 年示范区 300 亩虾池中用于暂养的面积为 150 亩,共投 米虾苗 2700万尾,经一个多月时间暂养共成活 4~5 厘米虾苗 1050 万尾,近年实践证明:虾苗暂养技术即使在虾病蔓延的现在也是必要的,关键是要将各项防病技术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虾苗暂养的好处有许多方面,我们认为最明显的体现在:①通过虾苗暂养将体弱多病的群体淘汰掉,长到 4~5 厘米多为体格健壮的虾苗;养后的虾苗重新计数分塘进入养成期,虾苗成活率高,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投饵等日常管理工作,以减少残饵,减轻水质污染;③暂养一个月后虾苗才进入养成池,至少减缓了养成池的污染程度,延长了饲养时间因此,我们认为:虾苗暂养技术在该示范区是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专利查询。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