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正式发布.docx
6页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正式发布作者:栗方 徐晶琳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21年第11期10月 30日上午,黄河博物馆吸引了亿万黄河儿女的目光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正式发布, 古老的黄河文化自此跨入超级IP时代由九条指纹组成的黄河标志彰显黄河儿女集体宣誓保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寓意中华文 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黄河吉祥物由6 个分别以“少年轩辕黄帝、少年河洛郎、 仰韶彩陶娃、少年黄河龙、黄河鲤鱼、镇河铁牛”为创意,被亲切地叫作“黄小轩、河小洛、宁 小陶、天小龙、夏小鲤、平小牛”的“河宝”组成这组可爱的萌宠天团,与“黄河宁,天下平” 主题口号相呼应,将向世界生动传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需要新话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2019年 9月 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深入 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2020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 六次会议上,再次发出“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的号召。
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知易行难,需要从娃娃抓起,从方法入 手,在创新话语方式方面下大力气破解瓶颈和难题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组委会相 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在开展黄河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期间发现,黄河流域目前尚没有形成广大 民众普遍认可的主标志和文化符号,导致黄河文化的传承缺少有效的载体和坚实的抓手,难以 满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球征集好创意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受众面广,是激活黄河文化密码的利器,可在讲 好“黄河故事”、构建黄河话语体系方面发挥出独特有效的作用 2020年 11月3日,黄河标志 和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在郑州启动,以中、英、日、韩、法5 种语言发布了征集公告本次征 集活动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河南省 科技厅、河南省文联、河南省对外友协、河南省科协、郑州市政府、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等单 位主办,黄河博物馆、河南省漫画家协会、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管委会等具体承办,中央美术学 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著名美术学院作为学术支持机构,旨在举全国艺 术设计界之力,推出能够彰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黄河文化符号,以实际行动助推黄河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征集公告发出后,为帮助广大设计工作者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推出高质量的 作品,2020年12月 26日,征集活动组委会在郑州举办了黄河文化符号设计论坛,邀请中国社 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团队作为 主讲嘉宾,新华网、央广网进行了视频直播组委会办公室根据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起草并发布了黄河标志和吉祥物设计提纲,为打造精品力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截至 2021年 2月3日,共收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应征作品1829件千里挑一:打造世界级IP2021年3月 11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初评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来自历史文化、艺术设 计、动漫文创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初評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了评审论证,40件黄 河标志和 40 件黄河吉祥物设计方案入围;3 月 13—19 日,入围作品通过新华网、人民网、央视 网、光明网、学习强国、黄河网、掌上黄河、河南省漫画家协会公众号面向公众投票,共 有 215万人次参与投票;3月 22—28日,组委会邀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央美术 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以及水利部、黄河流域9 省(区)水利代表共 46 名 专家学者对入围作品进行了复评。
5月 18日,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凌听取征集、评审情况汇报,并要求主创团队 为黄河吉祥物每个角色赋予鲜明性格特征6月 2日,河南省政府副省长何金平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上,向黄河流域9省 (区)通报了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征集、评审情况7月 4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终评工作会在郑州黄河迎宾馆召开,来自黄河流域9省 (区)水利系统的代表以及历史文化、艺术设计、动漫文创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35人,组 成终评评审委员会,对优秀入围作品进行了评审论证,并向组委会提交了终评结果组委会立 即召开工作会议,对终评结果进行了确定7月 5日上午,优秀作品发布会举行,各大媒体深 入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切实做好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深化设计工作,组委会办公室成立了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 区区徽区旗设计者肖红、中国动画学会原会长余培侠任组长的专家组,根据各领域专家学者所 提意见建议,指导主创团队对黄河标志和吉祥物优秀作品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深化设计9 月下旬,各主办单位共同签发了《关于发布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的公告》,正式确定黄河标志和 吉祥物设计方案黄河标志:高度凝练的文化符号黄河标志设计灵感来自于指纹和彩陶纹,寓意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是中华 民族的母亲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极具生命力的指纹与彩陶涡形纹相融合, 象征母亲河注入中华儿女的血脉,象征亘古不变的基因传承,彰显黄河文化是中华5000 年文 明不断的密码,寓意中华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按指印是中国人最庄重、最神圣的承诺表达将指纹元素导入黄河标志,寓意中华儿女延 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集体宣誓保护母亲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 神力量整体图形呈天圆地方之势,构图稳健有力由9层涡形指纹组成的“几”字形代表奔腾不 息、百折不挠的黄河精神,内嵌“人”字则寓意黄河是充满活力、孕育文明的母亲河,彰显九九 归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理念,凸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本思想黄河标志总体呈现黄色系,代表黄河、黄土、黄种人9层涡形代表黄河流域9省(区)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 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字取九鼎纹样,彰显重大国家战略、中国文化、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河”字结合“九 曲黄河”体现了黄河主题,体现了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突 出了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吉祥物:传播黄河精神的使者黄河吉祥物是一组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和洋溢时代精神的动漫形象,组合名为“河宝”,凸显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6个吉祥物分别取名“黄小轩”“河小 洛”“宁小陶”“天小龙”“夏小鲤”“平小牛”,与“黄河宁,天下平”主题口号以及黃河标志相呼应河宝”穿越历史时空,胸怀美好梦想,与中华母亲河的重要地位和精神特质相契合6个 可爱的好伙伴组成萌宠天团,将作为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精神的使者, 向世界传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河宝”融合黄河代表性文化符号“河宝”融合了黄帝文化、河洛文化、仰韶文化、中华龙文化、鲤鱼吉祥文化以及镇河铁牛 和“三牛精神”,囊括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态、文化遗产和精神标识其中,“黄”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少年轩辕“黄小轩”轩辕黄帝是人文始祖,是黄河文明的 奠基者设计少年轩辕黄帝卡通形象,寓意中华民族永葆青春、生生不息黄小轩”代表的是 “开创”,胸怀万民、功峻德崇,拥有大无畏的开创精神河”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少年河洛郎“河小洛”河洛郎”为中原南迁后裔,是讲闽南语的 群体,在“台湾四大族群”中,人数位居首位,对河洛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弘扬做出了巨大贡 献。
设计河洛郎卡通形象寓意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该角色融入“河图洛书”、二里头遗址以及河 洛古国等重大考古发现诸元素河小洛”代表的是“智慧”,文明智慧、传承守中,神秘的智慧 点亮东方文明火把宁”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仰韶彩陶娃“宁小陶”仰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主根脉和早期重要 的文化符号以仰韶彩陶纹设计卡通形象,有破解黄河文化密码、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之意 “宁小陶”代表的是“勤劳”,质朴厚重、朴实无华,黄河黄土孕育出千年不变的勤劳本色天”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少年应龙“天小龙”取黄河巨龙、龙的传人之意应龙是帮助大 禹治水的神龙,又称黄龙,是大禹治水的功臣设计黄河应龙卡通形象,意在激励作为龙的传 人的中华儿女持续弘扬大禹治水精神天小龙”代表的是“勇敢”、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奋斗精 神下”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黄河鲤鱼“夏小鲤”,取鲤鱼跃龙门之意鲤鱼是黄河最具代表性 的物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夏都在河南,“鲤”与“礼”谐音,取名“夏小鲤”也是“豫之 礼”,是为了纪念夏禹治水鲤鱼是夏帝禹治水后送给华夏儿女之礼,有母亲河、幸福河惠及 百姓之意夏小鲤”代表的是“仁义”,谦谦君子、奋发有为,彰显礼仪之邦天下和合的中国精 神。
平”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镇河铁牛“平小牛”镇河铁牛是黄河儿女惨遭水患后不屈不挠治 水历史的见证将其作为吉祥物,旨在引导黄河儿女持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 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三牛精神”,奋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 人民的幸福河平小牛”代表的是“奉献”,不忘初心、甘于奉献,体现了克己奉公、鞠躬尽 瘁、无私无我的 “三牛精神”面向全社会普及应用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负责人指出:“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是对黄河文化的高度 凝练和现代表达,是母亲河与公众重要的情感纽带,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在 10 月 30 日举行的发布会上,黄河标志和吉祥物与普及应用办公室发布公告称,为鼓励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河流域9省(区)机关法人、基层群众 性自治组织法人、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法人或者组织,经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黄 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办公室许可,均可以使用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知识产权六大工程:激活黄河文化基因宝库一是实施“这里是黄河”地标普及工程配合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推动黄河标 志和吉祥物在全流域黄河文化遗产廊道、黄河生态廊道、河长公示牌、重点治河工程、水文站 等治河场景深入普及应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手段,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与传承弘扬,在有效提升保护母亲河意识的同时,激发公众的家国情怀,汲取民惟邦本的民本 思想,进一步砥砺为民初心,强化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
二是实施黄河动漫“双百”工程着力活化黄河文化遗产,扎实推进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 建黄河主题重点动漫创作项目,以《黄河传奇》百集电视动画片、《黄河故事》百部动漫绘本 为抓手,通过黄河吉祥物6个“河宝”唤醒和激活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申报世 界文化遗产工作三是实施《海晏河清》精品文艺工程着力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重点做好《黄河清风 贯古今》《黄河文化中的廉洁故事》等黄河廉洁文化精品的创作与传播,为黄河文化传承创新 工程提供坚实内容支撑,系统阐述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和时代内涵,建立沟通历史与现实、拉 近传统与现代的黄河文化创新传播体系,使广大干部群众不断从浩瀚的黄河文化中汲取前行力四是实施《河宝科普总动员》科普动漫创作传播工程着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加大科普 创作与传播力度,围绕黄河治理、应急管理、生态环保、交通运输、乡村振兴、卫生健康、气 象等领域科普工作需求,持续组织创作一批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科普精品力 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坚实科普支撑,打造与幸福河建设相适应的科普创新体系五是实施黄河文化“走出去”工程着力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制作“河宝和您在一起”系列 动漫微视频,有效增强黄河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和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