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初中语文九上《湖心亭看雪》《文言文》.doc
3页2020初中语文九上《湖心亭看雪》《文言文》 原文及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课下注释: 1、该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2、俱:都3、绝:消失4、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5、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完了,结束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独:独自7、拏(ráo):通“桡”,撑(船)一作“挐”8、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9、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10、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
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11、惟:只有12、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13、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14、.强(qiǎng)饮:尽量喝强,尽力,勉力,竭力15、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16、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17、及:到了……时候18、舟子:船夫19、喃喃:低声地,自言自语喃:象声词20、莫:不要21、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22、更:还23、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主要内容、中心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