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docx
12页标准遗传实验设计一、 显、隐性性状判断二、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三、 基因位置的确定四、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五、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六、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一、显、隐性性状判断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1 )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① 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② 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 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 (无 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 ,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 1头小 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 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例1;答案:(1)不能确定2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 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 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 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 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5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 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 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 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 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 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 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7分)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1分)(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X有角牛) 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6分)2、根据亲代与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推测(1 )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 已知亲本为纯合子:不同性状亲代杂交t后代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② 未知亲本是否纯合:不同性状亲代杂交t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量大该性状为显性性状t具有这一性状的亲 本为显性纯合子相同性状亲本杂交T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T该性状为隐性性状T亲本都为杂合子(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t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t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t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 t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例2、经大量研究,探明了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简图如下。
1)由图可知,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 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 合后,酶 T的活性 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 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调节乙烯响应基因的表达, 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2 )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1# )在无乙烯的条件下出现 (填“有”或“无”)乙烯生理反应的表现型,1#与野生型杂交,在无乙烯的条件下, Fi的表现型与野生型相同请结合上图从分子水平解释 Fi出现这种表现型的原因: 3)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个体( 2# )仅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请判断在有乙烯的条件下,该突变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并结合乙烯作用途径述理由: (4)番茄中也存在与拟南芥相似的乙烯作用途径, 若番茄R蛋白发生了与2#相同的突变,则这种植株的果实成熟期会 答案:(1 ) R蛋白 被抑制(2 )有 杂合子有野生型基因,可产生有活性的酶 T,最终阻断乙烯作用途径(3 )2#与野生型杂交,F1中突变基因表达的R蛋白不能与乙烯结合,导致酶T持续有活性,阻断乙烯作用途径,表现为无乙烯生理反应,其表现型与2# 一致, 因此突变基因为显性 (4)推迟3、假设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做假设或对同一性状做两 种假设。
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符时,则不必再做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 例:一批经多代种植果实均为红色的柿子椒种子被带上太空,将遨游过太空的柿子椒种子种植后,第一年收获的柿子椒均为红色,用收获的种子再种,第二年发现有数株所结柿子椒均为黄色根据这些条件能否确定柿子椒果色的显隐性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设控制果色的基因为 A,a)例2;答案:假设红色对黄色为显性,(1分)则遨游太空的柿子椒(胚)基因型为 AA(红色)1分)若发生基因突变,可能结果是 Aa或aa,( 1分)其 中aa种子种植在第一年不可能收获红色椒,所以突变结果只能是 Aa1分)播种上述Aa种子,第一年收获的柿子椒,果色表现为红,胚基因型有的为 aa, 次年种植,aa种子长成的植株均结黄色果实1分)符合题意1分)假设红色对黄色为隐性,(1分)则遨游太空的柿子椒(胚)基因型为 aa (红色)1分)若发生基因突变,可能结果是 Aa或AA,( 1分)不论是AA还 是Aa的突变株,在第一年都不可能收获红色椒, (1分)这不符合题意1分)综上所述,红色对黄色为显性(1分)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假设待测个体为甲(显性) ,乙为隐性1 •测交:(动物或植物)将待测显性个体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显性性状: 隐性性 状=1 : 1,则为杂合子,若后代全为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
甲X乙t全甲(纯合) 甲X乙t甲:乙=1 : 1 (杂合)2 •自交:(植物、尤其是两性花) 将待测显性个体自交, 若后代不发生性状 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 : 1,则为杂合子3 •杂交:(动物)待测个体甲X多个同性状个体(结果同上)4 •单倍体育种:针对植物例3 :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基因( 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 (1 )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要的杂交工作,你应怎样配种? (2 )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答案: (1 )让该栗色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然后统计子代马的毛色 (2)①如果测交后代既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则说明该栗色马是杂合子 ②如果测交后代都是白色马,则也说明该栗色马是杂合子 ③如果测交后代都是栗色马,则说明该栗色马一般是纯合子三、基因位置的确定1、判断两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实验实验设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且纯合的雌雄个体杂交得 F1,再将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 F2,统计F2中性状的分离比。
结果预测及结论:① 若子代中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或其变式),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 若子代中没有出现 9:3:3:1的性状分离比(或其变式),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例4、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位于第n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现欲利用以上两种果蝇研究有关果蝇灰体与黑檀体性状的遗传特点 (说明:控制果蝇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繁殖存活)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同时研究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一:研究果蝇灰体、黑檀体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作出判断问题二:研究控制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n号同源染色体上,并作出判断1) 杂交方案:(2) 对问题一的推断及结论:(3) 对问题二的推断及结论:答案:(1 )长翅灰体X残翅黑檀体T Fl , Fl自由交配得F2(2 )如果F2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 3:1,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因此控制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反之则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3 )如果F2出现四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 9:3:3:1,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灰体、黑檀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不是位于第n号同源染色体上。
反之则可能是位于第n号同源染色体上2、判断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核中的实验当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时可通过杂交实验来判断:① 实验设计:正反交② 结果预测及结论:A、 若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则该基因位于细胞核的常染色体上;B、 若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基因位于细胞质中;C、 若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则该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性染色体上3、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染色体上的实验(1 )未知显隐性:①亲本组合:正反交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 若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则该基因位于细胞核的常染色体上;B、 若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则该基因位于细胞核的 X染色体上2 )已知显隐性:① 方法一:隐性的雌性X显性的雄性② 结果预测及结论:A、 若子代中的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B、 若子代中的雌雄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且各占 1/2,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① 方法二:选多组显性的雌性X显性的雄性 (使用条件:已知显隐性且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② 结果预测及结论:A、 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中,则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B、 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同时出现在雌性与雄性中,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例5、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 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 传递给后代2 )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3 )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4 )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X黄色雄蝇、黄色雌蝇X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答案;(1)基因 (2)正交和反交(3 ) 3 5 (4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余灰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余黄色个体 ,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在杂交组合灰雌和黄雄杂交,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灰色,雌性全部表现为黄色;如果在杂交组合黄雌和灰雄杂交,子一代中的黄色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 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在杂交组合黄雌和灰雄杂交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在杂交组合灰雌和黄雄杂交,子一代中的灰色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 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4、基因位于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