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忠诚教育创新路径.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04021230
  • 上传时间:2022-10-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2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忠诚教育创新路径 摘要】由于公安招录体制改革时间较短,因此,关于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调查研究并不多,而忠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性研究更少本文结合公安招录体制改革,阐述忠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与公安院校学生警务素质的相关性,研究新时代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考证,找到招录体制改革下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忠诚教育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与措施关键词】忠诚教育;招录体制改革;就业指导当前,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较多但由于公安招录体制改革时间较短,关于公安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调查研究并不多,忠诚教育贯穿于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研究不完善,甚至缺失,而国外也没有忠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性研究可供参考公安院校忠诚教育是指公安院校依据人民警察的忠诚原那么和标准,在校园文化、思政教育中有目的、有方案地融入忠诚文化教育,在有形和无形中锻造学生忠诚品质,将人民警察的忠诚原那么和标准融入学生个人品德中从忠诚教育具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需求出发,深入挖掘忠诚教育在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育人实践和价值引领功能,以忠诚为切入点,深化忠诚教育,内化学风、校园文化、警容风纪、忠诚警魂的育人功能,对于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公安院校为了提升入警率,就业指导工作偏向于面试技巧、体能储藏、信息传递、薪资待遇等方面的教育,忽略了就业指导过程中忠诚教育的内化育人作用每年的招警考试中,仍有局部公安院校的学生因笔试、面试、体能等某一项环节不过关,最终不能入警经调查研究,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低主要是由于就业渠道狭窄、定向,政治定力不够,对于其他择业面的主动性欠缺等而忠诚教育对于纠正公安院校大学生“只去大站,不去小站〞“非公安不干〞等择业错误思想、拓宽就业面、畅通就业渠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忠诚教育与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性研究将忠诚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融入到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符合公安姓党的红色属性,切合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根本要求,可以有效增强忠诚教育的育人实效全面纵深挖掘忠诚教育现实意义和目标导向,对提高忠诚教育在警务化管理、就业择业当中的存在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可行性,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融入忠诚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三、忠诚教育对于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分析为解决公安院校大学生准入门槛低、工作理想不高、政治定力不够等问题,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贯穿忠诚教育,从而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变化。

      〔一〕政治建警内化忠诚政治建警不仅是立警之本,更是育警之道、治警之要,因此公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重视开展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是忠诚教育的根基,是催生忠诚品质的催化剂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对于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度提升至关重要要在备战联考、就业择业和就业指导过程中融入政治理論学习,常学常思,常思常做外化忠诚素养,内化公安院校大学生扎根一线、开疆拓土的效劳意识,积极引领公安院校大学生一颗公心扎根基层,树立为国家建设、为人民效劳的择业观,做新时代的公安铁军,投入到建设平安中国的事业当中2.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师生可以分批屡次参加国家大型涉外安保工作,注重教学育人与警务实践相结合,积极构建警务实践忠诚教育模式在校内积极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活动,将忠诚素质融入行动自觉,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点融入到日常学习和就业、择业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和就业规划中,在实践中能逐渐意识到自身距离入警成公的差距,查缺补漏,结合公安联考的具体要求,深入落实党的最新理论和思想,在干中汲取养分,寻求政治上的蜕变和思想进步,政治理论反哺学业、就业、择业,通过“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方式将政治理论融入实践中,为就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保障。

      〔二〕文化育警塑造忠诚就业指导工作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发挥文化育警功能,大力弘扬忠诚文化,熔铸忠诚警魂,将校园文化融入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毕业指导等工作当中,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打造高层次、高品位、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阵地1.加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强化思政融合性实践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在校内积极进行寝室文化、廊墙文化等校园忠诚文化建设,融入党的历史、校史、个人事迹等红色基因,重点突出毕业生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表达出思想高度、忠诚价值、就业导向、廉政文化、法治文化,激发预备警官的荣誉意识、进取意识和奉献意识,有效引导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积极履职、无私奉献,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以文化宣传助推,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进取心和效劳态度,以分秒必争的学习观对待公务员考试,以为人民效劳为己任的态度面对就业择业加强忠诚教育融入文体活动建设,充分挖掘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职业潜能和政治潜能忠诚教育通过文体活动的淬炼,能增强毕业生的战斗性、团结性、组织性,将忠诚内化于每一个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中2.充分发挥红色革命基地和时代楷模的示范作用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红色革命基地作用。

      公安院校大学生通过参观红色革命基地,了解英雄事迹,发扬革命英雄的忠诚精神,传承红色忠诚基因,不仅能进一步增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能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公安院校大学生要敬仰英雄、学习英雄,提升奉献意识可以将大学生身边的英雄事迹融入忠诚教育,将忠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工作,将文化育警落到实处,激发公安院校大学生向楷模学习的看齐意识,培育公安院校大学生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保持锤炼警务技能的热度与持久度〔三〕科技强警传播忠诚全面转型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社会环境更加多元化、多样性,互联网成为学习、交流、探索的快捷平台公安院校要发挥网络作用,加大就业择业宣传,加深大学生对公安招录改革的认识,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以到达公安工作素质的要求一是将传统教育手段与网络相结合,积极借鉴吸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成果,强化思政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实现理念宣传路径创新,发挥网络快速性、广泛性、娱乐性的技术特性,通过各种 软件,使其成为思政工作的全新载体,构建各种形式的思政工作模式,包括“视频直播〞互动、“群聊〞匿名式、“自媒体平台〞代入式等,使得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水平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取得跨越式的开展。

      调研公安院校和实战单位,利用大数据分析,靶向摸准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和实战单位的实际需求,针对公安工作的实际要求设置专业和就业指导,并适时融入忠诚教育,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专业方向与实际工作契合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安业务实践和实训训练,提升公安院校毕业生的警务综合素质能力二是拓展宣传内涵,通过新媒体、自媒体等,促进思政理论学习常态化在原有的定期开展思政学习活动的根底上,建立公众号、微博等,不断细化内容,将思政教育内容化整为零,融入就业指导,使得公安院校大学生在使用 浏览相关信息时也能了解到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就业、创业的新政策,并将热点信息分享给同学,形成一种轻松愉快、合作共享的思政学习模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忠诚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发挥主体意识,发扬奉献精神三是在实践过程中创新“黑+白〞网络互动一体式忠诚教育模式,打造党团活动、就业指导新阵地,实时宣传党团政策、方针、路线以及就业需求和信息,着力培养合格的公安工作接班人多管齐下提升忠诚教育效果,逐步提升学生忠诚度公安院校要综合考量忠诚量化分数,实现就业与忠诚教育效果挂钩,校企深度合作,致力于综合培养、录用“四个铁一般〞的忠诚公安铁军。

      〔四〕从严治警强化忠诚新时代,公安工作异常复杂,效劳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最直观表现是队伍的纪律作风,纪律是组织的生命,作风是组织的形象,纪律离不开忠诚,忠诚源于坚决的作风纪律作风建设是锻造“令行禁止,忠诚担当〞队伍的驱动力,是从严治警的内在要求作为国家未来的“刀把子〞,公安院校大学生必须从严要求自己,内化严明警纪,外化执法标准;作为预备警官的熔炉,公安院校必须严把出口关,严格落实警务化管理和警容风纪养成,将纪律作风作为公安院校大学生入警成公的重要考量依据,强化作风建设的职业认同,培育守护国家平安的公安铁军纪律作风建设要贯穿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抓常、抓细、抓长,纪律学习和训练要及时、深入、联系实际,锻造过硬的忠诚队伍,熔铸信得过的忠诚品质,求真务实,永葆忠诚本色,践行忠诚使命纪律严明是忠诚为民的助推力,是保家卫国的原动力,必须擦亮忠诚底色,强化忠诚教育,打造一支政治坚决、作风过硬的未来公安队伍公安院校要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全面从严治警,抓好一日生活制度,抓好法律法规、条款条例的学习,坚持严在平时、管在日常,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得公安院校大学生自觉遵紀守法,而且能够听进去各种不同的声音,保证公安队伍的纯洁性、纪律性。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是一项硬任务,学生只有在校养成过硬的纪律作风,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战胜一切困难,更好地为人民效劳四、结语综上所述,通过政治建警、文化育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全方位内化忠诚教育,多维度创新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忠诚教育路径,以忠诚教育为主线,深化公安院校的公安联考就业改革,推进公安院校就业指导部门指导能力和公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择业观,严格实行淘汰制,以忠诚、实战、专业、纪律作风为导向进行就业筛查、岗位分配,为公安机关输送对党忠诚、效劳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专业人才不仅可以将忠诚教育与公安院校入警成公相结合,还可以将忠诚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紧贴实践,帮助公安院校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熔铸忠诚警魂,做好为人民效劳、为国家献身、为社会除暴安良的准备,这也是公安院校人才培育的现实需要参考文献:【1】吴晨燕.公安院校忠诚文化教育初探[J].科教导刊,2021〔3〕:70-71.【2】杨敏.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农科类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1.【3】何明军,崔蒙.俄罗斯圣彼得堡警察大学概览[J].公安教育,2021〔08〕:72-76.【4】于群,张楚然.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与人力资源建设[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1〔01〕:63-68.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21〔02〕:106-109.【6】刘体炎.重温小平教育思想促进公安教育开展[J].公安教育,1997〔04〕:4-6.改进公安忠诚教育的假设干举措[J].公安教育,2021〔07〕:54-57.[8]纪晓妍.关于警力资源与侦查效率问题的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21〔01〕:32-34.【本文系河南省教改工程“公安院校交通警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医学鉴定?课程开发为例〞〔2021SJGLX474〕、“基于虚拟仿真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2021SJGX473〕,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公安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忠诚教育在公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YB2021322〕,河南社科联工程“高校员与思政课教师协调育人机制研究〞〔SKL-2021-92〕,河南省高校重点工程“基于网络群体动力理论的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研究〞〔21B880031〕的阶段性成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