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分类阅读之思乡诗赏析.doc
4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分类阅读之思乡诗赏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分类阅读之思乡诗赏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分类阅读之思乡诗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作者简介:王维(7_-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静夜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简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 中的 疑 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 霜 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 字照应了前句的 疑 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 低头思故乡 的结句 低头 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 思 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 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 思 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 疑 到 望 到 思 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 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 内编》)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 自然 和 无意于工而无不工 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作者简介:李白(7_-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 泊船瓜洲 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 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 京口 与 瓜洲 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 钟山只隔数层山 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 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 到 过 入 满 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 绿 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 明月 照我还 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本诗是 文字频改,工夫自出 (《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