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10页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 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 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2, 新公共管理:是将多种学科知识融合到公共管理研究之中,提出了不同于政府有限论和 以市场解救“政府失灵”的一种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即与公共选择、 代理人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公共 管理代表着人民持续不断地改革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简答论述:1,公共管理的性质:(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 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 值;(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⑹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以公共的 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2, 公共管理学的性质:1、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 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量分析工具的运用2、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展 开对公共机构与其它社会机构(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等)以及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的 研究,大大拓展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3,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超级重点):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 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 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4) 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 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它们的联系都包含了合作团 体的活动;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4,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要点:I、 新公共管理在管理内涵上的变化提升了行政问责的重要性2、新公共管理所倡导的“顾客 导向”服务理念引起了行政问责的动态性的变化3、新公共管理由过程问责向结果问责转变 的绩效评价变化推动行政问责标准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5, 现时代对公共管理的挑战(超级重点):1•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题 2. 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 3•关于平衡政府与市 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 4•关于回应全球化的挑战问题 5•关于如何 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需要 6•关于如何应付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 7•如何应付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对公民政府的信任问题 8•关于重振政府的治理能力 问 9•关于如何发展有效的组织体制问题 10.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问题II. 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变革的管 12.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 第二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名词解释:1, 公共管理者:公共管理者,是指在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 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简答论述:1, 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受托者的角色、贤明少数的角色、 平衡轮的角色、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2,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化技能、诊断技能、沟通技能3,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对于一个公共管理者而言,成为一个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是重要的。
有 效性是一个相当模煳的概念,它是我们经常谈论但又很难得到界定和满意答复的概念在我 们看来,有效性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词汇,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经济、效率、效能、公平 等的综合体现1、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自我评我甚为重要,因为,公共管理 者借此可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在策略的执行时能优胜劣汰2、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为此,公共管理者就必须具有创造力3、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公共管理者不应是唐斯所谓的“狂热家型的官僚”,因为这种人在积极推动某项运动时,只支 持他们自己的狭隘政策而阻止其它任何的发展,常常会引起冲突和仇恨公共管理者应成为 “政治家型官僚”,使其拥有远大的目光和开阔的胸怀4、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5、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7、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要与民众和睦相处,还要能了解民众8、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分析,尤其是价值、判断、 直觉、经验间的分析思考与分析工具的整合4, 面向未来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第三章:公共部门的角色:名词解释:1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 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2, 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 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 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 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简答论述:1, 从经济角度说明公共部门存在的意义:1、社会存在着提供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的 需要2、政府拥有政治权力,因而公共经济部门具有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公共产品的可能2, 政府治理工具的类型及其选择:政府治理工具的主要类型有:以市场为核心的治理工具 和机制、财政性工具与诱因机制、管制性工具与权威机制、政府直接生产或者提供公共产品 与非市场机制。
这些治理工具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政府应根 据本国的国情,灵活地加以选择、组合和运用,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3,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超级重点);1.加强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管理2.制定市场 规则,纠正市场失灵3.组织生产公共产品4.营造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保护公平竞争4, 政府失灵的类型及其原因(超级重点);类型:(1)短缺或过剩如果政府的干预方式是把价格固定在非均衡水平上,将导致生产短 缺或者生产过剩如果把价格固定在均衡水平之下,就会产生短缺反之,则产生过剩2) 信息不足政府不一定知道其政策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也不十分清楚其政策的后果,难以进 行政策评价3)官僚主义政府决策过程中也许高度僵化和官僚主义严重,可能存在大 量的重复劳动和繁文缛节4)缺乏市场激励政府干预消除了市场的力量,或冲抵了他 们的作用,敢于就可能消除某些有益的激励5)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如果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变化得太频繁,行业的经济效率就会蒙受损失,因为企业难以规划生产经营活动 原因:(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在用经济模型分析政治决策时指出,民主程 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效率 第一,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投票规则有两种,一是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常用的投票规则是多数票规则多数 票规则也不一定是一种有效的集体决策方法首先,在政策决策超过两个以上时,会出现循 环投票,投票不可能有最终结果其次,为了消除循环投票现象,使集体决策有最终的结果, 可以规定投票程序但是,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力往往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利,谁能操纵投票 程序,谁也就能够决定投票结果再次,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无论一个人 对某种政治议案的偏好有多么强烈,它只能投一票,没有机会表达其偏好程度 第二,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 念,在现实中,政府是由政治家和官员组成的,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 大化因此,政治家追求其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而使广大选民的利 益受损 第三,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通常是指那些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有组织的团体在许多情况下,政 府政策就是在许多强大的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下做出的而这些利益集团,特别是还可能拥 有部政党政治权势的利益集团,通过竞选捐款、院外有水、直接贿赂等手段,对政治家产生 影响,左右政府的议案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从而市政府做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
(3)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 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竞争导致的无效率首先是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因为大部分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是逐级任命和招聘的,且“避免错误和失误”成为政 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故他们没有竞争的压力,也就不能高效率的工作其次是在政府部门之 间缺乏竞争,因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服务是特定的,无法直接评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行为效 率,也不能评价各部门间的运行效率,更难以设计出促使各部门展开竞争、提高效率的机制 第二,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导致的无效率从客观来看,由于政府部门的活动大多不计成本, 及时计算成本,也很难做到准确,再加上政府部门具有内在的不断扩张的冲动,往往出现公 共物品的多度提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主观来看,政府各部门对其所提供的服务一般 具有绝对的垄断性,正因为有这种垄断地位,也就没有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此外,由 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比较复杂,他们可以利用所处的垄断地位隐瞒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信 息,所以无法评价其运行效率,也难以对他们进行充分的监督和制约 (4)政府干预的无效率为了确保正常而顺畅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必须制定和实施一些法律法规。
但是, 有些政府干预形式,比如政府办法许可证、配额、执照、授权书、皮纹、特许经营证等,可 能同时为寻租行为创造了条件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府人为地制造出一种稀缺,这种 稀缺就会产生潜在的租金,必然会导致寻租行为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 动获得某种垄断全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的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浪费越大5,公共物品、服务的提供方式福利经济学主流观点认为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供给事实 上,在众多市场经济国家,第三部门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政府、市场、 第三部门各有优势和劣势,西方国家第三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的实践中形成了取长补短、相 互合作的方式政府在其中起着掌舵和催化剂的作用目前,中国第三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 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政府的依附性这是由转型期社会特点和政府管理体制决定的政府 的任务应当是加快自身职能转变和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切实发挥第三部门在供给公共物品 中的作用,将对加入WTO后中加政府的治道变革产生积极影响第四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名词解释:1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 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简答论述: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一个过程,具有鲜明特征,包括战略规划、战 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三个功能环节。
作为一种新模式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经尚未成熟,在实践 应用中出现一些难题,但它对于我国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对于我国公共 管理知识体系的创新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正面效果及问题 受到私营部门战略管理范式的影响,是管理改革 和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但其与私营部门在性质目标过程环境等方面有显著区别,应重视差 异目前我国公共部门在战略管理实践中缺乏前瞻性、实施步骤及所需人财物环境认识不足, 必须学其精髓改变传统的行政方式引发的困境第五章: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和评估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 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