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太原市中旅侨心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7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山西省太原市中旅侨心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A.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B.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C.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D.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公社是由“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均由“选举”产生等字眼均是在强调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是民主的、是人民自治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也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政治模式2. 1911年中国出版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记载,我国新词大半由日本输入。
台湾历史学者黄文雄说:“如果没有日本在维新时代创出的20万新词,中国的社会、自然科学、新闻将难以传达讯息以上材料主要说明A.近代中日两国之间文化交互影响 B.近代中国受到日本文化的较大影响C.日本新词催生当代中国生活新观念 D.思想文化成为日本控制中国的工具参考答案:B3.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参考答案:C4.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B.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D.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题干“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反映了联邦议会对皇帝的制约,说明德国政体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B正确。
A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权力中心是皇帝,皇帝不对议会负责,排除CD所以答案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名师点睛】关于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从命题角度上看,德意志统一战争的目的和德意志代议制进步性和局限性仍是高考命题重点;从题型上看用选择题考查可能性大,多种形式的材料解析逐渐增多;从内容上看,应该掌握德意志统一、1871年宪法内容和影响,注意把启蒙思想、德日代议制、英美代议政治、工业革命、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探索等内容结合思考;在复习时可与热点联系起来:世界政治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世界政治文明的选择是各国的国情决定的,应尊重世界其他各国的文明5. 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 )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 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C.削减开支,增加福利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参考答案:D“市场调节,自由竞争”是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故A项错误;“政府干预,全面调控”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削减开支”与“增加福利”本身是矛盾的,故C项错误;克林顿认为“干预主义”和“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都不是灵丹妙药,为此他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推行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被成为“克林顿经济学”,故D项正确。
6. 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在他看来,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A.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C.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 D.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参考答案:C 该观点认为国际条件对东德解体有重要影响,并非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该论点认为东德失败于用传统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并未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故B项错误;从题干“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可以看出其试图从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故C项正确;该观点只是认为东德利用传统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失败,并未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的作用,故D项错误7. 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下面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A.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B.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C.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D.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参考答案:B论文的四个提纲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反映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这总体上反映出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能源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没有完整体现论文的主题,故A项不太准确;“征服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只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一部分,人类应对环境问题只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之一,故D项不太准确。
所以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考点定位】工业社会的来临?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8. 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重庆地方历史史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重庆史事史事解读A1897年,重庆第一家近代化报刊《渝报》诞生,宣传兴民权、改科举,鼓吹救亡图强《渝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B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夺取清廷在渝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重庆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脱离清政府C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地办公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D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属于“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参考答案:D史学研究方法本题结合反映时代进步的历史事实,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的素养结合教材的原文知识,ABC的说法和解答是正确的,虽然D选项中的重庆史事部分是正确的,但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并不属于“一五”的成就。
9.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制作了《我的长征》电视栏目,重走长征路你认为崔永元应该选择哪个地点作为栏目结束的终点?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江苏南京 D.甘肃会宁参考答案:D10.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参考答案:C11. 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参考答案:A12.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参考答案:C13. 《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
由此可见( )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 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孤军奋战参考答案:C14.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参考答案:C15.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危机为避免危机,美国A.出台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发动朝鲜战争参考答案:B16.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据载: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都是女工和儿童这一段表明A.资本家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 B.女工与童工的用工成本相对低廉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 D.工业革命带给英国巨大就业机会参考答案:A/C17.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
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这次“大撤退”对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意义在于( )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参考答案:B18. 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元朝实施行省制 ④明朝设立内阁A.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