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城师范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
50页白城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 2015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二 0 0 一五年十月一五年十月 1 目录目录 引引 言言 1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4 一 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4 一 毕业生规模 4 二 毕业生结构 5 二 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9 一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9 二 各学院 专业的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11 三 就业流向 15 一 地区流向 15 二 行业流向 17 三 单位流向 18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19 一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9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制度 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19 二 加大投入 为就业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 20 三 以市场为导向 深化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1 四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以创业带动就业 22 五 坚持服务基层的办学目标 积极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23 六 多措并举 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23 二 毕业生对学校就创业工作的评价 26 一 就业指导服务评价 26 二 创业教育及指导工作评价 27 第三部分 就业质量相关分析第三部分 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29 一 月薪水平 29 一 总体月薪 29 二 主要就业行业的月薪 30 三 主要就业城市的月薪 31 二 专业对口度 32 2 三 就业满意度 33 第四部分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第四部分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34 一 就业率 34 一 2013 2015 届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34 二 2013 2015 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34 二 毕业去向 35 一 2013 2015 届专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 35 二 2013 2015 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 36 三 就业趋势 36 一 政府机关 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趋于降低 36 二 民营企业 小微企业和民办学校逐渐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 37 三 地方基层项目逐渐吸引更多毕业生就业 37 四 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人数逐渐增多 37 五 升本 考研 出国留学和应征入伍人数越来越多 38 第五部分 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及反馈第五部分 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及反馈 39 一 对母校的满意度和推荐度 39 一 对母校的满意度 39 二 对母校的推荐度 39 二 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40 一 对专业课的评价 40 二 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满意度 41 三 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 42 三 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 43 一 毕业生自评 43 二 用人单位评价 44 四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 46 2015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1 引引 言言 白城师范学院坐落于吉林 黑龙江 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素有 鹤乡 之称的白城市 是吉林西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 其前身 是始建于 1958 年的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为了合理配臵教育资源 强化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2000 年 8 月 原隶属于 国家林业总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白城师范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 81 29 万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 35 5 万平方米 资产总值 7 3 亿元 设有 20 个学院 2 个教学部 48 个本科专业 涵 盖了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管理学 艺 术学 9 个学科门类 全日制在校生 12000 余人 生源来自全国 29 个 省 市 自治区 与韩国 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开展了合作办 学 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 招收了免费师范生 现有专任教师 641 人 其中 正副高级职称教师 224 人 具有博士 硕士学位教师 494 人 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6 支 省级高校创新团队 1 支 建有国家 级特色专业 2 个 省级特色专业 6 个 省级品牌专业 1 个 省级重点 学科 2 个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 省级高校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3 个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3 个 省级工程技术中 心 1 个 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 个 省级特色文化研 究基地2个 省级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基地1个 共承担国家级和省 部 级教科研课题 200 余项 学生的文化素质 专业素质 实践能力和创 2015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 新能力不断提高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全国大学生 挑战杯 系 列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 学校始终不渝秉承 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的优良传统 弘扬 厚 德 明辨 博学 笃行 的校训精神 科学谋划 真抓实干 抢抓机 遇 迎难而上 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学校 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7 年学校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等多 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8 年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 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0 年全日制在校生首次突破万人 2011 年 学校成为吉林省高校中第一个荣膺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的单位 2012 年 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 圆满完成 东迁西建 任务 被评为 全 省文明单位 成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基本实现了 十二五 规划的全日制在校生 1 2 万人的目标 全面开启了学校发展史上新的 里程碑 2015 年 学校荣获 全国文明单位 荣誉称号 建校 50 多年来 学校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培养出了央视 2013 年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活动 特别关注教师 奖获得者 杨富生式的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 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6 万余名 被誉为吉林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 篮 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育基地 党政干部的黄埔军校和科学研究 的重要高地 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 不断地创新思路 完善制 度 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 民生工程 和发展的 生命线 在机构设臵 人员配备 经费保障 服务场地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 2015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3 持 2009 年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学生就业工作处 配备了 7 名专职 就业工作人员 建设了 2000 余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指导中 心 为学生提供分阶段 差异化的创业就业指导 咨询 实训服务 每年足额下拨就业经费 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学校就业 工作稳步推进 取得了明显成效 促进了学校招生 人才培养 办学 规模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毕业 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 85 以上 位于全省高校前列 中国 教育报 吉林日报 吉林电视台 吉林教育电视台 等媒体多 次报道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根据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的通知 教学厅函 2013 25 号 要求 学校编制完成了 白城师 范学院 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该报告由毕业生就业基本 情况 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和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及反馈五部分组成 研究对象为白城师范学院 2015 届本专科毕业生 师范 非师范 报告中涉及数据来源于我校 2015 年 6 月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结果 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管理平台 和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 截至 2015 年 8 月 31 日的 数据统计 2015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4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 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一 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 毕业生规模 一 毕业生规模 2015 届毕业生 3019 人 专科毕业生 612 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 20 27 其中专科师范专业 422 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 13 97 专科 非师范专业 190 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 6 30 本科毕业生 2407 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 79 73 其中本科师范专业 1114 人 占毕业生总人 数 36 89 本科非师范专业 1293 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 42 84 层次类别层次类别 人数人数 合计合计 总计总计 专科师范毕业生 422 612612 30193019 专科非师毕业生 190 本科师范毕业生 1114 24072407 本科非师毕业生 1293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管理平台吉林省大学生就业管理平台 422 190 1114 1293 专科师范毕业生13 97 专科非师毕业生6 30 本科师范毕业生36 89 本科非师毕业生42 84 2015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5 二 毕业生结构 二 毕业生结构 1 1 性别结构性别结构 2015 届毕业生男生总计 1109 人 其中专科师范男生 43 人 专 科非师范男生 78 人 本科师范男生 293 人 本科非师范男生 695 人 2015 届毕业生女生总计 1910 人 其中专科师范女生 379 人 专科非 师范女生 112 人 本科师范女生 821 人 本科非师范女生 598 人 层次类别层次类别 男生男生 女生女生 男女性别比男女性别比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专科师范毕业生专科师范毕业生 43 10 19 379 89 81 1 1 8 818 81 专科非师专科非师毕业生毕业生 78 41 05 112 58 95 1 1 1 441 44 本科师范毕业生本科师范毕业生 293 26 30 821 73 70 1 1 2 82 8 本科非师本科非师毕业生毕业生 695 53 75 598 46 25 1 1 0 860 86 总体总体 11091109 36 73 36 73 19101910 63 27 63 27 1 1 1 721 72 结论 师范类毕业生中女生居多 非师范类毕业生中男结论 师范类毕业生中女生居多 非师范类毕业生中男 女生人数接近 女生人数接近 2 2 院系结构院系结构 2015 届毕业生分布在 19 个学院 共计个专业 专科专业 10 个 专科师范专业 7 个 专科非师范专业 3 个 本科专业 33 个 本科 师范专业 17 个 本科非师范专业 16 个 2015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6 1 专科毕业生 序号序号 院系院系 人数人数 比例比例 1 文学院 87 14 22 2 外国语学院 113 18 46 3 历史学院 19 3 10 4 数学学院 75 12 25 5 机械工程学院 15 2 45 6 计算机科学学院 5 0 82 7 土木工程学院 64 10 46 8 经济与管理学院 111 18 14 9 分院 123 20 10 总总 计计 612612 100 00 100 00 2 本科毕业生 序号序号 院系院系 人数人数 比例比例 1 1 政法学院 164 6 81 2 2 教育科学学院 175 7 27 3 3 体育学院 123 5 11 4 4 文学院 156 6 48 2015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7 序号序号 院系院系 人数人数 比例比例 5 5 外国语学院 220 9 14 6 6 历史学院 77 3 20 7 7 音乐学院 110 4 57 8 8 美术学院 263 10 93 9 9 传媒学院 172 7 15 1010 数学学院 96 3 99 1111 物理学院 28 1 16 1212 化学学院 46 1 91 1313 生命科学学院 36 1 50 1414 地理科学学院 82 3 41 1515 机械工程学院 229 9 51 1616 计算机科学学院 35 1 45 1717 土木工程学院 266 11 05 1818 经济与管理学院 129 5 36 1919 分院 0 0 00 总总 计计 24072407 100 00 100 00 3 3 生源结构生源结构 结论 结论 专科毕业生均为吉林省省内生源 本科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