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山文化碧玉龙.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26939029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3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部分缘起早就知道华夏银行的标志是在赤峰红山出土的玉龙,但一直没有机会看 到玉龙的真品直到99年来北京,去国庆书市,适逢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 “珍藏特展”,展品中就有玉龙,于是得以一饱眼福,并为这么一件精美而 又奇魄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感动不已,为此,也动起对玉龙研究一番的念头, 并一时兴起,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找了不少关于玉龙的资料,不过都未经整 理后来,有机会得以去赤峰,在欣赏市容、品味内蒙特产和塞外风情的同 时,也不忘到玉龙的发掘地翁牛特旗一游,看到社科院考古所所立'中华第 一龙”之碑;并参观了赤峰博物馆,看到不少彩陶和玉璧2,从而进一步领 略到红山文化的精美之处,曾经萌动的念头又再度燃起,不过因为实验室科 研任务较多,最终未果再后来就是现在了,因为选了《中国美术史及名作欣赏》,要求提交一 篇关于艺术作品的论文,一直想做的事情终于有了“动力”,估计这也就是 西方所谓的“目标学习法”吧,于是,重拾以前的搜集的资料,并利用现在 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网络寻觅有关玉龙的信息,同时到图书馆查找相关的考 古学、文字学和有关艺术鉴赏的文献资料最后,重游中国历史博物馆,兴 尽归来,而有此文是为缘起,以正名。

      第二部分玉龙概观言归正传,也该我们的主人公"玉龙”出场了首先,玉龙为何物?在红山文化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玉器,玉龙即为其中一种 之所以称为“一种”而非“一个”,是因为先后发现了很多玉龙,有些是文 物部门收购的,有些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也有些是来路不明白一在文物 市场上,曾经出现过现代人仿制的古代玉龙,并且真伪难辩,使得玉龙的价 格在一段时间大大下跌;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古代红山人制作玉 龙的技艺之咼超现在,见诸报道的玉龙主要有:发现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地拉村的'中 华第一龙”(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及在辽宁建平县、凌源县牛河梁、内 蒙古赤峰、辽西地区和辽宁丹东后洼文化遗址等地发现的多个'玉猪龙”(藏 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右旗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 院等多处)这些玉龙都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的代表作品在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在网络上搜索玉龙的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 题,就是对玉龙的发掘地的描述,各种报道不一以“中华第一龙”为例, 有说是昭乌达盟,有说是赤峰市,有说是在辽宁境内,又有说是在内蒙古境 内,这种报道上的变化莫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认知的混乱,也不利于这 一珍贵文物保值和对外“统一口径”的报道。

      其实,这种情况是因为现内蒙 古赤峰市的辖区和建制的沿革造成的1955年12月热河省撤消,将赤峰县、 宁城县、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划归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北部五个旗 县合并为昭乌达盟1969年,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又划回内蒙 古自治区1983年10月10日,撤盟建市,现实行市管县体制——知道 这一历史渊源,就不会再迷惑于有关报道了玉龙具有多重不同的身份,从而也为我们欣赏带来的多种不同的角度首先,它是一个雕塑,所以我们可以从雕塑的美学角度来欣赏;其次,它是 一件玉器,那么,玉学的评价和欣赏标准又可以适用于它;同时,它还是一 条“龙”,那么,我们就不能回避其作为龙的文化内涵;再者,它也是一件 重要的文物,那么,它的身后,就自然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又 因为其年代久远,那么对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也具有相当的价值 本文将按照由外到内,由形到神的顺序来对其进行欣赏第三部分造型之美一古朴与精炼的和弦我所见到的第一条玉龙是在历史博物馆中陈列的“中华第一龙”,也称 “C”型玉龙第一眼就为这件如此之大的玉器所深深的感动了可能也是 因为少见多怪吧,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大”,虽然见过许多的文学作品中 描述玉器,但是对玉器真正的感性认识还只局限于家里的玉镯和挂坠,那些 都是小巧之物,而这条“玉龙”,居然在一个颇大的盒子中还略显得有些拥 挤,就可见其“大”了。

      当然,“大”只是第一印象,如果对它的感觉只是“大”,那么,这篇文 章也就没有成文的必要了记得历史系一位教授曾经说过:“大带来开放性”, 这件“跃跃欲飞”的玉龙也带来了开放之美,它是那么的能够震撼你的心灵, 让你折服于远古先祖的创造力之下,并让你在随后的细细品味之中能够和它 产生共鸣让我们仔细端详一下这件人类的杰作吧:它通体墨绿,展台的灯光在体 内流动,从不同的角度透视出晶莹剔透之美;龙体卷曲呈C”型,吻部前 伸,微微上翘,似乎在发出沉吟;你看,它的嘴闭合,双睛微凸,眼睛上挑, 颈后背脊上长鬃高扬,一条昂首遨游之龙就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了;更绝 的是,它的尾巴内敛,身体卷曲,显得背部更加雄健有力,而避免了身体平 伸而耗费材料的麻烦,又使得整件艺术品浑然一体且动感十足在龙背上有 一个圆孔,据报道,如果将玉龙悬挂起来,那么龙首和龙尾恰好处于同一水 平线上,这更加另我们惊诧与古人的技艺了,在没有任何力学与平衡的知识, 而仅靠经验和不断的尝试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居然能够如此制作而不差分 毫!整条龙就是给你这样浑然一体而动感十足的感觉,这些主要归功于线条 的流畅如果真要深究其美之所在的话,可以归纳为:古朴凝重之美与单纯 精炼之美。

      年代久远自然会具有古朴的感觉美玉在空气中时间久了,就会产生一 层薄薄的氧化膜,这层薄膜在玉身上浮动,给人一种缥缈的感觉,而龙身上 的层层“浮云“,也更能使人产生种种联想玉龙通体碧绿,但是在绿色中 有些地方因为年代和玉质的原因略显棕黄,这样,既有潺潺流动之感,也给 人以历史沧桑的震撼古朴还体现在制作上,不可否认,玉龙是新时期时代 的产物,在那个磨制石器占统治地位的年代,玉器也是打磨而成的,既没有 现代高超的技艺,也没有先进的工具,所以在做工上还是比较朴实的但是, 就是这种朴实,给人带来了凝重的享受,试想,一块长26厘米、宽21厘米 的做工朴实的工艺品放在你的面前,你难道不会心动于远古的创造力而对这 件原始的、朴素的雕塑拍案叫绝么?原始人的表现力是有限的,到了新石器时代,抽象的艺术作品已经出现, 但是,此时的“抽象”还处于童年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形象”的一种 缩略也正是这种形象而不繁琐、抽象而不造作的艺术风格,使得玉龙有了 一种“单纯”之美雕塑作品是以单纯取胜的,它所能呈现的仅仅是一个特 定时刻的场景,所以,需要将复杂的事件和丰富的情感融合在单纯的雕塑之 中,通过高度的浓缩和凝练,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以静为动,动中求静, 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形象中饱蕴丰富的内容。

      玉龙也正是如此,通过对玉石的 加工,刻画出了它的吻,鬃,头和身体,使得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产生种种 联想,它是怎么来的?是作什么用的?谁是它的作者?谁又是它的拥有者? 它为什么沉睡千年而默默无闻,却一朝出土为天下所知呢? 一切的问题和答 案,都蕴涵它的体内,这不就是“精练”么?有些学者将“中华第一龙”归为“马型原龙”,其理由是它“马首蛇身”, 而另一些学者则争辩说这也是“猪型原龙”的一个变种,可惜遗憾的是,这 种“马型原龙”迄今为止仅仅发现一块类似品,而且是从一个农民手中购得, 缺少旁证,种种争辩也就变得莫衷一是起来不过单从玉龙的形状上来看, 还是很象马的,这些从下面所介绍的“猪龙”对比即可看出所谓“猪龙”顾名思义,就是“猪首蛇身”的龙,在红山文化的遗址上,曾经挖掘出大量的“猪龙”,其中最出名的应属在赤峰巴林右旗和牛河梁出 土的两只和“中华第一龙”相比,它们有着明显的特色一“猪”的特色: 猪龙们普遍体形较小,并且扁圆厚重,给人一种“胖嘟嘟”的感觉;从纹理 上看,它们有着和猪一样的大耳朵、圆鼻孔以及环型纹,有些还有野猪的獠 牙,这些特征,都是“中华第一龙”所不具备的;同时,在整个造型上,除 了都是“C”型之外,潴龙”和“中华第一龙”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猪龙背上孔大,首尾几近闭合,而且做工略显粗糙,用料上也显得不够精致。

      虽然在历史博物馆也有猪龙,但是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机会看到,所以猪龙 的艺术特色和有关图片都是从文献中获得,为了避免'抄书”之嫌,只是介 绍一下它们的大致形状,其它内容就此略过但有一点不能略去,就是“中华第一龙”和“猪龙”到底渊源和关系如 何?为什么它们是同一时期的制品,又同发掘于红山文化的遗址之中,差异 却如此之大?本文中将在后面第六部分给出一些实验性的回答第四部分玉石之美一现代人对玉龙的艺术阐释现在我们欣赏玉龙,主要还是从我们所处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出发的 一件艺术品的产生,需要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安定的社会环境会提 供创作的契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会使得匠人和艺术家能够获得更好的 创作源泉与创作动力,至于艺术品的直接创作者一艺术家们,他们也都有 自身的文化知识背景和信仰但是,当一件艺术品从它的创作者手上诞生,而流入社会的时候,它就 再也不只属于创作者了,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都不只属于它所产生的社会, 它属于全人类一以前的,当时的和以后的人们它属于以前的人们,因为在艺术品中集成了在此之前的人类的技艺和文 化,在它的身上,必然会有文化传承的痕迹,也必然是之前文化积淀的体现 —如果这件艺术品真的是不朽的话;它属于当时的人们,这一点从创作动 机就可以知道,而且,艺术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也属于它的时代, 从这个意义上说,最能说出艺术品艺术魅力,体会艺术品文化内涵的,应该 是与之同时代的人们;它还属于以后的人们,当艺术品诞生并成为社会的财 富,人们就会给它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它的象征意义与艺术特质也会随着 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积累,这种积累,是不朽的艺术品之'不朽”的原因所 在,虽然,这些内涵和文化并不属于艺术品的创作者。

      我们现在欣赏玉龙,也同样逃脱不了上述的逻辑诚然,创作它的远古 红山人与我们已经相距甚远,甚至谁都无法说与自己有没有直接的传承或者 血缘关系但是,如果将玉龙看成一件艺术品的话,那么,我们的欣赏就是 在几千年的玉文化的基础上的几千年来,人们给玉赋予了无穷的内涵,这 些内涵虽然在史前的红山文化中并不一定具有——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定 没有一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从玉和玉文化的角度去欣赏这件艺术品 中国人的欣赏原则就是:赋予器物以人格意蕴,而后通过欣赏器物来明志和 激励欣赏玉器,可以入手的地方很多,总的来说,不外乎设计艺术、碾琢工 艺、文字记载、道德象征、礼仪用品、宗教祭物、经济价值和装饰等功能 如果分一下类的话,又可以分为自有价值与功能价值3所谓自有价值,则 是玉的自身属性,比如设计艺术等;而功能价值则往往立足于玉器的使用, 比如宗教礼仪用品等关于玉龙的功能价值,将会在其它各小节中介绍,这 里只对其自有价值加以分析,即介绍玉龙的玉质、雕琢工艺和其作为玉的文 化内涵首先看玉质,玉龙所采用的是辽宁一带的岫岩玉,这是在2001年由北 京大学教授王时麒等3位专家近日经过实地考察、物理分析和技术鉴定 而得出的结论4,岫岩玉是蛇纹石类的含铁硅酸盐岩石,以其纯洁温润的 玉质、晶莹璀璨的气质、艳丽多彩的色泽,深受人们喜爱。

      岫岩玉颜色 各异,有淡绿、黄绿、灰绿、灰白、黄、淡黄、灰青等多种颜色,玉龙 所采用的,正是其中比较名贵的灰绿色玉龙取材与当地,对中国玉的分布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赤峰一带有着'爱 玉治玉”的传统,而且当地也出产大量上好的玉石,这些玉石中,尤以巴林 右旗出产“巴林石”5为代表,而巴林石中,又以“鸡血石”为上品如果 在赤峰市区走一圈的话,就会发现几乎每个干道上都有鸡血石和巴林石的专 卖小店,可见“冶玉”在这一塞外的小城之发达取材于当地,这也很符合 在远古年代交通不便的前提不过,由于玉的形成需要非常久远的年代,所 以几千年的时间并不能给玉带来质的差别,这也给文物市场带来了一些不必 要的麻烦现在,赤峰一带也“出土”了不少伪红山文化玉龙,一度造成了 玉龙的大量贬值,乃至现在除非有专家鉴定或者特别有名,一般的玉龙则一 概打入“贋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